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制造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固废及消防控制措施,质管体系需警惕的10种常见症状和10大误区

  
很多企业对制造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固废及消防控制措施,质管体系需警惕的10种常见症状和10大误区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制造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固废及消防控制措施,质管体系需警惕的10种常见症状和10大误区,希望大家能对制造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固废及消防控制措施,质管体系需警惕的10种常见症状和10大误区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制造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固废及消防控制措施,质管体系需警惕的10种常见症状和10大误区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制造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固废及消防控制措施,质管体系需警惕的10种常见症状和10大误区

制造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固废及消防控制措施

制造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固废及消防控制措施

专业ISO14001认证咨询协助企业规范环境管理体系开源节流、提高新技术企业业形象、开拓市场。获得ISO14001认证证书是多数成功企业评选供应商条件之一。本篇摘要介绍制造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固废及消防控制措施,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固体废物的控制措施

通常说来,企业的固体废物应按危险固废、通常固废(可回收固废、不可回收固废)等分类存放。

危险固废通常需找寻有资质的危险固废处理单位进行处理,有些地区现尚无资质的危险固废处理单位,这些地区的企业可将危险固废暂存处理,但需关注在暂存的过程中确保防泄漏、防雨、防散溢措施的有效性。部分可回收再利用的危险固废可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络,找寻可回收处理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理。

通常固废通常经市政环卫部门处理即可。

可回收通常固废送至相应的回收部门进行处理。

火灾爆炸的控制措施

机械行业主要的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包含涂装车间、焊装车间、加油站、危险化学品库等。对火灾爆炸场所,应按照消防规范的要求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如自动喷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系统等。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维护。

企业应制定火灾爆炸应急预案,明确发生意外情况时的责任分工、扑救原则、人员疏散、救护等要求,在可能情况下,应组织应急演练,判断预案的可操作性,加强员工的培训,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使损失控制在最小水平。

质管体系需警惕的10种常见症状和10大误区

许多企业仅仅只是为了拿到证书,进行招标的应付和消除国际壁垒,而忽视了建立1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企业或者组织尽管接受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可是还是会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们整理了质量管理体系常见的10种常见症状与10大误区,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质量管理体系常见的10种常见症状:1. 预防措施无效性,在一些管理体系中,有一些对预防措施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可能只是对过程和产品风险进行了分析,可是不涉及预防措施,在成文的程序和要求中根本没有想过规定,经常把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合并并对其中的过程未清晰区别。2. 经常出现的质量状况或意外现象,在1个质量状况频发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下,救火的行为经常发生,可是整个组织只注重解决眼前的问题,甚至连原因分析都不做。3. 纠正措施无效导致了问题重复发生,认为在业务中某些问题的发生不可避免,从未对根本原因采取措施,对重复出现的问题的低效反应采取姑息态度,顾客投诉及内部问题重复发生等等。4. 企业高层对质量功能不重视,战略策划不考虑质量的作用,在许多组织中,质量职能仅仅被当做1个检查部门,质量经理很少参与高层的探讨与战略策划。5. 变革受阻或总是举步维艰,不提倡变革或不把它当成积极的改进方法,维持1个表面上看似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把改变看成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仅在顾客的压力下做出改变。6. 管理评审不起作用不受员工欢迎,对组织的开展、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彻底的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最有价值的工具之一,可是管理评审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7. 庞大的文件维护工作量,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经常对文件进行检查,而这常常令员工望而生畏,由于文件批准过程经常很繁琐,因此大家尽量避免对文件进行修改。8. 保存繁琐而庞杂的记录,不对是否有必要留记录进行评估,没想到在这个领域也要应用精益思想,想当然地将大量的文书工作当成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必然产物。9. 赶不上顾客的成长,顾客的质量要求可能发生转变,可是转变的质量要求并未纳入供方的战略策划,策划的情况下没有顾客和供应商的参与。10. 业务流程方面的技术和市场份额成长缓慢,顾客虽不要求流程改进,但并不标明流程改进不重要,而管理层对此却不明白。管理则往往由于业务而沾沾自喜,并认为本组织在技术上做到了与时代同步。关于质量管理体系中必须警惕的问题,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常见的10大误区1、顾客没有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因此我不必须管理体系。尽管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不是强制性要求,可是管理体系标准包含了许多组织管理的措施,为组织提供1个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保证了组织满足顾客和法律要求的能力。2、管理体系就是跟风。假如管理体系标准不能被认可,不能给组织带来利益,怎么会发展并流行起来?管理体系标准是内嵌于组织的行为准则,这种预防措施一直都有意义,而不是跟风。3、质量管理体系不增值,但我必须有1个,由于顾客希望我有。管理体系协助组织避免犯错并节约资源、时间及资金,假如只是把质量管理体系认识为纸片文件,相关的体系认证也只是欺骗顾客的一张纸片而已。4、管理体系标准时过境迁,缺乏灵活性和创新。对于1个没有完全理解能从管理体系的成功运行中获得顾客满意和成本收益的组织,在决定管理体系内部能够有多大灵活性的失误,足够明显减少体系的积极结果并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及记录工作过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成为组织日常运作的一部分,许多组织管理体系的失效都源于组织制作了过多的不增值文件,甚至错误的认为文件和程序就是管理体系的全部。6、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净成本。假如1个组织运行管理体系标准而其净成本上升,那么就必须检讨并重新考虑运行体系的方法。假如建立了1个你不愿每天都运行的体系,那么它将只能产生很小的价值,甚至必须成为组织的净成本。7、管理体系对业务没有协助,并且是增加了企业负担。对一些采用“即插即用而不是确保文件和程序适合业务必须的方法来运行管理体系的组织而言,这个谬误几乎会成为现实。同时让你也无法保证你顾客、股东和个人的利益得到持续。8、管理体系标准不保证产品质量。没有什么能绝对地保证产品质量。可是管理体系确能够在第一时间预防问题的发生,并且在降低成本的结果上提供重大改善,由于产品出了问题,无需质疑的是你们违反了管理体系的标准。9、顾客已经检验并审核了组织以及产品,因此我不必须采用管理体系也不必须认证。由1个顾客进行的审核未必能传达出由1个与管理体系的使用和认证相关的正式过程所传达的信任度。10、我已经产品认证,因此我不必须对管理进行认证。你运行了1个管理体系,其他组织用这个体系来认证,但他们仅仅是获得了证书而已,并没有获得内嵌于管理体系中的所有必然利益。这些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不被人了解的误区,都将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因此必须企业的重视,仅有掌握了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正在的掌握未来。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