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产业集群与名牌商标战略的关系,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思考

  
很多企业对产业集群与名牌商标战略的关系,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思考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产业集群与名牌商标战略的关系,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思考,希望大家能对产业集群与名牌商标战略的关系,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思考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产业集群与名牌商标战略的关系,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思考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产业集群与名牌商标战略的关系,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思考

产业集群与名牌商标战略的关系

积极培育商标、实施名牌战略与培育产业集群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产业集聚度高的地方容易造就名牌产品。集群内企业通过产业链条实行专业化分工,各个中间产品生产企业能够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生产自己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同时,集群内企业利用地理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成本,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一定的产业集群区域内容易形成供给充足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使集群内企业可就近利用现有的各种专业化、有经验的劳动力,从而降低他们在招聘员工过程中的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产业集群发展充分的地区,处于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上的生产商、供应商、顾客、支持性产业以以及他相关行业的厂商聚集在一起,彼此间相互竞争又相互模仿,通过这种互动过程,使集群内的知识传播速度达到最快,知识溢出效应达到最大化。由于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从事相似的经营活动,后进企业容易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努力创新,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受益,带动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产业集群内企业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为大企业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大企业的增多,又大大地促进了企业名牌产品的问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国自己的实践都表明,许多著名商标的诞生都与它所处的产业集群有很大关系。其次,名牌产品以及生产企业又会吸引众多企业向它集聚,加快了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的初期,走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自发集聚之路。随着产业集聚度的提高,一批名牌企业与产品相继诞生,名牌企业与产品的出现,发挥了“名牌效应”,大大加速了产业集聚的速度。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一般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产业集群。在这些集群内部,龙头企业、产业链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形成“众星拱月”形结构,名牌效应与集群效应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商标在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导向效用。为了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能够通过努力塑造和推广企业或区域商标的形象,彰显商标的独特内涵(属性、利益、价值、个性、文化),建立消费者对商标企业(或区域)的良好印象,增强购买信心,扩大市场占有率,树立牢固的商标忠诚度,使商标旗下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强大的竞争力和持久的竞争优势。追逐利益和规避风险的本能促使众多业务相关联的企业聚集而来,从而产生集聚效应,众多小微企业在集聚过程中,依托于产业集群,获得集聚规模经济效益。商标优势越明显,集聚力越强,聚集的企业越多,产业集群规模就越大。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因此而获得的机会更多,选择性更强。一方面促进集群内的个体细胞———企业的竞争实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还促进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分工协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产业集群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同时,更进1步扩大了商标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两者相得益彰,达成商标与产业集群的双向良性互动。

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思考

原标题:【知识产权十四五】: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思考

战略,是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①。有道是,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属于中、微观知识产权战略的范畴,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和企业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指导作用。本文拟基于浙江具体情况,从实践与理论等多个维度作一分析与探讨。

壹、背景、现状与分析

今年,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收官之年。自2008年贯彻实施以来,《纲要》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确立了指导方针与奋斗目标,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知识产权法治环境的完善和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从浙江省的情况看:

(一)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据统计,2019年,全省专利申请量43.6万件,居全国第3位;较之于2008年的8.99万件,增长了4.85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件,同比增长18.6%,居各省区第4位;较之于2008年的1.6件,增长了17.5倍。两组数字显现,全省知识产权创造的质量与数量都得到快速提升。

(二)知识产权运用成效显著提高。2019年,全省有效发明专利16.06万件,同比增长20.21%;国内有效申请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54.5万件,居全国第二;马德里体系国际申请注册商标有效量达到4972件;驰名商标总数达到611项;新增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852项,“浙江制造标准累计达294项;全省技术合同登记项目19220项,实现成交额974.3亿元;2018年,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启动省级企业运营类导航项目14个、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2个,首批17个专利战略推进项目通过验收并面向产业推广运用。

(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著加强。2019年全省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审判,“三级联动、三审审合一、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审判模式已经形成。与此同时,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调、仲调工作,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第三方平台建设。从近几年知识产权各类一审案件收案数看(如下图所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提升。主要表现为:1.省知识产权局、省经信委联合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贯标,截止2019年底全省累计2322家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全省专利示范(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总量达1016家;2.全省创建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7个,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站(点)153个;3.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导航试点工程》(2013年)、《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指南》(2015年5月)和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推动浙江省制造业集群知识产权联盟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7月)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实施,我省先后有湖州市电梯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7家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成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目前,全省有已建在建知识产权联盟20多个;4.全省11个地市全部进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序列,是全国唯一1个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

