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商标品牌市场占有能力调研,商标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利器

  
很多企业对商标品牌市场占有能力调研,商标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利器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商标品牌市场占有能力调研,商标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利器,希望大家能对商标品牌市场占有能力调研,商标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利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商标品牌市场占有能力调研,商标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利器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商标品牌市场占有能力调研,商标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利器

商标品牌市场占有能力调研

一、品牌市场占有能力调研通过企业内部资料得到调硏品牌的销售额、销售终端等数据,通过企业外部资料的收集,统计或估计行业内同类产品的销售额、销售终端等数据。其次用数据对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销售(营业)额等3个指标进行测评。具体指标如下:(1)市场占有率:反映该品牌的销售额与同类产品销售总额之比。市场占有率=该品牌的销售额/同类产品的销售总额(2)市场覆盖率:反映该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广度。市场覆盖率=该品牌的销售终端数行业同类产品的钠售终端数(3)销售(营业)额:反映该品牌的销售总额或销售规模。二、品牌市场创利能力调研品牌市场创利能力调研必须的数据主要跟利润相关,运用相关数据对销售(营业)利润和利润率两个指标进行测评。具体指标如下:(1)利润率:反映该品牌的综合盈利能力利润率=该品牌利润总额/该品牌销售总额(2)销售利润:反映该品牌获利的大小。

商标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利器

现代市场竞争已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已成为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特征。从国内市场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品牌引导消费已成为时尚。除垄断行业外,商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集中表现为品牌竞争,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的优势日益表现为拥有品牌产品和服务的优势。从国际竞争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策略,已从最初的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逐步转向现在的品牌输出,利用品牌优势抢占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贸易的发展趋势来研究,商标品牌战略在1个国家、1个地区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商标品牌战略是现代国家知识产权的一种基本战略,是为获得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以运用商标制度提供的各种手段,达到树立产品和服务形象、促成产品或服务占领市场的总体性长期的规划。强调商标品牌战略的直接目标是创立、发展和保护1个国家、1个地区的商标品牌,是实现1个国家、1个地区、1个企业的参与国际竞争的路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商标拥有量仅2万余件,随着商标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步入了世界商标大国。“截至2013年8月,我国商标累计申请注册申请量达1253.9万件,累计注册商标量为833.5万件,商标有效申请注册量为695.3万件,均居世界第一。注册商标年申请量从1980年的2.6万件增加到2012年的164.8万件,增长了62倍,较好促进了创新型国家发展。”在中国自己的商标中,经过多年的培育,逐渐涌现出一批享誉海内外的驰名商标。“当前,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尽管很大,有效申请注册商标的数量也居世界前列,可是,国际知名商标品牌则太少。”从我国商标质量及影响看,我们绝无沾沾自喜的理由,我们尽管是商标大国,但绝不是商标强国,我们缺少世界级的品牌商标,缺少世界级的品牌就代表着我们参与世界竞争的路径被阻断。我们应当正视上述问题的存在,更应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这正是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对创造更多民族品牌甚至世界品牌的重要意义所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逐步融入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之中。近些年,中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同时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经济的格局和走向,同时也给自身发展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快自主创新,加快创造自己的品牌,尽快完成从“中国仿造”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的转身和蜕变,尽快形成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尽快将我们自主的民族品牌输入世界市场,否则,我们在进入国际市场中无论是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还是传统工业领域,发达国家都会针对中国产品树起知识产权保护的壁垒,阻却中国产品或服务进入世界市场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品牌战略。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鼓励国内企业充分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时机,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2005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1个5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2003年、2004年、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大集团。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要“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出口。”企业要创造和拥有自己的品牌,应遵循商标法律规则,而法律意义上的注册商标就是品牌国际化的法定通行证。假如没有这张通行证,所有为品牌而做出的努力都可能为别人作嫁衣。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开发,必须遵循“品牌营销,商标先行”的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准则,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应该认识到注册商标、商标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遵循商标法律制度,提高商标品牌意识,按照品牌的成长规律,积极创造品牌,提高运用水平,加强保护措施,从战略高度上明确目标国家和地区包含将来要进入和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谋划好“走出去”的商标品牌战略,尽早针对国外的目标市场进行注册商标工作,为产品进入该市场提供商标权的法律保障。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