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2000认证
ISO22000标准解析
ISO22000标准是为满足组织开展HACCP(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体系认证的必须而设置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农产食品技术委员会(ISO/TC34)成立了WG8工作组,参照ISO9001/ISO14001的框架起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食品链中任何组织的要求》,由国际标准化委员会2005年9月1日发布实施,该标准将目前各国存在的多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统一到同1个标准之下。ISO22000标准中包含了HACCP原则,它是通过对食品链中任何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指产品)进行分析,明确关键控制点,将危害降低到能够接受的水平,旨在保证全球食品供应安全。2006年3月1日,我国等同转换国际版标准GB/T220002006正式发布,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标准的适用范围
ISO22000标准适用范围为食品链中所有类型的组织,包含直接介入食品链中1个或多个环节的组织(如:饲料加工者、农作物种植者、辅料生产者、食品生产者、零售商、食品服务商、配餐服务组织,提供清洁、运输、贮存和分销服务的组织),以及间接介入食品链的组织(如设备、清洁剂、包装资料和其他与食品接触资料的供应商)。食品通过供应链被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供应链能够连接许多不同类型的组织,在食品供应链中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引入食品安全危害。因此,食品安全是食品链中每1个参与者共同的责任,必须整个食品链上的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食品安全。ISO22000对食品链中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作了具体要求,组织必须证明它有能力控制食品隐患。因此,实施ISO22000能够使食品供应链内的各类组织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标准的推行和认证
推行ISO22000认证是对整个食品链进行全程监管的国际统一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形势所要求。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已经成为各国实施食品安全公共管理通行的有效手段,在国际上许多国家用第三方认证来保障食品安全,作为自我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证实自身符合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的一种手段,达到保障食品安全,提升自己国际形象的目的。与此相比,我国在推行ISO22000认证的进程较慢,我国共有食品加工企业约50万家,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处获悉,到2007年12月31日止,全国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证书数:其中HACCP是3051张,占所有体系和产品认证证书总数(493221张)的0.619%;GB/T220002006/ISO220002005是10张,占所有体系和产品认证证书总数的0.004%,二者合计为3061张,占总数的0.623%,所占占比极低。鉴于目前的状况,在中国为推进食品安全科学的系统管理,实施ISO22000标准管理体系认证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按标准要求推进食品安全管理进程
ISO22000标准在诸多方面,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包含:食品安全方针、资源、沟通、危害分析和控制、追溯、监控和改进等方面的要求,现从以下几方面论述ISO22000标准对食品安全管理和实施的要求。
1.建立食品溯源、召回、应急制度
ISO22000标准要求对不安全产品采取撤回方式。组织建立从原料供方到直接分销商的可追溯性系统,确保交付后的不安全的产品,利用可追溯性系统,能够及时、完全地撤回,尽可能降低和消除不安全产品对消费者的伤害。7.9.2条款规定,组织应建立可追溯性系统,确保识别产品批次以及与原料批次、加工和分销记录的关系。追溯性系统应能够识别从直接供方的进料和最终产品分销到直接分销方的情况。7.9.5条款规定,为确保已被明确为不安全的受影响批次的最终产品在交付后能够及时、完全地召回,组织应建立、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通知相关方(如权威机构、消费者)。应将产品召回的原因、范围和结果报告最高管理者,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组织应通过使用验证试验、模拟召回或实际召回等方法,验证召回方案的有效性。追溯性系统的详略程度应当考虑可能发生的召回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标准要求最高管理者应指定有权启动撤回和有权实施撤回的人员,尽管该条款是食品安全控制的一种补救措施,但却充分体现了现代食品安全的管理理念。
标准5.7条款对组织提出了“应急准备和响应”中的要求,组织应识别潜在事故、紧急情况和事件,如火灾、洪水、恐怖活动、人为破坏(如投毒)、能源故障(如停电)、环境污染、新的危害的出现或由于商业风险的识别,组织应策划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包含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应对程序等。必要时,尤其是实际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之后,应评审和修改应急准备和响应文件。
2.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沟通管理体系
ISO22000标准在“引言”中指出,交互式沟通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在食品链中沟通是必需的,以确保在食品链各环节中的所有相关食品危害都得到识别和充分控制。这表明组织沟通的必须,包含在食品链中与其上游和下游组织的沟通。标准要求组织应确保将内外部信息沟通作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新和管理评审的输入。建立政府、生产企业、消费者及媒体等多方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及时收集、分析、处理和传达信息,消费者及时反映信息,政府加强监管,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及时进行立体交互式沟通能控制事故蔓延。
3.通过危害分析制定控制措施
“前提方案”是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前提方案(PRP)”要按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它等同于食品企业良好操作规范(GMP),与组织在食品链中的位置、类型及产品生产特点相关。没有良好的前提方案,控制食品危害只是一句空话。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和HACCP计划都是由危害分析明确的危害控制措施。操作性前提方案是为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中引入、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明确的基本前提方案。HACCP也是通过危害分析明确的,只不过它是运用关键控制点(CCP)通过关键限值(CL)控制危害的控制措施。两者都是为防止、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食品安全危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行动或活动,必须制定和实施。
4.标准中的确认和验证要求
“确认”是获取证据以证实由HACCP计划和操作性前提方案安排的控制措施有效。标准在多处明示和隐含了确认要求或理念,如体系文件的适宜性要经过评审;前提方案(PRP)要求由食品安全小组评审和批准;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和HACCP计划要经过选择和评估(7.4.4);明确控制措施以及控制措施组合要进行确认(8.2);监测设备和方法必须是适宜的(8.3)等,以上内容均体现了确认要求。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目的是证实体系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标准要求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HACCP计划及控制措施组合、潜在不安全产品处置、应急准备和响应、撤回等都要进行验证,并在验证策划(7.8)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8.4)中规定了验证的方式、方法。此外,对“撤回”有效性,要求用模拟撤回和实际撤回方法进行验证。
今日通过对《ISO22000认证》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假如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络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