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深圳TS16949+ISO14001整合一化体系认证的好处,深圳TS16949认证企业预防措施

  
很多企业对深圳TS16949+ISO14001整合一化体系认证的好处,深圳TS16949认证企业预防措施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深圳TS16949+ISO14001整合一化体系认证的好处,深圳TS16949认证企业预防措施,希望大家能对深圳TS16949+ISO14001整合一化体系认证的好处,深圳TS16949认证企业预防措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深圳TS16949+ISO14001整合一化体系认证的好处,深圳TS16949认证企业预防措施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深圳TS16949+ISO14001整合一化体系认证的好处,深圳TS16949认证企业预防措施

深圳TS16949+ISO14001整合一化体系认证的好处

深圳TS16949+ISO14001整合一化体系认证的好处?

ISO/TS 16949 (汽车 供应链 品质标准,QMS与 ISO 14001 ( 环境管理体系 标准,EMS) 与) 已渐渐成为供货商必须符合的两大主要标准,不少汽车制造商及主要的第一线供应商,如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和Visteon, 均已将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加进他们的顾客特定要求之中。

究竟这两套标准有没有重叠的地方呢?如有的话,又是否能够将他们共通的部分组合为1个体系,而不是分别推行两个独立的体系去处理环境管理和品质管理 呢?

其实,只要通过策略性的规划和协调,加上适当的组织架构,机构是能够把 品质管理 体系和 环境管理体系 组合,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本文会就ISO 14001:2004和ISO/TS 16949:2009的主要共通处进行分析,同时找到推行综合管理体系共同处的机会。

到底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 综合管理体系 的机会?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重要条文中都能找到两个体系标准的共通处。这里通过比较ISO 14001:2004和TS 16949:2009的相关条文,举例了主要的可组合领域。

文件管理TS 16949的4.2.3条和ISO 14001的4.4.4.c条

两套标准均要求要有体系来管理所有用于阐明政策、程序和方法的文件,而TS 的要求已完全将ISO 14001的要求包含在内,即在TS的体系内推行ISO 14001文件管理,也会符合ISO 14001的要求。

唯一要注意的地方,是核准这两套文件的负责人或许会不相同,但两套标准都容许机构自行决定核准人。对核准 质量管理 体统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并不要求一定是同1个人。

记录管理TS 16949的4.2.4.1条和ISO 14001的4.5.4条

两套标准都要求将记录标识和保存。尽管两套体系的记录显然会不同,但却可共享一套方法和程序去阐明怎样推行记录管理。

信息传递

TS 16949的5.1 及5.5.3条和ISO 14001的4.4.3条

两者也强调将顾客要求、法规要求、品质政策和环境政策在内部和外部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只要通过协调,便可利用相同的渠道或媒体,将环境及品质管理 体系的信息传送出去。现实情况是,对普通的公司来讲,可用的沟通渠道就仅有有限的几种。许多公司试着通过管理评审、创办公司刊物、小组会议等方式来贯彻标准中对信息传递的要求。但经常会出现一种无序状态,如明明一份刊物已经足够传递信息,还会有第二份刊物的出台。

目的、目标、方案、监察及测量

TS 16949的5.1.1、5.4.1条和ISO 14001的4.4.3及4.5.1条

监控及测量品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运作绩效的指标虽有分别,但也可共享一套体系及流程将绩效信息向最高

管理层和其它有关人士或组织汇报。

规划TS 16949的5.4.2条和ISO 14001的4.3条

品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都是将会对机构造成影响的挑战识别出来;同时妥善处理任何体系上的变动,使另一体系不致受影响。如设立综合管理体系,评估及推行变动时便可同时考虑到对品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潜在影响。

管理评审TS 16949的5.6.1条和ISO 14001的4.6条

两套标准都明确了介定管理评审流程输入及输出的资料的必要性。尽管输入及输出的资料会有不同,但方法却大部分没有分别。除此之外,若把两个独立的管理评审组合为一,而评审报告也包含对品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成效评估,便可协助企业同时符合营运目的和顾客的要求。

能力、培训及意识

TS 16949的6.2.2条和ISO 14001的4.4.2条

两套标准都提出了对员工能力的要求,都希望有受过培训的人员来胜任各自的工作要求。尽管两套标准的条款文字表述有所不同,但定义资格认定和胜任要求、确保能力、评估有效性和持续培训等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实质都是相同的。

内部审核TS 16949的8.2.2条和ISO 14001的4.5.5条

对两套体系用同样的内部审核体系进行审核是组合体系中最省时有效的领域之一。

尽管内部审核员的要求资格有分别,但内部审核的目的却相同,因此只要在流程中找出TS 和ISO 14001的共通要求,便可共享1个内部审核体系,也只需执行一次内部审核,便能同时符合两套标准的要求,主要可从如下几大问题着手:

这个过程的目的,目标,对象是什么?实现这些目的应该怎样做?

