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汇总,质量管理体系中预防措施的理解

  
很多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知识汇总,质量管理体系中预防措施的理解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质量管理体系知识汇总,质量管理体系中预防措施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对质量管理体系知识汇总,质量管理体系中预防措施的理解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质量管理体系知识汇总,质量管理体系中预防措施的理解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汇总,质量管理体系中预防措施的理解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汇总

质量管理体系指的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质量管理体系对于许多人而言既复杂又熟悉,那么接下来将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1个知识的汇总。

质量管理体系的5W3H思维模式

1. why:为何,为何要做?为何要如此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做这项工作的原因或理由)

2. What:何事,什么事?做什么?准备什么?(明确工作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

3. Where:何处,在何处着手进行最好?在哪儿做?(工作发生的地点)

4. When:何时,什么情况下开始?什么情况下完成?什么情况下检查?(时间)

5. Who:何人,谁去做?(由谁来承担、执行?)谁负责?谁来完成?(参加人、负责人)?

6. How:怎样,怎样做?怎样提高效率?怎样实施?方法怎样?(用什么方法进行)?

7. How much:何价,成本怎样?达到怎样的效果(做到什么程度)?数量怎样?质量水平怎样?费用产出怎样?

8. How do you feel:工作结果,工作结果预测。

概括:即为何?是什么?何处?何时?由谁做?怎样做?成本多少?结果会怎样?也就是:要明确工作/任务的原因、内容、空间位置、时间、执行对象、方法、成本。这就是5W3H。

8D/5C报告

8D报告。D0:准备,征兆紧急反应。D1:成立改善小组。D2:问题描述。D3:临时处理措施。D4:根本原因分析。D5:制订永久纠正对策。D6:实施/确认永久措施PCA。D7:防止再发生。D8:结案并祝贺。

5C报告。指DELL为质量问题解决而提出来的,即为5个C开头的英文缩写:描述;围堵措施;原因;纠正措施;验证检查。相比于8D报告简单了些,可是思维基本相同。Correct(准确):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准确,不会引起误解;Clear(清晰):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清晰,易于理解;Concise(简洁):只包含必不可少的信息,不包含任何多余的内容;Complete(完整):包含复现该缺陷的完整步骤和其他本质信息;Consistent(一致):按照一致的格式书写全部缺陷报告。

QC七大手法

QC手法分为新旧两种手法。

QC旧七大手法为:1.鱼骨图(找寻因果关系);2.曾别法Stratification:层别作解析(按层分类,分别统计分析);3.柏拉图(排列图)Pareto Diagram:柏拉抓重点(找出“重要的少数);4.查检表(检查表、查核表)Check List:查检集数据(调查记录数据用以分析);5.散布图Scatter Diagram:散布看相关(找出两者的关系);6.直方图,层别法(分层图)Histogram:直方显分布(了解数据分布与制程能力);7.管制图(控制图)Control Chart:管制找异常(了解制程变异)。

QC新七大手法为:1.关系图法(关联图法);2.KJ法(亲和图法、卡片法);3.系统图法(树图法);4.矩阵图法;5.矩阵数据统计分析法;6.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或重大事故预测图法;7网络图法(又称网络计划技术法也叫关键路线法)。

IATF16949五大核心手册

1.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2.2.MSA(测量系统分析);

3.3.SPC(统计制程管制);

4.4.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

5.5.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

10S/五常法

由5S延续出来的10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速度、服务、满意、坚持。

五常法是用于维持质量环境的一种技术,西方国家成为5S。在香港推行五常法,自然必须5个中文配合,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

7M1E

7M1E为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环(environment)、测(measure)、管理(management)、市场(markrt)。

112 344 568

ISO9000有几个主要的特性,概括起来就是“1个精髓和1个中心、2个基本点、3种特性、4个凡事和4大产品、5大模板、6大文件、8项原则,可简化为“112 344 568。

1. 1个精髓:说、写、做保持一致。

2. 1个中心:以顾客为中心思想。

3. 两个基本点: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

4. 3个特性: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

5. 四大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6. 四大产品: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资料。

7. 五大模块: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8. 六大文件:ISO9000::2015版标准明确提出的6个程序文件必须制订: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管理程序、内部审核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9. 八项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其中最关键的就算八项原则,那么将八项原则分解开来解释: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他们的顾客,因而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

2. 领导作用。领导者建立本组织相互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仅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益处。

4. 过程方法。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能够更高效地得到预期的效果。

5. 管理的系统方法。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6. 持续改进。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1个永恒的目标。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8. 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中预防措施的理解

质量管理体系中预防措施的理解

组织应明确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明确潜在不合格以及原因;

b)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明确并实施所需的措施;

d)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4.2.4);

e)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A:定义

预防措施:通过一定的工具或手段分析可能会发生不合格,组织为了防止不合格发生而采取的措施即为预防措施。(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不合格也发生了采取的措施,而后者不合格可能会发生,但还未发生就采取的措施。)

B:理解要点

1、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2、预防措施可通过以下信息数据来明确。

a.风险分析

b.市场评价

c. 顾客隐含的需求评价

d.管理评审的输出。

e.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

f. 满意度的测量信息。

g.以往的经验及教训。

h.企业的自我评价。

i. 内外部审核发生的观察项。

j. 体系运行失控的早期报警信号。

3、当通过从a-j项数据得出需实施预防措施时按以下步骤实施:

a. 明确潜在不合格。

b. 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c. 明确相适应的预防措施。

d.实施反采取的预防措施。

e.记录结果,包含原因、内容和采取的措施。

f. 跟踪结果,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结:

为了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标准在本节规定组织应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寻求潜在不合格并制定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更加提高体系运行效果。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