综上述可见②,自《纲要》实施以来,浙江省知识产权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从一定意义上讲,随着我国第1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发布实施临近收官,同时,也就标志着浙江省知识产权事业将从“知识产权制度、环境等基础建设向“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转型。因此,浙江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重点或突破口的选择,已是新阶段浙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亟待研究抉择的重要议题。通常而言,知识产权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应该成为知识产权强省的重要标志和建设目标。为此,我认为,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③的背景下,基于浙江经济外贸依存度高、区域块状经济产业特色鲜明和知识产权发展的现状与要求,积极谋划浙江省产业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与实践,以区域产业知识产权战略为枢纽,驱动域内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相互协同,进而加强域内知识产权创新链与区域产业链的融合,实现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最大化。这将会是奋力打造知识产权“重要窗口的切入点,对于浙江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贰、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出发点与价值取向

(一)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出发点

关于这一问题,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先驱郑成思先生曾从知识产权主体与客体两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索,并指出:“知识产权客体的本质是信息。“信息本身只是“枝和“流,仅有“注意到信息本身的创新,才算注意到了“根或“源;从知识产权权属主体而言,“我们为何只能按照国际条约给我们的义务保护我们的非强项,而不能主动地保护我们自己的强项。④上述两点,即简明扼要,又十分透彻地阐明了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就是要主动地根据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实际和客观要求,遵循国际知识产权的通行法则以及规律,从根源上主动地挖掘、激发创新活力,准确地把握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方向和目标。

与此同理,产业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出发点,就是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实际和客观要求,遵循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则,主动地以优化、完善区域产业知识产权资源配置和企业生态及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挖掘并激发域内企业的创新潜力与活力为目标,科学地把握区域产业知识产权的发展方向。

(二)产业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以及价值取向与策略

1、产业知识产权战略以及价值取向

产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国家或地区为谋取自身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紧紧围绕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区域内企业生态(即同一产业的企业结构状态),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合理配置知识产权资源,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生态环境,促进产业技术与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协调和高质量发展,从而获得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最大效益的中、长期策略及规划。区域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属于中宏层面的管理范畴,具有承上启下统筹域内产业知识产权协调发展的功能。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价值取向,就是通过域内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域内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域内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因此,区域产业知识产权战略与域内关联产业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也正由于此,笔者将两个紧密关联的议题一并进行研讨。我觉得,对于浙江省有着群多自发形成的块状产业经济而言,加强域内产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完善域内产业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对于推动域内产业技术升级、提升域内产业竞争力和全面实现域内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以及价值取向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知识产权创造(确权)、保护、运用和高效管理,从而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中、长期策略及规划。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即是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主体,也是产业知识产权战略服务对象和实施主体。当然,市场是有梯度的。有梯度的市场需求,也就决定了企业生态结构的梯度布局。与此相适应,知识产权的作用及价值取向,相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其着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地讲:

(1)知识产权为公司产品服务提供排他性的市场地位,提高新技术企业业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在此,知识产权成为企业之“矛,为公司产品销售市场开疆拓土,占领公司产品的市场技术高地和市场覆盖率,进而争取产品定价的主导权,获得高额利润。在知识产权实践中,一些企业就将以“确保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畅行无阻,作为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当然,对于某些自身缺乏知识产权自主创造能力的企业,能够通过收购或专利许可等方式,获得知识产权使用权并实现自身预期的盈利目标。

(2)为企业在知识产权纠纷中提供防御武器。在此,就是用知识产权之“盾,在知识产权制度容许的范围内,通过合理布局,如:创建“专利池,布设“专利地雷阵等方法,为自身的知识产权权益提供坚强的防御盾牌。

(3)为企业直接创造盈利。在此,就是通过专利、商标等许可或转让方式直接获得收入,成为企业收入的重要来源。诸如:世界知名的电讯企业诺基亚,拥有大量电子通讯领域的专利。目前,由于手机业务收入萎缩,其专利许可或转让就成为盈利的重要来源。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是一家以专利许可或转让运营创造盈利的公司。骑客公司成立之初,就组建了一支集“工业设计+嵌入式技术+机电一体化+商业设计为特色的38人工业设计创新团队,历经8年潜心研发,至今已拥有36项核心专利技术,核心知识产权200余项,覆盖了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多国,不断布局创新专利池。