谁是顾客、相关方和政府机构?他们的要求是什么?

有没有和这个过程相关的环境要素、影响和程序?

你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职责是什么?

怎样测量、监控和跟踪这个过程?

你曾经接受过什么培训?你清楚的了解这些要求吗?遇到环境相关的突发事件是怎么处理的?

这个过程是否有相关的文件和记录要求?

建议改进的过程是什么?你是否有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方针是什么?为完成方针,做了什么?

是怎样汇报或记录产品和环境的不符合项的?

TS 16949对环境安全方面的相关要求

除了以上能够在两套体系中找到对应的条文进行组合之外,ISO/TS 16949:2002的部分条文也涵盖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在内:

6.4.1条

组织必须考虑产品安全和员工潜在风险最小化的方法,特别是在设计和开发过程和制造过程的活动中。

7.2.1(C)条

注2和3说明了在循环、考虑环境影响、政府、安全和环境适用于资料的获得、存储、搬运

、消除和处理。

7.3.2.1条

考虑在车辆报废等方面的环境问题,组织必须对产品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在环境管理体系相关条款中的顾客特殊要求,和ISO 14001 4.3.2条的"其他"要求一致,而用"其他"要求评估符合性与ISO 14001中的4.5.2条一致。

7.3.2.2条

这一条包含了环境管理在制造过程设计活动必须考虑的方面。

7.4.1.1条

这一条要求所有采购的产品或资料,均必须满足使用的法规要求,在ISO 14001的第4.4.6(C)条有所提及。当与供方存在合并、兼并或从属关系时,组织应该验证供方质量管理 体系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效率节约成本

由此可见,把品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组合起来的机会可说是许多;至于能否成功推行,关键却在于组织的管理架构和汇报体系。许多组织认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功能促使组织实践符合法律、法规的承诺;而品质管理体系则针对顾客产品和机构的运作,因此故意让品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独立运作。

但退1步看,品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却是互有关连、互相影响的,假如将它们组合起来,便可用1个宏观的方法来作决策,所作的决定亦能同时符合不同层面的要求,包含环境管理、品质管理、机构目标和顾客要求等

深圳TS16949认证企业预防措施

深圳TS16949认证企业预防措施

深圳TS16949认证企业应明确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明确潜在不合格以及原因;

b)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明确并实施所需的措施;

d)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 4.2.4);

e)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理解与实施要点

预防措施的目的是避免潜在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是ISO/TS16949突出强调的质量活动,通过预防措施,能够真正的将浪费减少到最少。

采取预防措施前,应权衡风险、利益和成本,并决定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由于有些预防措施,可能必须付出较大的成本,但最终效果并不好。因此不花钱和不花过多的钱就能做好预防措施是值得提倡的。

深圳TS16949认证采取预防措施的时机,如:

1)内/外部TS16949认证质量审核报告分析;

2)顾客投诉报告分析;

3)不合格品统计报告分析;

4)进货、过程、最终检验与试验的统计报告分析;

5)维修报告分析;

6)管理评审报告分析;

7)其他报告分析。

预防措施的步骤为:

1)资料或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描述现象现状;

3)潜在后果分析;

4)提出预防措施;

5)实施预防措施;

6)预防措施效果确认;

7)标准化作业;

8)提交管理评审。

深圳TS16949认证有效的方法有:

1)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全面地分析产品和过程失效的现象规律、影响因素及后果,在策划中做出周密安排,掌握失效分析技术、查找不合格的隐患,评价预防措施的必须,特别是在设计和开发中采取预防措施,都是极有助益的。

2)运行统计分析计术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可找寻产品和过程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发现有出现不合格的“苗头,就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预防措施活动难于开展,与不善于应用统计分析技术有关。

3)收集同行的信息

从同行业组织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到借鉴,引认为戒,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如经验交流、专题报告等)获取有关别人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的信息,并用于提高质量、改进过程和完善质量管理休系。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