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浅谈对小微企业的审核(小微企业注意事项)

  
很多企业对浅谈对小微企业的审核(小微企业注意事项)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浅谈对小微企业的审核(小微企业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对浅谈对小微企业的审核(小微企业注意事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浅谈对小微企业的审核(小微企业注意事项)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浅谈对小微企业的审核(小微企业注意事项)

在获证企业中,小微企业占了不小的占比,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怎样做好这部分企业的审核,既关系到认证行业的声誉也关系到认证工作的成效。笔者结合自己的审核实践,谈一些看法。

理解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具有自身的特征,要做好小微企业的审核首先要理解小微企业,仅有理解了才能掌握好尺度,才能有的放矢。笔者始终认为审核员应该来自企业再走向企业,这样才能知道企业必须什么,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企业应该做什么。

小微公司规模小,一方面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基础薄弱,人才匮乏,产品批量小、规格多,异常频发,质量不稳定;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以专业化经营为主,人员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反应速度快,机制灵活。能够说小微企业的优势和不足都很突出。审核员要能了解小微企业的运作,懂得小微企业的痛点,熟悉小微企业所在的行业和产品,掌握小微企业的核心需求。

小微企业主动做认证的不多,大多数是由于顾客要求或业务拓展的必须才选择做认证,大多数企业里的人员对认证大部分没什么概念,许多人只是认为做一些文件资料应付了检查、拿到了证书就是认证,因此小微企业的认证风险很大,稍有不慎,认证就被当成了办证。

审核员去小微企业审核更要慎重,尤其更要做足功课,要严格遵守认证审核的流程和要求,让小微企业亲身体验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认证,而不只是请人做一套资料应付一下检查这么简单,这样的认证无异于花钱买证,既违规又毫无意义。要针对小微企业的现状,指出什么工作是必需的,怎样才能既规范了管理、保证了质量,又是在企业能行得通做得到的,让企业有一种实实在在的证书获得感、体系存在感,而不只是做一堆文件和记录应付审核,平时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没有将体系要求运用到日常的业务工作中去。审核员要通过沟通引导小微企业建立1个适合自己特质的体系,不能一成不变,不能照搬照抄,否则建立的体系就会成为摆设,流于形式,不但帮不到企业,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假如对小微企业所在的行业不了解,不熟悉小微企业的运作和产品,不理解小微企业的短板和难处,说的都是外行话,谈的都是标准条款,企业听不懂也就听不进去,也就觉得谈不谈无所谓。这样是很难和对方有共同语言的,也就产生不了共鸣,这样的审核其结果就是走走过场,办个证而已。

我们许多审核员总抱怨企业的老总审核时不出面,不参加审核,甚至不参加首末次会议,其实老总说忙是假的。试问有哪个老总会不关注自己的企业?会不希望自己的企业做好?小微企业的老总更务实,只会做他认为有价值、有意义且能产生效益的事。因此遇到对认证不重视的老总,与其抱怨别人不如反思自己。是什么让企业的老总不愿意亲自参与认证工作?这可能不只是审核员的问题,也是整个行业要思考的问题。

尊重小微企业

所有的认证企业都是我们的顾客,不论大小。认证行业本质上是服务行业,审核员既要“传递信任还要“服务发展,因此审核员入行前就要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审核员一定要敬畏质量、敬畏规则,对认证工作要具有情怀,不能唯利是图,不能把审核当成逐利的手段和工具,否则很容易造成企业反感,甚至发生冲突,影响行业声誉。

我们面对的企业是各式各样的,从认证动机上来讲,有只为拿证的,有想提升管理的;从体系质量上来讲,有做得好的,有做得不好的;从对认证的了解上来讲,有对认证完全没概念的,有熟悉认证要求的;从接待上来讲,有热情的,有不热情的,尤其是遇到体系质量不高,接待又不热情的企业,审核员一定要冷静,不要发脾气、甩脸色,更不能借机吃拿卡要。说话要有理有节,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对于企业的接待要有一颗平常心,小微公司规模小、人员少、利润微薄,不管对方的态度怎样,都不能丧失原则,该告知的告知,该补充的补充,该完善的完善。严是爱松是害,适当的要求既规避了认证的风险又协助企业实现了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给体系做减法

小微企业最大的压力是生存,最大的风险是业务,管理上最怕繁琐。小微企业里的人员普遍重实践轻理论,重证书轻管理,懂标准的人不多,甚至一人身兼数职,忙得不可开交。

审核员到小微企业,要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为指引,审核过程要了解企业存在什么实际问题,什么工作有困扰,其次引导企业借助标准的原理和手段去尝试解决。小微企业一方面是最务实的,最忌讲大道理和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又渴求得到高人指点,走出困境,甚至有时把审核员奉为神明。因此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一定要务实谨慎,立足现实,讲企业听得懂的话,审核不要只停留在文件和记录层面,更不能要求企业只为了审核的必须去补充某些文件和记录,而平时又根本用不上。做认证本质上是为了规范管理,保证质量,不是为了做文件和记录,不要追求大而全,而是要实用,既要能解决问题又要能行得通,尤其是对一些组织简单、人员较少、工艺也简单的小微企业,千万不能把管理搞复杂化,把流程搞繁琐,太多的条条框框不但帮不了企业,反而成了束缚,要给小微企业的体系做减法,通过体系的运行和改进把小微企业搞活,在这方面审核员一定要掌握好轻重主次。

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重点审核一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内容,以小微企业最关注的质量、交期、成本问题为突破口,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审核和交流:生产设备是否已落后老化,是否做好了日常的维护保养;生产人员作业技能是否熟练,有无开展作业技能和质量意识方面的培训;检测设备是否配备齐全、精度适宜并定期进行了校准;检测人员是否熟悉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能否保证检测工作的独立性;生产作业标准是否得到建立和实施;生产工艺是否可行是否先进,有无防错措施减少人为错误;现场管理是否混乱,有无推行5S管理、定置管理;业务流程是否清晰顺畅等。

仅有把企业的薄弱环节和关注的问题作为小微企业审核的重点和交流的重心,才能真正为小微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得到小微企业的尊重。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