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相结合探析

  
很多企业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相结合探析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相结合探析,希望大家能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相结合探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相结合探析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相结合探析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审核,也是一项对受审核组织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工作。审核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受审核方对认证的看法。而一阶段审核又是做好认证审核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审核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危险源识别的审核应充分

首先,应了解受审核方业务活动的区划,了解其日常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每1个环节。业务活动的区划可分为生产主线和辅助活动。生产主线应明确生产工艺、每个生产工序中使用的设备、操作人员要求、使用的原资料。辅助活动应明确受审核方管辖范围内的场所,如仓库、锅炉房、维修车间、化学品库等。审核方根据上述内容为有效地识别危险源创造条件。

其次,明确每项活动和每个场所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风险,能够通过了解安全操作要求、曾经发生过的事故、法律法规要求等明确存在的风险。

最后,明确风险或事故发生的根源。与受审核方充分沟通,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由何种原因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或风险存在的根源就是危险源。通过风险分析,明确控制重点,即重大风险的危险源。

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有效地判断每个场所和每道生产工序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原因,仅有这样才能充分识别出受审核方在进行危险源识别中存在的问题。

二、注意法律法规识别的充分性和适用性

目前,有不少组织在咨询老师的协助下,识别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收集的法律法规许多,可是往往有一部分是不适用的。GB/T28001标准实施指南中明确指出“不要求组织建立法律法规库,而是应收集与本组织的产品、活动和服务中风险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因此,审核中应重点把握与受审核方重大风险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注意不能忽略了行业的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如煤炭行业就有专门的“三大规程,即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因此,要求专业审核员要熟悉行业特点和相关规章制度,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三、注意目标和方案的制定的可行性

针对明确的重大风险危险源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实施控制,既能够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也能够通过运行控制和应急方案实施控制。针对管理现状不理想,必须进1步采取措施实施改进的危险源应考虑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而针对控制良好的重要危险源能够不制定管理方案,例如消防管理,假如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员工的消防意识强,并且能够有效地实施应急措施,则能够不另行制定管理方案。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财务状况、技术手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管理方案。因此审核过程中不能一概要求受审核方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四、关注运行控制程序的适宜性和充分性

针对不必须制定管理方案的危险源,能够制定运行控制文件,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应制定应急预案。运行控制文件的制定应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例如危险化学品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应制定危险化学品特别是易致毒化学品的管理规范,明确化学品的运输、储存、出入库的管理要求,因此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发生紧急情况时相关人员的分工、设施设备的要求、应急处理的方法、发生事故后的调查要求等。一阶段审核中应关注运行控制文件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充分性。

五、对生产现场巡视要认真全面

生产现场巡视既是了解受审核组织的基本情况,也是明确危险源识别是否充分的一项重要信息来源。因此,现场巡视中应对受审核方的所有生产现场进行全面的巡视,特别是重要危险源的关键现场,如化学品库、锅炉房、特种设备使用场所、生产车间等,充分了解受审核方危险源控制的状况,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便于受审核方进行改进。

此外,现在有不少审核机构将一阶段审核和二阶段审核合并进行或中间时间间隔很短。这种安排方式应充分考虑受审核方的特点和风险的大小。对于二级以上风险的组织,在一、二阶段审核之间至少应安排一周以上的时间,便于受审核方整改发现的问题,也使二阶段审核更加充分有效。否则一阶段审核就变成了走过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相结合探析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相结合探析

 为有效地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探讨科学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柳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柳钢卫生监督所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相结合的1年多来的一些做法就此进行探索。

1 现状概述

柳钢是广西最大的工业企业,建厂于1958年,从采矿、冶炼到轧制,有一整套完善的生产工艺和辅助生产系统,二级单位46个,在岗职工约1.4万人,临时用工0.3万人,工种近200种,年产量600万吨,其各个生产环节均不同程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等l4种,尤以粉尘、噪声危害最严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达6992人。柳钢自2004年启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整合质量管理体系(OHSMS),其旨在使柳钢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绩效。到2005年5月认证通过外审。

2 柳钢OHSMS实施概况

柳钢在OHSMS实施过程中,首先成立1个贯彻标准的办公室为常设机构,由一名副总经理负责领导工作。总工程师为质量负责人,企业规划部、生产安全部牵头,具体实施OHSMS的管理运作过程。有关参与管理的部门有7个,卫生监督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把食品卫生安全、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一同列入),成立职业病防治委员会,由一名副总经理任主任,下设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全公司参与实施OHSMS的二级单位共有39个,另有7个延伸单位等同考核。各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公司OHSMS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编写出一级作业文件下发各单位,二级作业文件作为管理单位工作规范自行使用。

3 职业卫生管理与OHSMS结合实施情况

3.1 文件编写首先参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制定和程序文件的编写,总的涉及职业卫生方面的程序文件有11份,最主要的有《目标、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规定卫生监督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职业卫生的目标报管理者代表批准下发各二级单位实施。

《运行控制程序)规定卫生监督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控制或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职工身心健康,规范和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分管部门,行使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职责。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规定了各作业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也作为危险来源辨识,根据其危害程度不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各有差异,除此之外还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程序》、《纠正/预防措施程序》等。结合公司OHSMS程序文件与国家、地方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编写了制定有相应的一级、二级作业文件以达到规范管理工作的目的,有部门、岗位工作标准,预防性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安全检测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急演练工作规定,年度职业卫生监护、年度职业卫生监测计划等下发各二级单位,总计有22份。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