(4)为全面提高新技术企业业的市场核心竞争优势和市场价值。邓小平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论坛讲话中指出:“知识产权是产权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科学技术仅有转化为企业的知识产权,才能成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也才能实现真正的资产价值;企业仅有拥有自主创造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才具有现实的保护意义,也才能真正成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5)为企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和文化软实力。知识产权为企业创造高品质的有形与无形的资产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动力。华为创始人曾说过,华为用3万人的研发队伍把钱变成“知识(即知识产权);再用6万人把“知识变成钱。华为自1987年创建以来,从2万元的申请注册资本起步,发展至今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创造了依靠技术创新、成就企业辉煌的当代神话以以及背后为世人所称赞的“华为精神——中华有为的爱国情怀和崇尚集体奋斗的“狼性精神!其中,知识产权制度以及文化就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仅凭1个可口可乐饮料配方(商业秘密)和可口可乐品牌,近百年来稳坐世界饮料行业龙头老大地位,并称既使一夜之间全世界的可口可乐的代工厂都被大火烧了;只要配方和品牌还在,用不了多久,1个崭新的可口可乐公司仍然生机勃勃地重生——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可口可乐公司永生的灵魂!

3、决定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管理的策略

与知识产权功能的价值取向相对应,不同类型的企业或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管理的策略是有着不同的战略选择。具体地讲:

(1)战略防御型策略,即以“战略防御为重点,做保护公司产品不受知识产权纠纷缠绕的坚韧之“盾。较为典型的,如:各类“三来一补“贴牌企业及代加工企业等,走的就是“借‘盾’或合作,构建知识产权战略防御体系。

(2)保守型的成本控制策略,即在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上,注重投入产出效率,谋求以较小的知识产权投入获得最优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和满意的经济盈利目标。对于一些小规模的传统制造业的企业主而言,有利可图、守成即可,这也是一种现实的知识产权战略选择。当然,这类企业也是构成企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可厚非。

(3)以知识产权盈利为目标的策略,即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营,实现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最大化,从而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的盈利中心。实施这类知识产权战略的公司,即是通常所说的“大脑型公司。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高通公司(创办于1985年,世界500强企业)。集中在通讯领域,拥有13万项专利储备,通过专利许可获得收益约占公司总收入的35%以上,并通过垄断专利技术产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例如:高通收取智能手机的专利许可费,仅对中国的国产手机则按手机售价的65%收取,每一年约300亿。其中,华为每一年付给高通的专利费就高达100多亿。

(4)谋求知识产权综合目标的策略,即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实现公司产品知识产权获得有效保护,并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等,从而实现企业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最大化。通常,谋求知识产权综合目标的企业,其战略远景就是要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在实现企业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最大化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和企业在国际国内的市场影响力。

上述4个方面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管理的策略,根据区域产业及企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和企业及企业家的目标追求,能够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也能够分别是某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终极目标。

叁、基于实践的思考与建议

区域产业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事关区域产业经济或企业经营发展的全局性长期发展规划,其中必然涉及到区域产业或企业内外的各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素,诸如:区域产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域内企业生态、利益及平衡发展;企业自身定位、发展目标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关系等等。因此,在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统筹兼顾、协调处理各种关系,以科学谋划、并努力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在此,根据浙江省区域产业和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笔者特别强调在谋划与实施区域产业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要加强区域经济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并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相互关系,是一对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制定、实施产业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加快推动区域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今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在制定、实施产业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时,特别要关注并切实加强区域经济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并进,尤其是要强化专利战略,依靠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加大研发投入等手段实施“技术补链。为此,建议:

1、基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眼于“以新技术发展新产业,以新产业开拓新市场,以新市场推动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战略,切实加强浙江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调共进。为此,应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围绕浙江省重点发展的“互联网+、生命健康、新资料三大科技创新高地和打造数字安防、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工、现代纺织和服装等4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力支持对照产业链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统筹协调下,比照本产业链的技术链查找其中的强项、弱项和缺项,积极“保优、扶弱、补缺,强化知识产权布局、收储和运营,打造一批产业专利池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加快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促进自主可控和安全发展;加快建立以化解断链断供风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常态化风险处置闭环机制。

2、各区域传统产业集群,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以区域产业联盟为责任主体,紧密联络本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扬优势、补短板的思维模式,着重查找本区域产业链中关键环节与关键技术的制约性技术瓶颈,组织技术力量协同攻关克难。特别必须强调指出,仅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浙江省块状产业经济(即传统制造业)特色鲜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也是民生经济的基础和承接劳动就业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仍然是大有作为的。可是,长期以来,块状产业技术落后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因此,组织技术力量,推动高新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补强传统产业中关键技术的制约性技术瓶颈,是提升浙江省区域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如前所述,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信息,知识产权信息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建立的全球专利库数据及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查询该类技术的研发和掌控人的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研发策略,即正如《专利导航试点工程》中所提出的,要“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把专利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中,引导和支撑产业与企业科学发展。

