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记录控制程序,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很多企业对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记录控制程序,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记录控制程序,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希望大家能对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记录控制程序,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记录控制程序,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记录控制程序,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记录控制程序

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记录控制程序

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记录控制程序

1.0目的:

为了确保质量记录的有效管理,控制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储存、处置,为采取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提供信息。

2.0范围:适用所有同质量体系相关的记录。

3.0权责:

3.1管理者代表监督本程序执行。

3.2行政部负责编制和维护《质量记录一览表》。

3.3各相关部门负责相关记录的收集、归档、储存和保管。

4.0定义:(略)

5.0程序:

5.1质量记录的设计:

记录的设计要求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可追溯性、可见证性,栏目明确,格式标准便于填写。

5.2质量记录表格的控制:

5.2.1行政部负责编制和维护《质量记录一览表》,并负责发放、回收质量记录表格。

5.2.2质量记录表格格式更改,依据《文件控制程序》执行。《质量记录一览表》说明主管部门、记录名称、记录编号、保存期限等信息。

5.2.3 当需增编新的质量记录表格时,申请部门通知行政部编写,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新表格是否充分适合实际必须,如充分适合实际必须行政部将在《质量记录一览表》进行登记归档。

5.3记录存档、保存与销毁:

5.3.1所有记录由行政部登记在《质量记录一览表》中。

5.3.2由各责任部门设专人负责本部门使用记录的存档,标识及保管。

5.3.3存档形式:可视必须采用纸、硬盘、软盘等。

5.3.4记录要提供相宜的环境保存,注意防火、防潮、防损、防遗失。

5.3.5保存期:如合同或有关法律法规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其它记录由行政部根据其重要性分级明确保存期并登录《质量记录一览表》。

5.3.6质量记录保存期限按《质量记录一览表》执行,对超过保存期的质量记录,或因特殊情况需销毁时,各部门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5.6.1文件销毁程序进行销毁。

5.3.7行政部每3个月要检查一次各部门质量记录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5.3.8上述记录除内审报告及管理评审报告须至少保存3年外,其他记录须保存2年以上。

5.4质量记录的填写:

5.4.1认真填写质量记录,确保质量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

5.4.2字迹应工整清晰。

5.4.3不得涂改,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能说明理由,并将该项用单杠划去,不容许空格。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需修改原数据,应采用单杠划去原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加盖更改人印章或签上更改人姓名及日期。

5.4.4须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得用铅笔或红笔及圆珠笔填写。

5.5质量记录收集、标识、归档:各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各类记录,保持顺序号和日期、页码的连续,便于查阅。

6.0参考文件:

6.1《文件控制程序》

7.0表单

《质量记录一览表》 YF-QP-002-01

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物流公司ISO9001认证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0目的:

为了有效地消除显在和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防止异常问题发生,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护与持续改进。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和服务有关的持续改善活动。改进、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0权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体系、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发现存在和潜在的质量问题时发出相应的《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2各部门负责人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及预防措施。

3.3总经理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实施和效果确认。

4.0定义:(略)

5.0内容:

5.1利用质量方针的适宜性检讨、质量目标达成情况检讨、审核结果、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管理评审等活动进行持续改进,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和完善。

5.2下述情况时,需实施纠正、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和完善:

a)管理评审及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由管理者代表签发《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交责任部门负责人,责令责任部门负责人分析原因,制订措施并实施改进,内审员负责实施过程跟踪及成效的验证。

b)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由内审组签发《内审不符合报告》交责任部门负责人,责任部门负责人分析原因,制订措施并实施改进,内审员负责实施过程跟踪及成效的验证。

c)客诉、反馈重大质量问题由销售部签发《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交行政部,由行政部判定责任后交责任部门负责人,责任部门负责人分析原因,制订措施并实施改进,行政部负责实施过程跟踪及成效的验证,并反馈销售部回复顾客。

d)采购回来的产品连续出现不合格,由采购部签发《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交采购部转发供应商,由采购部负责成效的跟踪验证。

5.4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跟踪

a)各责任部门接到《纠正/预防措施报告》或《内审不符合报告》后,应立即查明原因提出纠正预防措施,经部门主管审批后实施改进。

b)《纠正/预防措施报告》或《内审不符合报告》的发出部门或指定部门负责实施过程跟踪及成效的验证。

c)若改善有效,则予以结案;若改善无效,则由负责跟踪验证部门重新发出《纠正/预防措施报告》或《内审不符合报告》,要求责任单位再行改善。

5.5纠正及预防措施完成后,负责效果验证的部门将相关资料汇总后在管理评审会议中予以报告。

5.6因纠正或预防措施而引起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参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

5.7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应与不合格的重要性及风险程度相适应。

6.0参考文件:

6.1《文件控制程序》

7.0表单:

7.1《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