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9000:2015怎样促进生产管理(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企业对ISO9000:2015怎样促进生产管理(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9000:2015怎样促进生产管理(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希望大家能对ISO9000:2015怎样促进生产管理(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9000:2015怎样促进生产管理(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9000:2015怎样促进生产管理(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

ISO9000:2015怎样促进生产管理



一、 生产管理规范化的特征:

1、 计划前瞻和准确性---生产管理规范化,计划是前提。不论你是订单式生

产,还是预测式生产,事先都必须明确制订周密的计划、安排好均衡生产的进度

。也不论你的企业是大是小,计划周密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里要特别提醒

做计划的人,市场瞬息万变、原资料价格波动不一,忽视了这一前提,计划就失

去了前瞻性,当然也不会有准确性。

做计划的人还有1个错误常犯。那么就是加工件计划周密,可采标准件疏忽。总以

为拿钱买的东西无需担心生产不出来,结果往往导致生产受阻于标准件。这样的

计划就不会有准确性。

2、 资料采购的及时性---这里的资料采购是包含原资料、辅料、易耗品、标

准件等生产必备品在内的,只不过原资料采购是大头,前辈们习惯性称呼而已。

年轻的生管员,千万别望文生义哦。不少企业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产品要包

装了,可就是缺几个标准螺丝。就由于标准螺丝太容易买到,导致计划考虑不到

。当然也不排除,计划人员做了而采购人员忘了。但从做计划的角度而言,要盯

住计划是否落实。

3、 生产加工的专业性---现代工业的最大特征就是专业分工。分工增加了生

产效率,分工使规模扩张成为可能。分工也使个人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

一些小微企业,要想做大,也必须走专业化之路。能发给专业厂生产的部件,尽

量发外加工。不要只想着别人赚了你的加工费。其实你的厂房、设备、人员薪水

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搞不好,你自己的生产成本可能还高过发外加工费。

4、 产品组装的统一性---由于专业分工的缘故,往往出现同一产品不在同一

场地生产。特别是品牌企业,已经做到了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国内

稍具规模的企业也不例外,生产基地好几个。越是生产基地多的企业,其产品组

装越统一。问题往往出现在小企业,尽管只是在一间厂房生产,却发现他们贴了

不同的标签,或是用了不同的包装。由于企业经常更换协作商,每个协作商都要

重新制版,每次印刷都不太一样。这种现象离规范化生产实在差得太远。

5、 品质控制的标准性---并非由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诞生,才有质量控

制标准。恰恰相反,是由于有了质量控制标准,才产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现在不少国内企业本末倒置。花笔钱搞1个质量论证书,就认为万事大吉了。证

书只是印在包装上的广告词。这实在是可叹可悲!

过去讲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确实讲过了头。可是现在靠不切实际的广告宣传误导

消费者是不是太过分?那些不重视产品质量、不注意品牌建设的企业在金融危机

中受够了苦头吧?分工协作,质量控制必须标准统一,并且丝毫不能放松。

6、 品牌维护的严肃性---请注意,不讲“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不是不重视质

量,而是由于人们对质量的要求更进了一层。人们不仅要求你的产品有质量,而

且还要求你的产品是品牌。由于品牌既包含了品质超群,又涵盖了服务超众。之

因此说质量不是企业的生命,是由于产品质量再好,在这样1个商品经济极其丰

富的年代,你的服务不好,也是不会有人买你产品的。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

的年代早已成为过去。未来社会,没有品牌就代表着没有市场

7、 仓库管理的严密性---不管你实行的是订单式生产,还是预测式生产,产

成品入库必须履行严格的检验检查手续。首先看有无生产计划,计划外产品不得

入库。逼迫生产车间不得为增加产量、增加计件薪水而生产。其次检验产品质量

,不合格品不得入库。

8、 现场配置的精准性---规范化的生产管理一定是精准管理,生产现场摆放

必须井井有条,原辅料、半成品必须适时到位,既不能提前也不要滞后。做好5S

管理,生产就能有条不紊。

二、 生产管理怎样才能做到规范化

知道了规范化生产管理的特征,按要求去做,大部分就行了。张国祥老师在此

还是强调三点:

1、 分工专业化、协作一体化---要做到分工专业化、协作一体化,最根本的

一点就是与协作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判断合作好坏的标准就是协作商有无抱

怨。分工协作是紧密联络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发包方通常占据主导地位,假如你

以大欺孝强人所难,合作不会愉快,也不会长久。互利双赢、多赢是这个时代的

主旋律,违背主旋律的都是不和谐的声音。让协作商无抱怨,这就是努力的方向

和目标。

2、 流程规范化、生产标准化---流程技术的产生就是生产分工所导致的。现

代企业不论是否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使用流程概念,实际工作中是一定存在流程的

。要不然,哈默就不会使用“流程再造一词了。当然,张国祥老师不主张所有

企业引进流程技术都用流程再造的概念,由于不少企业在实施流程管理技术以前

,已经奠定了不错的流程运行基矗这类企业所需的就是优化和完善。

生产标准化应该没有其它异议。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规模化,就不可能无限复制的

可能性,企业就只能停留在手工状态。流程规范化是从管理上提高效率,生产标

准化是从技术上扩大产量、保证质量。二者缺一不可。

3、 投入最携、回报最大化---没有流程规范化和生产标准化作基础,企业的

成本管理、投资回报就没有保证。人们往往一谈到投入最携,就是少花钱。须知

,假如没有相应的投入,又何来最大回报?企业投入必须在保证不低于盈亏平衡

点的基础上,尽量扩大投入,争取规模效益。当然规模扩大又要与市场容量相吻

合。也就是说投入不是越低越节省开支,也不是越大越赚钱。把握其适度的唯一标准

就是市场接受能力,或者说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

管理从来就不是说起生产谈生产,说到营销讲营销,而是1个有机整体,各个方

面相互联络,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规范化管理必须系统思考,建立完整的管理

体系。

生产管理假如不与营销管理相结合,结果不是产能过剩,就是生产不足。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