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中国著名商标与驰名商标有何区别,中国著作权法的历史沿革

  
很多企业对中国著名商标与驰名商标有何区别,中国著作权法的历史沿革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国著名商标与驰名商标有何区别,中国著作权法的历史沿革,希望大家能对中国著名商标与驰名商标有何区别,中国著作权法的历史沿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中国著名商标与驰名商标有何区别,中国著作权法的历史沿革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中国著名商标与驰名商标有何区别,中国著作权法的历史沿革

中国著名商标与驰名商标有何区别

注册商标,中国著名商标与驰名商标有何区别?

注册商标,中国著名商标与驰名商标有何区别?中国著名商标是指经过省级工商管理部门依据法律程序认定,在中国省级地域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具有较高市场声誉和商业价值,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申请注册商标。

中国驰名商标是指经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依据法律程序认定,在中国国内为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中国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的区别如下:

一、认定的商标类型不同

待认定的著名商标必须是申请注册商标,可是驰名商标可能是申请注册商标,也可能是未申请注册商标。

二、认定的机构不同

著名商标是由省级工商管理部门依据法律程序认定的;驰名商标是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依据司法程序认定的。

三、认定的法律依据不同

著名商标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著名商标认定办法和保护办法来认定的;驰名商标是根据《商标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来认定的。

四、认定的方法不同

著名商标是由注册商标人或商标使用人直接向权利机关递交申请书请求认定;驰名商标由驰名商标所有人在具体的行政或司法案件中向行政主管部门或人民法院递交申请书请求认定。

五、认定考量的因素不同

著名商标的认定主要考虑其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知名度,而驰名商标的认定主要考虑其在全国的知名度。

六、认定的周期不同

著名商标每一年认定一次;驰名商标的认定是建立在相关权益受损的基础上的,因此是根据具体的行政或司法案件中的实际必须进行认定的。

七、法律给予的保护力度不同

自著名商标被认定之日起,别人将与该著名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一部分使用,且可能引起公众误认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予核准登记该企业名称;已经登记的,著名注册商标人能够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两年内,请求工商机关予以撤销该企业名称。

从法律规定而言,驰名商标并非受全类保护,可是能够根据驰名商标的驰名程度,获得不同程度的跨类保护。具体表现在:

(一)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不仅仅局限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的商品申请申请注册或者使用时,都将不予申请注册并禁止使用,因此驰名商标被赋予了比较广泛的排他性权利;

(二)驰名商标持有企业的公司名以及网址域名都会受到不同于普通商标的格外法律保护。

中国著作权法的历史沿革

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中国宋代出现了保护著作物的令状制度,对民间以盈利为目的的翻版给予“追板劈毁、断罪施刑”的处罚。然而,令状制度只是官府针对个案采取的法律措施,并没有形成对著作权的专门保护。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著作权制度随之传人中国。1903年,清政府与美国在上海签订《中美续议通商行船条约》,条约规定了“双方负有保护对方国民著作权的义务”,客观上推动了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形成。1910年,清政府颁布《大清著作权律》,《大清著作权律》明文规定了著作权的客体范围、主体对象和保护期限,通过禁止性条款间接规定了著作权的权利内容,对侵权行为作出了详细界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该法已经具备了著作权法的基本要素,对后来的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著作权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正式形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可是《大清著作权律》仍被沿用,直至1915年才被民国政府颁布的《著作权法》所替代。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新《著作权法》,该法又于1944年、1949年进行了两次修订,成为我国台湾地区现行著作权法的主体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著作权法摆脱了原有的殖民色彩,内容上也更加全面和系统。1950年的第一次出版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和发展出版工作的决议》,决议对著作权保护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为著作权纠纷处理提供了基本依据。随后国务院有关稿酬、出版合同等方面的文件,对决议也作了重要补充。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民法通则》,通则第94条明确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第118条规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民法通则对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侵权行为的惩罚措施作了明文规定,极大地提高了创作者的创作主动性。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该法于1991年6月1日正式实施,并于2001年和2010年作了两次修订。《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作了明文规定,兼顾了作品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并根据承要国际条约合理规定了涉外著作权的内容,实现了宪法和民法通则有关原则的具体化,也为我国著作权的国际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