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后股东是否有承担债务的责任?
公司注销后,一般情况下,股东对原公司债务不承担责任。有限公司的独立法人主体就像一层面纱将公司与股东的责任分开,即使公司财产不够偿还公司的债务,公司股东也不受公司债权人的追索。公司经合法注销程序以后,丧失法人主体资格,公司和股东对公司以前的债务均无需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股东在公司被注销后在特定条件下存在承担股东责任的情况有如下几种,(一)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在司法实践中股东瑕疵出资主要是指股东出资不实,如注册资金不到位、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等情况。该种情形,即使公司注销,也将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二)资本抽逃或转移根据资本充实原则,如果股东出资后又抽逃、转移部分或全部资金,导致公司不具备履约能力。(三)清算程序不合法公司法要求注销公司应当经过合法的清算程序,包括告知债权人主张债权等,否则即便已经注销也可以要求股东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注销历史问题怎么处理
伪造清算结果的、未完成清算义务仍有债务的,就算是注销了公司,股东们还是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且,税务属于遗留债务之一。
可以参照上海市高院《关于公司被依法注销后其享有的财产权益应如何处理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股东在公司注销后,取得公司在清算中遗漏的债权或财产权益,该债权或财产权益原属于公司财产,应当归属于全体股东,由全体股东按照公司章程或法律的规定进行分配。
公司注销不存在历史问题,但是流程较为复杂,可能会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的处理。
企业老板不要认为公司注销后就万事大吉了,如果在经营期间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税务机关是可以无限期追责的。所以一定要在经营期间做好税务规划。
全国范围内终身追缴:
还有一种常见的注册公司不成功的原因,系统显示的是“外地税务登记存在障碍”,这说明,公司登记中的某个“关键人物”在外地的某家公司存在税务问题,没处理完!
这说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招数不好用了!而且税务方面不仅仅是限制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包括所有股东、监事、财务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都不能在税务黑名单上。
公司注销后的债权可由大股东一人享有吗?
不能,公司各大小股东,都享有各自的股东权益,其权利包括债权和债务,公司虽注销,但应对各股东权益作明晰,不能由大股东一人独享公司债权,这是侵害其他股东的利益,要承担侵权责任。
公司注销中公司股东间的权益怎么处理?
公司注销,在办理注销手续之前必须先清理公司的债权债务,股东权益即投资者权益就是包括在公司债权债务清理之中,至于公司注销的债务,则按公司法,属于有限责任公司的债务偿还以公司资产清理或成立公司时投入的资本数额为限,超出部分即是坏账,最后就是在公司注销以后三年之内公司的法人代表依法不得办理公司注册,不能担任公司法人代表
公司注销股东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公司注销后,股东对原公司债务不承担责任 有限公司的独立法人主体就像一层面纱将公司与股东的责任分开,即使公司财产不够偿还公司的债务,公司股东也不受公司债权人的追索。公司经合法注销程序以后,丧失法人主体资格,公司和股东对公司以前的债务均无需承担责任。
但是根据《公司法》第20条规定,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股东在公司被注销后在特定条件下存在承担股东责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