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通过能力体系的建设、运行以及改进等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通常而言,实现不同的目标,在不同的领域中,以及能力主体的不同(如组织、个人),能力的体现内容不同,能力体系建设的领域范围也不同,即使是相同类型的主体和领域,大家所具备的能力也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多方面的。
IT运维能力是指供方掌握和应用知识技能向需方提供IT运维服务的水平,IT运维能力要素包含服务人员、运维技术、服务资源和服务管理过程。ITSS的运维系列标准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明确了1丁运维的能力模型,并通过能力管理和能力要素的标准化要求,确保IT运维对供需双方而言都是可信赖的。
其主要目标体现在:
提升运维质量——通过量化和精细化的运维体系化管理,从而有助于全面提升运维质量通过统一和相互关联,统一了基础标准的运维质量评价,使参加运维的各方人员以及信息系统用户获得更多的认同,从而能够实现运维质量的提升。
优化运维成本——不可预测性往往使运维成本频繁变动,同时也代表着难以持续控制并降低运维成本,通过能力体系建设有助于清晰化、量化IT运维服务的内容,从而达到优化成本的目的。同时通过清晰化运维内容,有助于将运维的组织内部成本转换成社会化成本,例如人才培养等。
强化运维效能——实施标准化的运维,有助于更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运维资源,让运维迈向规模化、模块化成为可能。
降低运维凤险——实施标准化的运行维护,代表着信息系统运行更稳定、更可靠,并有效降低业务中断风险。也可促进内、外部服务资源相互信任和契合,为一体化管理提供基础。
在运维过程中,质量、成本、风险和效能之间相互制约、平衡发展,从主要方面来看成本影响质量、质量影响凤险、风险影响效能、效能影响成本。4个方面均衡发展,对组织的运维工作整体效益最高,任何局部的突出或低洼都会造成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