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通知)

  
很多企业对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通知)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通知),希望大家能对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通知)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通知)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开发商资质新政策延期通知)

地产开发企业暂定资质证书过期怎么办

方法如下:

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七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前1个月内向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申请核定资质等级。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其开发经营业绩核定相应的资质等级。

《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1年。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可以视企业经营情况延长《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2年。自领取《暂定资质证书》之日起1年内无开发项目的,《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不得延长。

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三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本规定申请核定企业资质等级,未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等级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的企业,不得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

扩展资料:

1、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资质审批部门公告资质证书作废,收回证书,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骗取资质证书的;

(二)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资质证书的。

2、企业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3、企业超越资质等级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原资质审批部门吊销资质证书,并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参考资料来源:宜章县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2022年建筑资质新政策

1.取消原来的等级划分,改成甲、乙等级2022年的改革力度很大,且改革对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资质等级的调整上,将原来的施工总承包资质等级压减为甲、乙两级,而一级资质改为甲级资质,其他等级的则直接合并为乙级,

2.“证照分离”重新定义资质审核工作这次改革最大的明显就是实行了“证照分离”这对于以往来说,是重大的改革,也是创新性的改革,更是为了以后的政策衔接铺垫相关的工作。

3.特级资质企业改成综合虽然很少有企业能够升级为特级,但在政策上也不能缺少这样的规定,所以此次改革,会将特级资质改成综合,凡是取得综合的企业,在市场中承接的施工项目会更多

4.一级资质改变为甲级资质新的政策中,增加了对建造师的业绩考核,将原来的一级资质企业直接改成甲级资质,那么企业未来承接项目的底气会更足。

5、三级资质以及二级资质直接合并为乙级。所以这种模式,对技术人员的数量上要求更少,但对于建造师而言更加看重业绩这块。另外现在国家实现了全国联网社保,那么企业就必须要给所有的在职人员缴纳社保。未来的工程企业,想要承接项目,不得不想出更多办法,尽力争取项目,对企业而言所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扩展资料:2022年建筑资质新标准和以前的区别、

一、施工总承包资质类别有改变:新标准中去掉了老标准中的“企业”二字;四个类别的施工总承包资质名称发生了变化,分别是“建筑工程”替换了“房屋建筑工程”、“冶金工程”替换了“冶炼工程”、“石油化工工程”替换了“化工石油工程”、“机电工程”替换了“机电安装工程”。二、施工总承包资质的考核指标有改动:新《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了《旧标准》中对申请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以及其他资质企业的注册资本金要求。适当提高了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等8处。三、新标准中调整了施工总承包资质承包范围新增水力发电、取消单项合同金额限制。

法律依据: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十一条,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其余条款依此修改。二、将第五条第一款修改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企业条件分为一、二两个资质等级。”第二款第一项中的“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修改为“专职会计人员”。等

关于国家政策对企业的资质延续推迟是利是弊?

近些时间,资质改革一直都比较频繁,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3月份的时候,住建部下发《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有效期延期的通知》,对于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有效期于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满的,统一延期至2020年7月31日。

企业资质延期,是深化建筑行业“放管服”的重要举措,将会对建筑行业、建筑企业、甚至建造师造成重要影响。

当时的通知一出,不少企业直呼叫好,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资质审批延期,代表着企业为了申请资质而需要的人才可以减少,对企业来说减少了成本。加之疫情的影响,企业减少成本的同时也造成了建造师等职业的需求下降。

继3月份后,企业资质又延期

继上次资质延期后,6月30日住建部再次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延续有关事项的通知》,包括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资质证书有效期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期满的,统一延期至明年年底。

因为这意味着,再一次将“上次延期”的企业资质延期,如果你的企业资质是在2020年3月份到期,那么恭喜你,3月份之后您也不需要去进行新的资质申请,而是自动延期到2021年底!

为什么企业资质会进行频繁延期?

今年的企业资质一直断断续续的进行改革,至今已经是今年企业资质第二次延期了,这在往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会这样?解忧小编总结了一下原因,可能有以下2点:

1、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企业资质做延期调整,减轻企业压力。

2、近年资质改革要求,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改革工作已刻不容缓,延期资质能够给资质改革一些时间做改革,适应其改革要求。

企业资质进行频繁延期,有何影响?

1、减少企业成本

资质证书有效期会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自动延期,企业无需换领资质证书,原资质证书仍可用于工程招标投标等活动。建筑企业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资质证书到期的,都不需要进行资质延续,减少了申请资质时耗费的人力物力,减少了企业成本。

2、企业后期资质申请竞争加剧

资质延期,意味着此前、同一时期、甚至之后一段时间的企业资质到期可能都会统一到2021年12月31 日,建筑企业资质办理需要一系列程序,如果扎堆进行,可能会使市场上的资质证书匹配难度,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大。

3、建造师证书需求变化

短期来看,建筑企业资质证书的有效期延长,建筑企业对于建造师证书的需求量也将下降,会使得市场上证书数量增加,相应的证书价值也会降低。

但是长期来看,家对于“新基建”以及各工程的投资加大,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政策会造成短期内证书的价值下降,相同的,也会造成其价值上升。加上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规范化,认证合一常态化,建造师证书在未来仍有很大升值空间。

此外,建筑企业资质延期,虽然对企业来说有不少利处,但并不代表企业就可以不受监管、完事大吉了!资质延期的同时,相关部门必定也会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核查,企业对于资质证书要求的人员业绩等仍不能放松警惕,否则将会面临严重处罚。

资质改革2022什么时候落地

资质证书有效期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的,以及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于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届满的,资质证书有效期继续延期至2022年6月30日。

原有企业资质证书继续有效,在此期间仍可用于工程招投标和工程建设等活动。

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暂不受理资质证书有效期于2022年6月30日前届满的上述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延续申请事项。

根据住建部早前的文件通知,资质换证于2021年年底进行。四川省提出资质有效期继续延期至2022年6月30日,也就意味着资质换证(新资质标准出台)或将延期到明年。

1、为什么资质改革政策至今未出?

