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中国商标另一种制造,中国商标命名的发展趋势

  
很多企业对中国商标另一种制造,中国商标命名的发展趋势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商标另一种制造,中国商标命名的发展趋势,希望大家能对中国商标另一种制造,中国商标命名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中国商标另一种制造,中国商标命名的发展趋势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中国商标另一种制造,中国商标命名的发展趋势

中国商标另一种制造

与中国制造相比,中国商标走向世界更具难度。前者能够说是在抓住了世界产业分工重新配置的机会,借助外面的资金,结合了中国自身的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而后者更必须中国人借助世界市场全面开放的机遇,从战略上毫无疑问商标的重要性,把“中国商标”放在比“中国制造”更高的位置上进行思考。商标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我国产品制造时代的另一种制造。中国商标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中国树立商标强国的地位。在全球经济进入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商标竞争时代之后,纯粹以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足以显示1个国家的实力,无法在世界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在2005年访欧途中,薄熙来部长不无形象地指出,中国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1架空客A380。这句话指出了中国制造的尴尬,同时也指出了中国由于缺乏商标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被动。欧洲学者彼得?范哈姆(PetervanHam)在《外交事务》中把新加坡称为1个“商标国家”,认为形象和声誉已经成为这个国家战略性资产的重要部分。“(新加坡跟其他国家一样)不再只是地图上的1个位置,它已经成为‘商标国家’。在面对日益环球化的消费者时,这些国家所引发的感性共鸣,已使他们的地理和政治环境显得较不重要。”“形象和声誉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战略性资产的重要部分。”至于“非商标国家”,哈姆的结论是:“(他们)很难在经济和政治上引起注意。”而中国商标的积贫积弱正是中国必须明确的商标战略的原因。要参与世界竞争,中国就不能仅仅依靠廉价的人力资源和大量的投入,而应该转变立场,以名牌拥有者身份占据世界产业链的高端。2.中国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走商标强国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很快,我国经济总量排名迅速升至前几位,可是我们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我们年消耗了50亿吨资源;煤炭消耗总量占世界的1/3,水泥占世界消耗总量的40%以上,石油需求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并且,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至少在有限的时间内是这样。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以8%~9%的速度快速增长,可是,支撑这个增长的背后仍是我们继续付出昂贵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代价。以2003年为例,耕地面积全年净减少253.7万公顷;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6.7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1%;水资源供求关系持续紧张,其中生活用水增长5.0%,工业用水增长1.1%。与此同时,环境状况长期处于恶化状态,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破坏问题突出。有人在计算中国环境成本的情况下提到,整个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全部环境成本(包含自然资源耗减、生态破坏和污染)假如按年均GDP增长速度为9.8%计算,其中有4~6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换取的。中国经济再按照8%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去增长而达到实现翻两番的目标的话,我们的资源消耗可能也会翻两番,届时怎样持续发展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不仅如此,如此大的能耗带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假如我们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的话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有关数据显示,1998~2004年间,北京的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接近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相当于每个北京人投入了5000元以上用于环境治理和保护”。商标所拥有的高溢价能力,就能够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3.进入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必须发展自主商标。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对20多个国家1880~1929年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比重的数据进行归纳之后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资本品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上升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工业化进程都要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要地位;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基本达到消费品工业净产值的50%左右;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达到与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的状态;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在英、美、法、德等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国家,资本品工业产值与消费品工业产值的比值已经大致齐平,钢铁、水泥等重工业已经不再是它们发展的重中之重,消费品生产成为它们的特色。按照霍夫曼定律,我国在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形势下,轻重工业占比应该趋于平衡。但具体情况是我国的发展偏重重工业,轻工业和消费资料生产较少。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各种能源和原资料涨价的消息,但这样的涨价并没有带动我们的下游产品价格的提高。一幅名画从创作产生至今可能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无论是原资料还是劳动力都没有改变,但今日的价格往往千倍或千万倍于当时,为何呢?市场需求决定了价格。下1步的市场需求是什么呢,当然就是那些具有很高信誉度和品位的产品。市场并不必须低价位的没有商标含量的产品,我们要参与世界竞争,就必须以高品质、高信誉度的商标产品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传统的制造之外,我们呼唤中国的商标制造!

中国商标命名的发展趋势

从国外商标的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到当前国外商标的命名趋势是从竞争型转向功能型。表现在内容上不再直接、生硬地表达商品的质量、特性或生产者的主观意志,而采取一种从侧面烘托,与商品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含蓄手法。表现在形式上则越来越致力于创造字典上所没有的新词作为商标,其中又可分为美国的横空出世式和英国的旧词翻新式。而从中国商标的译名上我们看到的与此有相同有不相同的趋势:从“音译加义”所加的“义”上看,多数也采取了侧面烘托式,这点与国外的趋势是一致的,但中国明明有现成的创造从没有过的新词的手法(即通过纯粹音译),却又不受商界的欢迎,这又是与国外趋势不同的地方。这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语言心理:西方语言能够轻易地接受完全不表义的新词作商标,而汉语从心理上排斥完全不带义的文字组合。那么,在面临着俗、古、土、洋、霸、熟、僻七大威胁的中国商标命名向何处去?我们的看法是:第一、内容上,必然也会走上从竞争型向功能型的道路,直接的标记或述志必将为侧面的烘托所取代。实际上,这也是摆脱七大威胁的最好方法。第二、形式上,中国商标会摆脱明确表义的传统形式,但不会走上仅有字形、字音而无字义的当代西方模式,而将在中西结合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其中最为看好的将是两种形式,一是外文商标的音译加义式,从加义后词义的完整性着眼,又可分为“奔驰”式(完全或明显成词),和“海菲丝”式(意义含蓄而朦胧),后者将更受欢迎;二是受此启发的中国商标先取洋名再音译的假译名式。其中同样也有含义的“避风塘”式和不含义的“雅戈尔”式,后者易造而前者较难。但中国人的心理无疑会欢迎前者。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