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深圳ISO9001认证持续改进怎样达到预期目标?(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企业对深圳ISO9001认证持续改进怎样达到预期目标?(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深圳ISO9001认证持续改进怎样达到预期目标?(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希望大家能对深圳ISO9001认证持续改进怎样达到预期目标?(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深圳ISO9001认证持续改进怎样达到预期目标?(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深圳ISO9001认证持续改进怎样达到预期目标?(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

深圳ISO9001认证持续改进怎样达到预期目标?

深圳IS09001认证的核心思想是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目的是增强顾客满意程度。内部顾客(企业职

工)的满意度可提高新技术企业业效率;增强外部顾客的满意度可增加企业效益;效率的提高与企业效益的增加构

成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lS09001:2008标准中持续改进的具体体现

1.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通过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强化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

效性。

2.过程的持续改进——通过过程的持续改进增加过程能力,提高过程业绩,并增加过程的有效性与

效率。

3.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保持与运行,产品质量必将得到持续改

进。

此三者必将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改进。

4.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改进——过程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者的关系为: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是旨在不断增加顾客满意度,它是持续改进的目的;质量管理体

系的持续改进是过程持续改进与产品质量持续改进的前提与基础;过程运行与产品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信息基础;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改进是企业进行持续改进的最终归宿。

二、怎样实现持续改进

充分地暴露问题并以一定路线传递给相关责任人,相关责任人主动地解决问题,这些是实现持续改进

的前提。怎样实现持续改进?

1.建立质量目标,作为业绩评价依据

质量目标不仅为持续改进指明了方向,同时各职能及层次所建立的质量目标又可作为业绩评价的准则

。以此为依据,通过实际结果与评价准则的对比,便可对各部门、各车间、各工序及机台的业绩做出客观

的评价。这里要注意:质量目标应该是全方位的,就是说质量目标不仅包含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目标,同时

它还应包含管理目标。质量目标应该尽量量化,以便准确考核与评价。

印刷企业质量目标的内容如下:顾客满意率、合格品率、高品质品率、退货率、投入产出率、成本降低

率、设备有效利用率、有效工时率、一次采购合格率、资料消耗率、资料有效利用率、问题率、同一问题

出现的频率等。

2.建立发现问题、问题传导与解决问题的机制

暴露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暴露问题的机制包含以下3个过程:限定条件、暴露问题,进行监视和

测量而发现问题,在质量记录中记录问题。

限定条件、暴露问题:企业也是如此。例如:投入最少、产出最大;在制度规定的工作

时间内,要求成本最少、质量最优、产量最高、人的脑力消耗与体力消耗最少等。能够说,条件限定不仅

是暴露问题的“试金石",最优方法产生的必备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目标追求的理想境界。

进行监视和测量而发现问题:这里监视和测量具体包含以下5个方面:根据顾客要求与产品质量的对

比,评价顾客的满意度,并找出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内部审核,找出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

问题与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相关因素控制方面与规定

要求之间存在的问题;通过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发现构成产品的资料、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与其控一制要

求之间存在的问题;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转变、顾客以及它相关方需求的转变及组织期望结果的转变,对

现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评审,从而找出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质量记录首先应该记录问题。根据质量记录的要求,质量记录首先应该提供过程有效性与产品符合性的客

观证据。存在问题,说明过程运行与产品质量方面必然存在问题。没有问题,则过程运行与产品质量必然符

合规定的控制要求。因此,记录问题就是提供过程有效性与产品符合性的客观证据;必要情况下,记录应实现

可追溯性。最后,记录应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及持续改进的信息。

建立解决问题的机制。首先必须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谁应该在什么规定时限内解决什么问题(这可

通过职责与权限及工作项目归口表予以明确);其次根据问题率、同一问题出现的频率与质量目标的规定

要求,评价各个部门的业绩,并以此作为收入分配的依据(此可调动各部门主管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再次

,通过分析,将信息转化成知识,根据实际必须再将有关知识形成文件,其次通过文件实施,而达到事前

控制的目的;最后应通过业绩评审,对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责任人进行培训或调整。

3.仅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才能明确改进区域

数据统计分析的前提是明确问题——明确质量记录、产品的符合性、顾客与其它相关方及体系、过程运行

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所产生问题及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明确是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必须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的问题,应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并明确改进区域。为纠正和预防措施创造条件。

4.启动纠正与预防措施

启动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目的,就是保证同类问题不再发生。因此,在履行完“评审不合格、明确

不合格的原因、评价确保(或防止)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明确和实施所需的措施、记录所采取措

施的结果、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的程序后,一定要将确认有效的措施按规定纳入质量管理体

系。才能实现持续改进的目的。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