2020年11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到做好资质标准修订和换证工作,确保平稳过渡,设置1年过渡期,到期后实行简单换证,即按照新旧资质对应关系直接换发新资质证书,不再重新核定资质。

转眼间已到11月上旬,行业内望眼欲穿的“新版资质标准”和“资质改革细则”还没有公布。后台有朋友一直在问,经过多方探听有关领导再次提出资质有效期继续延期一年,对于计划升特的可以正常启动了。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大概还要再等一等,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

资质是建筑业的准入门槛。门槛的高低,决定了有多少人能走进房间“分蛋糕”。

门槛高,进入的人就少,房间内的“老玩家”就轻松,分到的蛋糕量越多;

门槛低,涌进的人自然大大增加,竞争激烈,能分到的蛋糕有限,甚至“吃不饱”。(尤其在大环境变化,市场预期不强的背景下。)

此次资质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低准入门槛”。影响范围之大是空前的,影响之深远可能也是超出大家想象的。2010年底,全国有活动记录的施工企业有70061家;2020年底,这个数字已达到11.6万家(其中92%左右是二、三级资质企业)。

因此难度之大是必然的。

2、现在升资质合不合算?高等级资质是无形的VIP卡。特级资质、一级资质,在竞标时有巨大的优势。

根据中建协官方统计,2018年底全国有特、一级资质企业6782家,仅占全国有资质企业总数的7.11%,创造产值却占到建筑业总产值的62.32%,新签合同额占到全行业的70.33%。(2019、2020年相关数据未公布)

因此大家都挤破头去升一级、特级资质。资质改革后,这些企业可承揽业务范围不受限制,受捧热度必定大大提升。

资质改革后:

1、原10个专业的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可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

2、原一级资质改为甲级资质,在本行业内承揽业务规模不受限制。

再回到第一个问题,特级资质企业承接业务不受限,表面上看对这些企业是大利好,实际上未必然。过去辛辛苦苦拿到1项特级或多项特级,才能在对应行业实现“承接业务自由”;以后只要有1项特级,就能在10个行业里参与竞标。

这就意味着10个行业对所有特级企业放开,面临的竞争必定更充分。目前占优势的行业或项目,以后未必有百分百把握中标。换做是你,是支持调整还是愿意保持现状?

3、关于三级资质企业门槛降低后,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大量新申请资质企业进入建筑市场。对于存量三级资质企业而言,将不得不面临以下几个局面:

1)竞争加大,承接项目难了

2)行业同质化加剧,优势不易凸显

3)最低价中标或回归,利润降低

针对这3点,建议大家做好规划,提前应对即将到来的行业变革大潮。至少有三点需要立即着手去做:立足差异化(做专做精)、业务广撒网(向房建市场之外拓展)、管理数字化(流程规范化,以管理促效益)。

近2年与建筑业资质相关的数据:

1、全国特级资质数量截至2021年7月21日,全国特级资质数量达915项,分别归属720家企业。其中:

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达到506项,位居第一,占比为55.3%;

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达到164项,占比为17.92%;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达到117项,占比为12.97%。2、资质申报与审批通过率2021年9月17日,住建部《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中,有45家建企申请特级资质,同意26家,全是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

近几年“公路特级”数量猛增,“房建特级”通过率大幅回落。

2018年新增132项特级资质,公路特级40项,房建特级69项;

2019年新增49项特级资质,其中公路特级33项,房建特级11项;

2020年新增33项特级资质,其中公路特级14项,房建特级10项。

背后兆示的行业结构调整不言而喻!“两新一重”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将迎来大发展!

3、对行业的深远影响首先,行业生态改变。目前的行业结构呈“金字塔”型,特、一级企业牢牢占据顶端,二级、三级企业居于其下,在资质标准限定范围内承接业务;改革后资质等级缩减为综合、甲级、乙级,更加扁平化。虽然总的数量没有变化,但是乙级企业在行业内占比将达到90%以上,并且这11万+企业在本行业内可承接工程范围一致。其次,升资质难度或降低。住建部的通知提到,除综合资质外,其他全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也就是说,以后甲级(一级)资质审批将下放至各省级住建部门审批。此项调整,对现有的二级资质企业是大利好,升甲级(一级)资质的难度或降低!

第三,各省建筑业综合实力或许有大变动。上面提到甲级资质审批权下方各省,而各省为拉动GDP、保就业,都在出台政策扶持建企做大做强,特别是各省市龙头建筑企业。

几个建筑大省已经对不同企业的定位有了清楚地表述:

扶持综合、甲级资质总承包企业做大做强(少而强)。

鼓励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多而专)。

鼓励强强联合、兼并重组、股权置换、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建企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

一句话,哪里扶持力度大、地理位置有潜力(城市群/中心城市)、营商环境好,哪里就会有大发展!综合上述几点,不难看出未来几年的建筑市场风云变幻,一场持久的大调整不可避免。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