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SA8000认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SA8000认证与中国企业

  
很多企业对SA8000认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SA8000认证与中国企业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SA8000认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SA8000认证与中国企业,希望大家能对SA8000认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SA8000认证与中国企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SA8000认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SA8000认证与中国企业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SA8000认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SA8000认证与中国企业

SA8000认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SA8000认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西方,情人节素有购买并赠送巧克力的传统,可是近些年人权组织却把香甜的巧克力与童工的血泪联络在了一起,有的人权组织还在情人节当天到巧克力店门前抗议,由于该组织认为,世界上的可可大部分来自非洲的加纳和科特迪瓦,是通过童工的劳动得来的,因此巧克力中饱含着童工的血泪。

在欧美发达国家,新闻媒体和激进的非政府组织对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关注,他们深入调查发展中国家违反劳工标准的事件,其次在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跟踪报道,指责它们为"血汗工厂",激起民众的强烈抗议。一些激进的团体还会公开质问公司领导人,冲击他们的办公室或商店,发动消费者抵制购买或者以抵制购买相威胁,造成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和公司声誉受损。欧美国家的电视和报纸每天都有披露发展中国家工厂违反劳工标准的报道。

的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显示,近些年,共有约1.5万名9岁至12岁的儿童被当作奴隶卖到科特迪瓦,在可可、棉花和咖啡种植园中劳动。而世界43%的可可产于这个非洲国家。

这一切说明,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的富裕程度、教育水平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注意识增强了。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仅关注自己需求的满足,还进1步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和长远的利益。他们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在生产时不仅考虑到眼前的效益,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公众的行动也表明,假如企业无视消费者的呼声,无视公众的社会关注意识,就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惩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形成巨大的障碍。

面对社会公众越来越强的呼声和行动,SA8000应运而生。

有关专家标明,SA8000认证是继ISO9000ISO14000之后出现的又1个涉及体系的重要的国际性认证标准。尽管SA8000标准不是ISO标准,但由于它得到代表全球广泛利益的公司和组织的支持,加上公众和消费者对全球社会责任的压力,SA8000认证得到高度的认可。

SA8000标准自公布以来,已在全球工商界中广泛传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SA8000认证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1个能够简单识别的标志,来鉴别什么公司关注劳工问题,SA8000认证也为工商业公司提供一种途径,向顾客和公众展示其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和承诺,借此区别于其他公司。此外,SAI公开和透明的政策、有效的投诉和申诉机制使SA8000标准的实施过程能够受到公众监督,因而具有更高的公信力。1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一家公司假如成功通过了SA8000认证,这无疑是对其所负的社会责任的最有效的承认。

因此,实施SA8000认证是企业重视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责任、落实社会责任管理的最佳保证。对已实施ISO9000或ISO14000的厂商而言,建立SA8000不会造成管理上的负担,反而能够提升全方位的管理效率,由于SA8000系统架构可与ISO9000或ISO14000相结合。SA8000社会责任管理系统的优点是满足顾客强制性要求,确保与改善顾客与供货商长期合作关系,从而增进企业竞争能力,改善现有社会责任管理,提升企业形象,提升员工向心力。

SA8000认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是很重要的。

今日通过对《SA8000认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假如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络我们吧。

SA8000认证与中国企业

SA8000认证与中国企业

SA8000标准体现着当今社会对工商企业发展趋势的一种期望,从较深层次提供了1个社会组织所应当规范的运作模式,是西方国家的企业己大多自愿遵循的道德标准。长远来看,SA8000标准可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价值:一是提高新技术企业业的社会形象;二是获得出口销售竞争优势;三是改善企业与公众、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关系;四是提高生产率,有效地吸引人才并使员工发挥出较高的绩效;五是优化与企业顾客的关系,稳定和持久交易关系。就长期而言,这一标准会作为一种外力,促使企业在追求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在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上下功夫。许多企业对这项标准也标明了类似的积极态度。针对企业产生的这种危机,企业首先要增加对自身的要求,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小微企业尤其应该有一种长远的发展观点,自觉地把这些要求纳入到自己的管理要求里面。同时也能够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把对社会的责任当作是自己的一种责任,"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当前SA8000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内企业与国际通行标准有较大的现实差距,存在着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认识上的误区困扰;消费者、政府和民间组织侧重点在短期利益上的过度关注,无形中纵容了企业以牺牲环境、员工与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获取眼前的利润;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接轨,出口导向性企业首当其冲,发达国家对商品本身以及来源进行更为严格的调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环保壁垒、人权壁垒等形形色色的出口障碍凸现;海外投资设厂时,在欧美发达国家中SA8000标准已成为社会公认的企业行为准则,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评价,重点一是社会责任心;二是名牌产品;三是财务绩效和管理。

