施工组织设计与质量计划的融合
施工组织设计与质量计划的融合
许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建筑企业要同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造成许多重复劳动;在实施中存在交叉,增加了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笔者认为,将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相融合的时机已经成熟。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融合后的文件名称及编制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融合后可称为《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编制的总体原则为:一是满足建筑行业的投标要求或顾客要求;二是满足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三是满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在满足这3个要求的前提下,可将建筑行业招标文件评审、质量策划一并进行。这样做,能够为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奠定基础,同时也满足了ISO9001:2000B标准7.1和7.2.2条款的要求。
二、融合后的文件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的内容也应满足上述3个要求,其繁简程度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可是,主要内容应符合GB/T50326—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要求。
1.项目管理人员责任制。假如企业已在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作出了具体规定,能够直接引用;假如发现不完善,可编制补充规定。
2.项目经理部的设立及运行。项目经理部的设立及运行情况可结合项目的级别而定,但应满足项目施工的必须,不能削弱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职责。
3.项目进度控制。应依据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控制项目进度,并对进度的总目标进行分解。同时,要考虑科学施工,不能蛮干,要避免在质量安全方面留下隐患。在评审招标文件时,要将工期作为评审重点之一。
4.项目质量控制。假如企业已经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了相应的内容,应尽量直接引用;假如发现不完善,可进行补充。要结合不同项目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并对其进行分解。要对施工准备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制定具体措施,特别要明确项目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并编制作业指导书或进行技术交底。对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并对人员、设备、资料、工艺技术进行确认。在编制项目质量控制文件时,要重点参照GB/T50326:2001标准8.2“质量计划”的内容。
5.项目安全控制。必须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安全目标,编制安全保证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对计划和方案进行验证。要落实《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规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程》、《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6.项目现场控制。可结合本企业自行制定的成本控制办法进行管理。
7.项目现场管理。要按照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原则制定控制措施。
8.项目合同管理。在遵循《合同法》的前提下,按照ISO9001:2000标准7.2和8.2.1条款的要求进行控制。
9.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可结合ISO9001:2000B标准6.2、6.3、6.4、7.4、7.5条款的要求和本企业的资金管理办法进行控制,假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已满足要求可直接引用。
10.项目组织协调。对于内部协调,可按照ISO9001:2000标准5.5.3条款的要求进行控制;对于外部协调,可结合不同项目、环境制定协调办法。
11.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应执行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并结合ISO9001:2000标准8.2.4、8.5.2、8.5.3条款的要求进行控制。
12.项目考核评价。项目考核评价除结合GB/T50326:2001第十七条款的内容外,也可结合ISO9001:2000标准5.6条款的内容对项目进行管理评审或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13.项目回访保修管理控制。应执行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项目回访可按照ISO9001:2000标准8.2.1条款的要求制定控制程序。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时,能够参考以上13个方面的内容,其方法和内容可逐步向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靠拢。
三、可按ISO9001:2000标准7.3条款的要求进行融合后的控制。
对于施工组织设计与质量计划融合后是否可按照ISO9001:2000标准7.3条款的要求进行控制,尚有一些争议。笔者认为,施工组织设计与质量计划融合后能够按照7.3条款的要求进行控制,理由有以下几点。
1.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前,企业必须对招标文件进行评审;在制定质量计划前,企业必须进行质量策划。招标文件评审和质量策划的内容与7.3.1条款的内容近似,可按其要求进行控制。
2.《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的输入与输出,是按照投标与招标文件评审和质量策划的内容进行的,但其内容更为细化,与7.3.2、7.3.3条款的内容近似,可按其要求进行控制。
3.施工组织设计与质量计划融合后,建立评审、验证、确认、更改机制的必须。《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有具体的编制、审核、审批人员。其中,建设方、招标方都必须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而《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是评审时最重要的文件;建筑方中标后,必须在施工中对《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进行验证、确认或必要的更改。企业应建立这方面的机制,组织有关职能方的代表组成《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评审、验证、确认、更改领导小组,按照7.3.4、7.3.5、7.3.6、7.3.7条款的要求进行控制。这种控制,要贯穿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3个阶段。当施工使用新设备、新资料、新工艺时,这种控制尤为重要。
十二五环保标准投入将达2.11亿元
“十二五”环保标准投入将达2.11亿元
为完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进1步发挥标准对环境管理转型的支撑作用,环保部在2月22日下发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投入2.11亿元用于环境保护标准修订。据了解,在具体指标方面,“十二五”期间将完成600项各类环保标准制修订任务,正式发布标准300余项,基本完成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建,形成支撑污染减排、重金属污染防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的八大类标准簇。
为保证环境保护标准各项工作,《规划》指出,需适当增加标准工作的资金投入,提高单项标准制修订经费,特别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保监测规范等单项经费,以进1步提高标准制修订水平及强化方法标准的试验验证。“十二五”期间,约需标准经费投入2.11 亿元。 为何要做ISO14000认证?
总体上说,推行 ISO14001 的意义有两大方面:
1. 促进国际贸易 从促进贸易的角度来看, ISO14000 是1个具有灵活性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它除了要求企业在其环境方针中对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持续改进做出承诺外,并不规定环境绩效的绝对要求,因此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绩效的企业,可能都达到 ISO14000 的要求。同时, ISO14000 强调根据本国本地区的环境状况,符合本国本地区而非出口市场所在国的环保法律法规。这就体现了贸易的对等原则,有助于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
2.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a. 对企业组织的好处
增强环境管理意识 → 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承诺和支持;改善企业形象 → 所有的人都喜欢你;
与当地社区搞好关系 → 不再由于不必要的摩擦而分散精力;
更容易招募员工 → 清洁的环境吸引高素质的人员加盟;
减少法律诉讼的风险 → 减少消费者和政府部门的法律行动,环境审核协助发现和预计问题所在,采取纠正措施解决问题;
降低保险费用 → 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更容易取得财政支持 → 银行借助环境管理体系对企业有关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b. 对企业经营的好处
减少清洁工作的费用 → 废物和污染物排放的减少;
发生灾难性事故的风险减少 → 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对环境风险进行明确和预防;
提高技术水平 → 工艺和过程的革新;
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减少废物处置成本。
c. 对公司产品开发的好处
产品革新 → 例如用再生纸做包装,生产能源消耗少的产品
d. 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好处
更好的销售 → 环保法律法规对零售商的压力;
产品特色 → 提高在环境方面的竞争优势;
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今日通过对《“十二五”环保标准投入将达2.11亿元》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假如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络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