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南京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很多企业对《南京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南京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希望大家能对《南京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南京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南京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为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南京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专项行动计划、保障措施等。

一、起草背景及意义

“十三五”时期,我市老龄事业快速发展、成果丰硕。“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南京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关键阶段,也是老龄事业夯实基础、系统全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南京老龄事业发展要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要求,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顺应群众的新要求,不断开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格局、新局面。

二、起草依据

(一)《“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发〔2021〕35号)

(二)《江苏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苏政办发〔2021〕100号)

(三)《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宁政发〔2021〕30号)

三、起草过程

2021年上半年,市卫生健康委开始起草;7月,征求市老龄委38家成员单位第一轮意见,各单位所提意见全部采纳并进行修改完善;9月,召开研讨会,听取南京大学等学者专家的意见建议;12月,再次征求市老龄委成员单位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2022年2月,征求市民政局及各区卫生健康委意见;3月,报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6月,市政府召集市发改委、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专题研究《发展规划》。之后根据会议精神,再次修改完善,形成《发展规划(送审稿)》。8月12日,由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

四、主要内容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龄事业和产业有效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加快健全,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格局基本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扩大、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更加健全、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社会环境更加适老宜居。

(二)主要任务

稳步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大力发展老年商业保险。

持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到2025年,全市至少设立2所三级老年医院、人口超过50万的涉农区设立1所以上二级老年医院。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符合标准的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85%以上。

大力发展多层次养老服务。加快健全养老服务制度,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品质,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全面推进医养融合服务。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到2025年,所有养老机构均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完善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扩大医养康养服务人才队伍,提升医养服务质量,到2025年所有养老服务机构均能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

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新产业。完善老龄产业政策措施,推动养老产品市场提质扩容、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养老服务业与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旅游、家政等幸福产业融合发展。

不断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加强老年辅助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老年服务智能化水平,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

有序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加强老年教育统筹规划和政策引领,多路径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完善老年人健身场地设施,把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列入城乡建设规划,促进“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充分保障老年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开展老年志愿服务,进一步健全规范老年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形成条块结合、覆盖城乡的志愿服务网络。

切实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加强老年法规建设和普法宣传,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相关配套政策,推动涉老普法宣传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健全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强化老年人权益保障落实,健全联合执法、检查监督、综合评估等制度。

着力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对社区道路设施、休憩设施、信息化设施、社区服务场所等设施和场所进行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完善家庭支持体系,巩固和增强家庭养老功能,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办好法定“老年节”,着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完善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体系,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

(三)专项行动计划

“老龄健康促进”行动计划。

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银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智慧助老”行动计划。

“养教结合”行动计划。

老年人权益保障行动计划。

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计划。

相关阅读:

南京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服务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