4、要设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以市场化的方式促进知识产权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等“三链融合,扶持重大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运作模式要以股权投资为主,即基金通过产业技术竞争力、知识产权资产价值含金量等维度判断企业价值,以未上市企业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着力培育“独角兽型的产业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同时,待时机成熟后通过出售股票退出,以实现基金运作的良性、可持续循环发展。

(二)推动区域产业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与法律保障体系。通常地讲,首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知识产权制度对产业创新资源的配置力,加强区域内全产业链知识产权创造资源的整合,以提高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这也是在制定和实施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所强调的成本控制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其次,要建立完善区域或企业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激励创新主体及知识产权权属拥有者的主动性。为此,建议:

1、要加强区域产业共性技术公共实验室和产业知识产权服务联盟的建设,优化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和知识产权服务资源的配置,提高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务的效率,全面提升区域产业与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2、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区域产业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分配机制、运营机制与保护机制,促进域内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转化、流转与运用,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产出增值率。具体地讲,诸如:第一,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动知识产权创新成果推广使用的激励机制,鼓励权属企业对本区域内同业企业的广泛授权。在引导企业创造并努力列入“标准必要专利系列或创造有利于提升本区域产品质量及品牌影响力的关键技术专利的同时,及时构建相对优惠的“专利许可机制⑤,通过广泛授权促进该专利技术在区域内的推广运用。第二,制定并实施区域产业创建产品国际或国内著名品牌战略,围绕品牌战略目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并建立健全与此相适应的品牌产品标准化、商标授权、产品质量检测等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等。积极推动域内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在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权属人与受让方的双方或多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三)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全局管理与节点管理的协调统一。这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及产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是1个系统工程。要构筑牢固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之基础,则必须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节点及细节的管理,确保全局管理与节点管理的协调统一。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就有一些知名企业由于知识产权管理上的缺失或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害的情况屡有发生,如:有企业上市申报资料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因未交年费且已过恢复期而失效,而致使上市审批未获准的;有企业因信息披露管理不严,专利申请时间超过信息公开的法定时效,而致使专利诉讼败诉丧失专利权的;也有企业因研发项目立项前未经专利信息检索分析,所立项目已不具备“三性特征而终止,造成无谓的重复投资损失的等等。

浙江省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的6个试点省(市)之一,自2012年开始试行,2013年全面推广,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宣讲、指导力度不够、贯彻落实不到位、实际执行不规范等问题。从通过“贯标认证的企业总量上讲,截止2019年,“贯标工作开展8年来,通过“贯标认证的企业累计2322家,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6163家的37.67%。换言之,仍有近2/3的高新技术企业尚未完成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成果也只能说差强人意。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是经济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基石,构建并不断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仅是为了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也是推进知识产权的制度创新与促进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文化繁荣的战略举措,显现着现代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特征。没有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产业与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只是空中楼阁!笔者曾于2016年撰文《切实补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短板》(刊于《浙江经济》2016年第17期),文中指出:“全面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补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短板`的基础性工作。4年过去了,这块“短板仍然没有全面补强。为此,笔者再次强调,要加大“贯标宣讲力度,积极推进“贯标工作,促使企业清晰地认识到“贯标工作的基础性意义,自觉地切实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具体地讲:

1、要加强“贯标咨询与认证审核和企业知识产权专员等三支队伍专业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三支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服务素质。坚决杜绝“贯标咨询及认证审核的服务过程中,诸如:咨询及认证审核人员对“标准一知半解,只会照本宣科;或缺乏责任心,不从企业具体情况,只是简单地照搬模板等“脱离企业实际,生搬硬套标准;企业内审员也不明就里,为“贯标而“贯标等形式主义的现象。

2、要以“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为载体,提升区域产业知识产权核心竞争优势为目标,将“贯标纳入企业加入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基本要求。省内各地市(区、县)要以创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加强产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为抓手,积极推动企业“贯标工作,扎实做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因此,形成产业联盟与企业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区域产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精准与企业战略基础扎实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的良好的区域产业知识产权生态环境。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的第1年。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建设‘重要窗口’本质上是践行‘八八战略’的延续和升华。……‘八八战略’与‘重要窗口’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浙江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落实中央的要求和发挥浙江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从浙江省的知识产权工作来讲,我们就是要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及要求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区位特色及优势,尊重知识产权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法则,加快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积极谋划浙江省产业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与实践,并以此为切入点,保持奋进姿态,改革创新、唯实惟先,打造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标杆引领性的知识产权重大成果,以扛起展示知识产权“重要窗口的新的历史使命。


注释

① 资料来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②上述引用的数据资料均来源于浙江省知识产权局

③资料来源:习近平2020年9月17日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④资料来源:《信息、知识产权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挑战与应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1月版)。

⑤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2020年10月17日)中的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专利公共服务,促进专利实施和运用。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