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著作权保护怎么申请)

  
很多企业对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著作权保护怎么申请)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著作权保护怎么申请),希望大家能对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著作权保护怎么申请)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著作权保护怎么申请)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著作权保护怎么申请)

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评协[2010]2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资产评估协会(申请注册会计师协会),具有证券评估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

为规范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在财政部和国家版权局等部门指导下,制定了《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请各地方协会将《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及时转发评估机构,组织评估机构和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进行学习和培训,并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附件:《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二0一0年十二月十八日

附件:

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条 为规范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本指导意见所称著作权资产,是指权利人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并且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著作权的财产权益和与著作权有关权利的财产权益。

第三条 本指导意见所称著作权资产评估,是指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对著作权资产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第四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本指导意见。

第五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与著作权资产价值估算相关的其他业务,能够参照本指导意见。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六条 从事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的评估机构应当持有财政部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格证书。

第七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

第八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经过专门教育或者培训,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著作权资产评估经验,具有专业胜任能力。

第九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在合理考虑评估对象、评估目的、市场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恰当选择价值类型。

第十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合理明确评估假设以及限定条件。

第十一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勤勉尽责,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避免出现对评估结论具有重大影响的疏漏。

第三章 评估对象

第十二条 著作权资产评估对象是指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益以及与著作权有关权利的财产权益。

第十三条 著作权资产的财产权利形式包含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和转让或者许可别人使用的权利。

许可使用形式包含法定许可和授权许可;授权许可形式包含专有许可、非专有许可和其他形式许可等。

第十四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明确著作权资产的权利形式。当评估对象为著作权使用权时,应当明确著作权使用权的具体许可形式和许可内容。

第十五条 著作权财产权利种类包含: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财产权利。

与著作权有关权利包含: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权利,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制作的广播、电视所享有的权利以及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第十六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关注评估对象的基本状况以及在时间、地域和其他方面的限制条件,评估对象涉及的作品在著作权法中所属的作品类别,作品的发表状况、使用状态、登记情况以及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第十七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要求委托方明确著作权评估对象的组成形式。著作权资产评估对象通常有下列组成形式:

(一)单个著作权中的单项财产权利;

(二)单个著作权中的多项财产权利的组合;

(三)分属于不同著作权的单项或者多项财产权利的组合;

(四)著作权中财产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利的财产权益的组合;

(五)在权利客体不可分割或者不必须分割的情况下,著作权资产与其他无形资产的组合。

第十八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关注著作权的法律状态。著作权的法律状态包含著作权权利人信息、权利人变更情况、著作权质押情况和涉及诉讼情况等。

第十九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质押目的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要求委托方提交由著作权登记机关出具的权属证明文件;执行出资目的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关注著作权的登记情况。

第四章 操作要求

第二十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评估业务,应当对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包含必要的现场调查,并收集相关信息、资料等。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调查过程中收集的相关信息、资料通常包含:

(一)作品作者和著作权权利人的基本情况;

(二)作品基本情况,包含作品创作完成时间、 发表时间、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等使用情况;

(三)作品的类别,包含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四)作品的创作形式,包含原创或者各种形式的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

(五)作品的题材类型、体裁特征等情况;

(六)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利的情况以及登记情况;

(七)各种权利限制情况,包含相关财产权利在时间、地域方面的限制以及质押、诉讼等方面的限制;

(八)与作品相关的其他无形资产权利的情况;

(九)作品的创作成本、费用支出;

(十)著作权资产以往的评估和交易情况,包含转让、许可使用以以及他形式的交易情况;

(十一)著作权权利维护情况,包含权利维护方式、效果,历史上的维护成本费用支出等;

(十二)宏观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政策与作品市场发展状况;

(十三)作品的使用范围、市场需求、经济寿命、同类产品的竞争状况;

(十四)作品使用、收益的可能性和方式;

(十五)同类作品近期的市场交易及成交价格情况。

第二十一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了解与著作权资产共同发挥作用的其他因素,并重点关注下列情况:

(一)著作权资产与相关有形资产以以及他无形资产共同发挥作用;

(二)原创作品著作权与演绎作品著作权共同发挥作用;

(三)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利共同发挥作用。

当存在与评估对象共同发挥作用的其他因素时,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分析这些因素对著作权资产价值的影响。

第二十二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根据评估对象、评估目的、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分析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评估方法。

第二十三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运用收益法进行著作权资产评估时,应当根据著作权资产对应作品的运营模式合理估计评估对象的预期收益,并关注运营模式法律上的合规性、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可行性。著作权的预期收益通常通过分析计算增量收益、节省许可费和超额收益等途径实现。

第二十四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关注该作品演绎出新作品并产生衍生收益的可能性。当具有充分证据证明该作品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会演绎出新作品并产生衍生收益时,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谨慎、恰当地考虑这种衍生收益对著作权资产价值的影响。

第二十五条 当原创作品的演绎作品尚未形成时,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了解其衍生收益的产生在评估基准日具有较大的不明确性,应当按或有资产评估衍生收益对应的著作权资产的价值。

第二十六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运用收益法进行著作权资产评估时,应当合理明确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剩余经济寿命必须综合考虑法律保护期限、相关合同约定期限、作品类别、创作完成时间、 发表时间以及作品的权利状况等因素明确。

第二十七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运用收益法进行著作权资产评估时,应当综合考虑评估基准日的利率、资本成本,以及著作权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经营、市场、生命周期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合理明确折现率。著作权资产折现率应当区别于企业整体资产或者有形资产折现率。

著作权资产折现率口径应当与预期收益的口径保持一致。

第二十八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运用市场法进行著作权资产评估时,应当对收集的交易案例与评估对象进行比较,分析在交易时间、权利种类或者形式以及限制条件、交易方的关系、获利能力、竞争能力、剩余经济寿命、风险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第二十九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运用成本法进行著作权资产评估时,应当合理明确作品的重置成本。作品重置成本包含创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力成本、资料成本、创作环境配套成本、场地使用或者占用等合理成本以及合理利润和相关税费等。

第三十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运用成本法进行著作权资产评估时,应当了解著作权资产的贬值在其经济寿命期内可能不是均匀分布的,应当采用适当方法明确评估对象的贬值。

第三十一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对同一著作权资产采用多种评估方法评估时,应当对各种方法取得的初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形成合理的最终评估结论。

第五章 披露要求

第三十二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在履行必要的评估程序后,根据《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编制评估报告。

第三十三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著作权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披露必要的信息,使评估报告使用者能够合理理解评估结论。

第三十四条 申请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著作权资产评估报告中反映著作权资产的特点,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作者和著作权权利人的基本情况;

(二)评估对象的详细组成情况,包含作品基本情况、作品的类别、作品的创作形式,涉及的演绎作品的详细情况;

(三)评估对象包含的财产权利限制条件;

(四)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况;

(五)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利事项登记情况;

(六)作品含有其他无形资产的情况;

(七)作品产生收益的方式;

(八)著作权剩余法定保护期限以及剩余经济寿命;

(九)对影响著作权资产价值的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的分析过程;

(十)使用的评估假设以及限定条件;

(十一)著作权资产许可、转让、诉讼以及质押等情况;

(十二)有关评估方法的主要内容,包含评估方法的选取以及理由,评估方法的运用和逻辑推理计算过程,各重要参数的来源、分析、比较与测算过程,对初步价值结论进行分析并形成最终评估结论的过程。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指导意见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