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建筑劳务公司资质去哪办理(建筑公司怎么办理劳务资质)

  
很多企业对建筑劳务公司资质去哪办理(建筑公司怎么办理劳务资质)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建筑劳务公司资质去哪办理(建筑公司怎么办理劳务资质),希望大家能对建筑劳务公司资质去哪办理(建筑公司怎么办理劳务资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建筑劳务公司资质去哪办理(建筑公司怎么办理劳务资质)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建筑劳务公司资质去哪办理(建筑公司怎么办理劳务资质)

建筑劳务资质办理流程

办理流程如下:

一、劳务资质标准:

1、企业净资产达到200万元以上;

2、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3、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资格的技术负责人1名;

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50名。

二、劳务资质的办理流程:

(1)了解办理的流程、所需要的材料、专业人员等相关问题,为资质备案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出现差错;

(2)企业准备相关材料,例如企业相关材料、企业法人材料、技术负责人材料、技术工人材料、劳务资质申请表等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人员社保的问题;

(3)向劳务施工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建设主管部门提交材料,接下来等待审核结果即可;

(4)建设主管部门对劳务企业申请的材料进行审核,申报资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受理的企业,经过初步核实后,即可备案成功,可在相关网站查询;

(5)公示公告,施工企业到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市级、县级)领取证书即可;

(6)准备A、C证人员,用来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完安许证书以后,方能进行项目施工。

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资质详情或联系我们!请点击企佳咨询。

怎样办理劳务公司资质

劳务资质的办理流程:向当地工商局进行进行核名,个人或集资人编写企业章程,提交注册所需材料,注册公司,领取营业执照。在填写经营范围时,要包含“施工劳务”,注册资金要在200万元以上。

成立公司之后,按照施工劳务资质标准所要求的情况招聘人员:

(1)具有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资格的技术负责人;

(2)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劳务员等人员齐全;

(3)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不少于50人。

企业向工商注册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一般20个工作日以内完成审核,公示期7天,公示结束后可打印资质证书正副本。

资质证书完成办理后,还需要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劳务资质怎么办

按照以下的方式办理劳务公司资质:

1、向当地工商局进行进行核名;

2、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3、向登记工商登记部门办理公司工商登记,提交注册所需材料,批准登记的,领取营业执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七条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劳务资质证书在哪里办?

一、施工劳务企业资质需要的资料如下: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3、企业章程复印件(需附股东签字或盖章页);

4、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身份证件复印件;

5、企业经理、技术、财务、经营负责人(标准中要求)的任职文件、职称证书、身份证件复印件;

6、项目经理资质证书或注册建造师的注册证书[证书上的工作单位名称与申报资质单位名称不一致的,应当提供原注册(或工作)单位和申请资质单位及省级注册管理部门出具已申请变更的证明材料;

7、企业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件、劳动合同复印件;

8、标准中对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有特殊要求的,应提供职称证书或岗位证书、身份证件、劳动合同和反映专业的证明材料;

9、代表工程的施工合同、竣工验收单(备案表)或质量核验资料等不能反映层次、跨度、高度、造价等技术指标的,需提供图纸、照片、工程结算单等;

10、企业近三年统计报表(《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表和《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与材料消耗情况》表);

11、企业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12、资质标准对企业设备、厂房有具体要求的,企业应出具设备购置或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等相关证明;

13、对企业分立、合并后设立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1)企业分立、合并情况说明;

(2)企业分立、合并的批准文件或董事会决议;

(3)分立、合并前原企业近三年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

(4)有资格的单位出具的验资证明;

(5)新企业与原企业的人员、工程业绩及相关设备的分割、合并情况;

(6)企业分立或合并,原企业仍保留资质的,应与分立或合并后的企业同时申报。

二、企业准备好办理施工劳务企业资质的资料后,就可以向相关的部门进行资质申请。

1、打算进行劳务资质办理的单位,首先要向注册所在地县级以上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办理劳务资质的申请。

2、主管部门在接收申请后,应该对申请劳务资质办理的企业或单位进行资料核查,确保申请表内的每一项信息符合实际情况,不存在虚假信息。

3、初步核验信息后,需要把申请信息报送到省、市建设厅或者是行政主管部门,由专家或者是主管部门进行评审,如果涉及到水利、通信等特殊行业,还需要交由省水利、通信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4、初审通过后,由省建设厅建筑管理处组织审核,需要经办人提出意见,处务会议审核通过后,交由处领导签名。

5、所有审核材料需要厅领导批准,方可生效。

6、完成所有审批材料后,需要在省建设信息网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如何有人提出意见,相关部门会进行再一次的核实,确认异议是否属实。如无异议,自材料提交至日算起,60天内会完成劳务资质的办理,然后就会发放证书。

办理一个建筑劳务资质需要到哪里办理

达到相关条件的建筑施工单位到当地建设部进行办理即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具有满足本标准要求的资产;具有满足本标准要求的注册建造师及其他注册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具有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工程业绩;具有必要的技术装备。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企业章程复印件(需附股东签字或盖章页);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身份证件复印件;企业经理、技术、财务、经营负责人(标准中要求)的任职文件、职称证书、身份证件复印件;项目经理资质证书或注册建造师的注册证书[证书上的工作单位名称与申报资质单位名称不一致的,应当提供原注册(或工作)单位和申请资质单位及省级注册管理部门出具已申请变更的证明材料;企业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件、劳动合同复印件。

拓展资料:

1.建筑施工劳务资质的资质许可:下列建筑业企业资质的许可,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实施;施工总承包序列特级资质、一级资质;

2、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监管的企业及其下属一层级的企业的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三级资质;

3、水利、交通、信息产业方面的专业承包序列一级资质;铁路、民航方面的专业承包序列一级、二级资质;

4、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不分等级资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承包不分等级资质。申请前款所列资质的,应当向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其中,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监管的企业及其下属一层级的企业,应当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监管的企业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初审完毕并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受理申请材料之日起60日内完成审查,公示审查意见,公示时间为10日。其中,涉及铁路、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民航等方面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国务院有关部门在20日内审核完毕,并将审核意见送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劳务公司资质办理

劳务资质的办理流程:

向当地工商局进行进行核名,个人或集资人编写企业章程,提交注册所需材料,注册公司,领取营业执照。

在填写经营范围时,要包含“施工劳务”,注册资金要在200万元以上。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7条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