出口企业为了在采购和消费层面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保持在对劳工标准非常关注的消费者中的销路,将不得不采取措施,改善劳工条件,争取SA8000认证。这必然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以及更多的管理费用和成本(SA8000认证通常必须1年的时间,证书有效期为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尽管从成本角度看竞争力将降低,但从获取认证能够突破国外壁垒角度看,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是有协助的。但这对成长中的出口企业而言,仍是超前之痛。SA8000被引入中国的同时,即引发了另一种声音:此类标准,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过于超前;也有声音说,这根本就是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阻止中国产品出口的"阴谋",是一种新的"劳工标准壁垒"。这个标准要求过高,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这将提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从而降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在现阶段实行过高标准,将会使得跨国公司不再来中国采购。一批令人警醒的案例,给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数十万家企业敲响了警钟:不降低成本,可能失去订单;但过度降低成本,同样可能失去订单。另一方面,对于工人来讲,尽管采购方的压力有助于改善自己的待遇,但自己同样可能因企业成本过高失去订单,而丢掉饭碗。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劳工状况是中国目前国情下的产物,人道是和历史阶段吻合的,在改善的情况下要实事求是地理解中国现状。

尽管有的国际标准带有"劳工贸易壁垒"的目的,可是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发展全球化下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应该重视并自行加入这个潮流。必须特别强调那种以牺牲劳工利益为代价吸引外资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的产品竞争力并没有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呈协调发展,这样的状况继续持续的话,不仅会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并且会危及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稳定。企业在取得利润时需承担社会责任,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维护社会公平。要看到SA8000认证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也不完全是负面的。SA8000具有介乎于合理和不合理之间的双重性,其标准中涉及的多是产品标准和产品以外的东西,范围非常广泛,评定程序复杂,涉及一系列技术、法律、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和相关部门。从获取认证能够突破国外壁垒角度看,通过SA8000认证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是有协助的。据不完全估计,1998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1.2万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有的企业由于表现良好获得了更多的订单,也有部分工厂则由于没有改善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

SA8000标准一旦实施,受影响较大的当属那些劳动密集性行业,纺织、服装、玩具、鞋和化工原料等,这些都是我国现时出口重头产品。对于许多企业,SA8000是一道新门槛,现时绝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原始积累阶段,特别在一些小厂,加班加点、劳动条件差等现象不可避免。联络到我国存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杀伤力还是挺大的。按照这个标准,国内企业不能任意延长工作时间、雇佣童工、欠薪等,这些其实都跟我国的劳动法相符合,只要做到遵纪守法,企业通过这个认证应该没有问题。但对那些经常必须加班的企业而言,假如实施这一标准,无疑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会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无法完成订单。假如现在就严格执行SA8000认证制度,将使我国大部分企业陷入认证危机。

对于"贸易壁垒"一说,现时我国舆情有不同的声音,但大都承认这对大多数出口企业而言是"一道槛"。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己有宣传意识和危机感,着手要对现有的劳动法规加强监管,用相应的制度、管理方法来使得本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让我们现有的法律体系跟国际接轨。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有必要及早启动应对措施,转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加强认证意识,从而提高新技术企业业的综合竞争力,突破西方国家新的贸易壁垒。

1个企业的运作在受到社会条件制约的同时也影响着其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要实现可持续的成功,企业必须兼顾经济、环境、社会发展三者的利益,寻求平衡发展。因此,在国际采购市场需方的压力下,企业现实的选择是通过努力实现达标,申请认证。一是减小国外顾客对供应商的第二方审核,节省费用,增强销售优势;二是在更大程度上符合地方法规要求;三是建立国际公约力;四是使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培养正面感情;五是使合作伙伴对企业建立长期信心。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