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名牌商标评价标准,名牌商标评价体系

  
很多企业对名牌商标评价标准,名牌商标评价体系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名牌商标评价标准,名牌商标评价体系,希望大家能对名牌商标评价标准,名牌商标评价体系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名牌商标评价标准,名牌商标评价体系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名牌商标评价标准,名牌商标评价体系

名牌商标评价标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便利,以及国际各种经济类评价传播进入我国,中国人审视各种经济现象、预测经济走势、认识举足轻重的国内外大企业以及行业领导商标等,有了越来越多的途径。人们越来越重视经过量化的排名、分析,特别是不同排名所揭示的不同信息。在这些不同的信息中,人们能够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结合自己所关注的内容,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把握方向。不同的主体对商标的评价标准做出的解释也不同,一般来讲,商标评价标准有以下几条:(1)公司制度。它包含是否有健全的现代企业管理规范及良好的法人结构,有严格的内部监控制度及危机预警体系,规范经营并有严格的行业自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规章制度,信守商业道德,等等。(2)财务能力。有持续的利润支撑,有良好的业绩和利润,现金流充足,偿债能力、资产运用能力强,无不良财务记录。(3)员工权益。有良好的薪酬体系,合理的员工福利计划、保障体系、安全计划,公司内部就业机会均等、反对歧视、生育期间福利保障,等等。(4)消费者权益。提供安全的产品,企业内部执行较外部标准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对顾客满意度的评估和对顾客投诉的积极应对,对有质量缺陷的产品主动召回并给予顾客补偿,等等。售后服务体系完备,无重大消费投诉及危及公众的质量安全事故案例。(5)商标培育。拥有知名商标并且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有规范持续的商标培育、推广及管理策略。中国名牌商标产品管理办法,明确了总的评价指标,即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和发展评价为主要内容的4个评价指标体系。市场评价主要评价申报产品的市场占有水平、用户满意水平和出口创汇水平;质量评价主要评价申报产品的实物质量水平和申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效益评价主要对申报企业实现利税、工业成本费用利润水平和总资产贡献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发展评价主要评价申报企业的技术开发水平和公司规模水平,评价指标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适当倾斜。

名牌商标评价体系

名牌评价是中国名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名牌产品的评价就是要提高3个意识,即名牌培育意识、名牌消费意识和名牌保护意识。实施名牌战略最主要的是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最终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名牌战略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在中国,影响比较大的是所谓世界500强排名。“世界500强”并非固定的概念。美国三大商业杂志《财富》、《福布斯》和《商业周刊》每一年都要给大企业排座次。《财富》和《福布斯》的排行榜都叫“世界(国际)500强”,而《商业周刊》则达到了1000家。三大杂志进行排名的标准各有侧重,结合在一起,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世界主要公司的实力:《财富》直截了当,500强以销售收入为依据排名,重视公司规模,并且凭借其47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最大的影响力;《福布斯》则综合考虑年销售额、利润、总资产和市值,客观性强一些;《商业周刊》每一年则以当年5月最后1个交易日全球各大股票交易市场的股票收市价为基准,计算出全球发达国家市场市值最高的1000家上市公司,因此,每一年的排名波动比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周刊》的排名比《财富》更能反映出全球经济领域的剧烈变动。尽管标准不同,这三大杂志的排名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的,能进入其视野的公司都是地位的象征。可是很可惜的是,中国企业大部分就没有多少机会真正进入这个“富豪”排行榜的前列。除了世界500强,在中国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世界最有价值品牌商标排名。品牌商标价值排名在国外也有不同的体系,先后传播到我国且影响比较大的有美国《金融世界》和《商业周刊》杂志所进行的排名。1994年,美国《金融世界》杂志发布的世界最有价值品牌商标排名通过新华社报道,首次传播到了我国。当时可口可乐品牌商标价值359.5亿美元,万宝路品牌商标价值330.45亿美元,使中国人为之震撼。英国《金融时报》一直是根据读者调查,推出中国十大国际品牌商标排行榜。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商标评价正是借鉴了这些国际品牌商标评价方法。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借鉴世界最有价值品牌商标排名方式,本着研究名牌价值内涵与发展规律,指导和推动我国企业创立世界名牌的宗旨,对我国部分企业进行品牌商标价值评价。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商标评价自1995年以来每一年发布一次,目前已经连续进行了10年,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品牌商标专题研究。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商标的问世,使得在国际上早已获得高度认可的操作实务———品牌商标是最有价值的资产,日益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