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从培训起步助行业发展医疗器械GMP认证稳步推进(药品资质认证申请)

  
很多企业对从培训起步助行业发展医疗器械GMP认证稳步推进(药品资质认证申请)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从培训起步助行业发展医疗器械GMP认证稳步推进(药品资质认证申请),希望大家能对从培训起步助行业发展医疗器械GMP认证稳步推进(药品资质认证申请)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从培训起步助行业发展医疗器械GMP认证稳步推进(药品资质认证申请)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从培训起步助行业发展医疗器械GMP认证稳步推进(药品资质认证申请)

从培训起步助行业发展 医疗器械GMP认证稳步推进

8月23日~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与美国商务部将在广州共同举办中美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培训班。专业人士认为,这代表着我国的医疗器械GMP认证已按照时间表逐步推进,医疗器械行业重新洗牌将不可避免。

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士透露,2004年SFDA已经开始探讨和制定医疗器械GMP认证方案,今年将开始组建和培训医疗器械GMP认证队伍。目前SFDA有关医疗器械GMP认证方案细则的意见稿正在商讨之中。

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GMP认证工作今年开始试点,2006年将全面铺开,争取在3~4年内全部完成。届时新开设的企业都要通过认证才能领到生产许可证资质。SFDA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无菌医疗器械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两个GMP分类指南的制定工作,选择代表性企业开展试点工作,争取今年内完成试点工作后予以正式发布。 据悉,SFDA的初步设想是:将GMP认证分为3个阶段:生产血袋、骨科内固定器械、生物填充资料等企业第一批通过GMP认证,认证期限在1~2年后;第二阶段完成生产B超等产品的企业的认证;通常品种在第三阶段,在3~4年内完成认证。还有一批产品不必须通过GMP认证,例如压舌板、医用抬架等产品,能够依据医疗器械生产管理条例监管。此外,初步计划要把生产CT、MRI等大型医疗器械的企业也放在第一阶段认证。

我国将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医疗器械GMP总则”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分类实施指南”。对新开设的和申请换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资质》的生产上述两类产品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通过医疗器械GMP检查后,方可核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资质》。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注射器、骨科内固定器械、生物填充资料等医疗器械由于产品技术结构简单,对企业装备、场地和人员的要求不高,这类产品出现问题较多,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影响面较广,对人体生理的伤害也较大,甚至危及生命。

据悉,欧洲GMP执行的是ISO13485标准,我国打算在ISO13485的基础上借鉴美国GMP的经验。在即将推行GMP认证的同时,SFDA也将加大对医疗器械的安全监管力度。但医疗器械和药品的GMP认证存在很大区别,医疗器械的生产资料有塑料、金属等许多种,因此,认证的细节也将分为多种标准。

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自1998年起至今,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一直推行的是ISO9000产品认证,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比ISO9000更严格且专门适应医疗器械的ISO13485认证体系,估计SFDA在制定医疗器械GMP规范时将结合ISO13485认证体系中的一些要求。此外,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监管,SFDA拟出台两个法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可管理办法”。目前,这两个法规已基本拟定。此外,SFDA还将着手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SFDA近日已发出《关于执行〈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医疗器械GMP认证的实施框架进行了说明。《通知》指出,医疗器械GMP由“总则”、不同类别医疗器械的“分类实施指南”以及重点产品的“生产实施细则”组成。

据统计,目前我国总共有10446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可是产业规模相对比较小,产业技术也比较落后,因此国内企业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和质量都有待提高。而随着医疗器械企业GMP认证的深入进行,本土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必将得以提高,同时医疗器械行业也将重新洗牌。 此外,今年SFDA还要在全国建立多个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并开展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全面换发生产许可证资质的工作,以借此机会推行新行业标准和准备实施GMP认证,淘汰一些生产力低下的相关企业。

今日通过对《从培训起步助行业发展 医疗器械GMP认证稳步推进》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假如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络我们吧。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