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企业怎样利用ISO14001认证实现持续改进,企业怎样利用ISO9001认证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改进

  
很多企业对企业怎样利用ISO14001认证实现持续改进,企业怎样利用ISO9001认证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改进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企业怎样利用ISO14001认证实现持续改进,企业怎样利用ISO9001认证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改进,希望大家能对企业怎样利用ISO14001认证实现持续改进,企业怎样利用ISO9001认证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改进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企业怎样利用ISO14001认证实现持续改进,企业怎样利用ISO9001认证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改进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企业怎样利用ISO14001认证实现持续改进,企业怎样利用ISO9001认证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改进

企业怎样利用ISO14001认证实现持续改进

企业怎样利用ISO14001认证实现持续改进

企业怎样利用ISO14001认证实现持续改进

ISO14001认证标准要求建立动态的环境管理体系,对要素的更新就是1个动态的过程。

1.1环境因素的更新

当组织活动和法律法规发生转变时都要重新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将新产生的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少程度。环境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因素,也是环境管理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石。另一方面,在建立EMS时怎样有效、充分地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在实施审核时怎样审查组织在这一方面的成效,也是EMS工作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由于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会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12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更新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应是动态的,当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转变,所对应的项目有变更时,就应该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进行修正,使之与该项目相适应,保证持续有效。制定的目标指标要合理,符合组织的实际需求;管理方案要具体、详细、切实可行,组织在完成方案的同时就可提高整体的环境效果。目标完成后重新制定中短期的目标指标,明确一套新的方案,对未能实现的目标指标和管理纺按应该查找原因,并不断地进行改进。

1.3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更新

组织在演练或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评审和修订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找寻差距所在,寻求机会,实现更进1步的改进。在完成演练预案或事故发生后,总能发现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上的不足和措施准备上欠缺的地方。不断地更新程序,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为将来运行体系打下良好充分的基础,体系的实施也就有了可靠、有力的保障。

1.4实施内审与管理评审

实施有效的内审与管理评审,目的是为了检查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通过体系的自我发现,能够衡量组织是否按要求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体系是否按计划要求运行实施,是否实现了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我国现行的企业环境管理规范,缺乏1个由最高管理者对遵守法律法规、持续改进、预防污染承诺的环境方针,缺乏企业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由企业最高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认证公司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过程[7]。实施有效的内审和管理评审,总结成绩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向,从而深入进行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使体系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很好地体现戴明的PDCA模式。

2对核心要素实施情况的评价

组织在运行体系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各项核心要素的功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包含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不断深化、组织机构与职责的不断完善、培训内容的不断深化与扩展、运行控制与应急响应程序的不断完善、加强体系运行的监督检查、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不断强化等[2]。此外还要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评价工作:

1.1法规适用性评价

ISO14001认证标准特别强调对法律法规的符合程度。实施ISO14001系列标准,要以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以及各级政府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决定为依据。假如组织对自己适用的法律法规不清楚,就谈不上遵法守法了。组织在建立体系时会收集几百部甚至上千部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挑选和评级后得到适用于该组织的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和各有关部门的其他要求的文件等。可是这项工作不是就此完成,在运行阶段则要更加注意对法规适用性进行评价。法律法规不断在更新修订,不断出现新版本和新条例条款,组织的生产范围也在改变。因此组织也要加强内部和外部交流,注意跟踪收集、评审现有法规的有效性,清理不适合的法规,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新的版本和适用于组织目前的新的法律法规。

1.2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验收性评价

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质控制)是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控制的主要形式。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类型通常有;改善型、管理型和监控型。不管是哪种类型,都围绕着重要环境因素,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进行验收,目的就是看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假如制定不合理、实施不到位、人财物没有合理投入,那么方案就失败,目标就落空。因此验收性评价月是关键,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重新制定合理准确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以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

1.3文件适宜性评价

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编制了一套程序文件,可是运行时会发现具体情况或许与当初设想的有出入;又或者组织机构和职责因有调整而发生转变,对这些情况都应该即使作出相应的文件评审和修改。如审核时发现有组织建立体系之后部门有所调整,但相关的教育培训程序文件却没有更新,组织缺少对应急准备和响应演戏后的文件适用性评价,使得程序文件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个文件化的体系,它强调是文件的适宜性、符合性和可行性,并要体现出其充分性和有效性,因此文件要适合组织自身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改善运行机制。

1.4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适用性评价

组织往往缺少对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的适用性评价和评定。应急准备和响应是对潜在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一种特定形式,ISO14001标准中的其他要素都是围绕重要环境因素来开展管理活动的。潜在的重要环境因素如火灾事故、防汛防台(风)、化学品使用及高温高压设备的使用等,仅有不断对应急措施作出修订和完善,才能减少事故发生后造成的环境影响。例如1个企业车间很大,放有许多纱布等易燃物品,存放在火灾的隐患,却发现车间里只配备了两和灭火器,还放在不显眼的角落,这样对事故的发生就不能进行很好的响应。事故的发生概率很低,可是必须做好发生的准备,要有足够的措施来应急。

1.5法规符合性评价

组织在进行4.5.1监测与测量时,不清楚怎样对监测与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价,除了对运行表皮准的设定不准之外,更重要的是组织不懂所收集的法律法规怎样运用,无法有效地对照法规条款来进行对体系运行情况的评价。笔者在参与1个咨询项目时,咨询专家首先将该组织适用的85部法律法规挑选后得到其中的58部重要的法律法规;其次对这58部法律法规进行内容摘要,并列粗适用的主要条款内容;再对该组织在防治水环境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噪声环境污染、防治工业固废污染、防治生活固废污染、防治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化学品污染、防治新污染源污染、资源能源综合使用、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繁殖个突法性事故、保护生态环境、防治辐射等污染、污染源监测与管理等15个方面分别列出评价条目和所涉重要法律法规。这样,纷繁复杂的法律法规就变得条理清晰,能够运用自如了。根据条款摘编、分类和整理,组织就能够对其运行和活动进行检测,定期评价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确保所有的运行操作始终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也保证了组织对遵守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3最为关键的8个要素

根据国内外不同组织的实践经验和审核咨询专家的心得体会,往往发现体系中有8个要素是相对难以做好的,包含4.3.1环境因素、4.3.3目标和指标、4.3.4环境管理方案、4.4.2培训、意识和能力、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4.6运行控制、4.5.1监测和测量及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组织实施运行管理体系时应注意这些要素的建立、评价和更新完善,从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不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完善环境行为,实现污染预防和达到持续改进。

另一方面,ISO14001标准中有11个要素是要求建立并保持程序的,对这11个要素存在的问题能够从两方面分析,一是程序建立得不符合,没有建立程序或程序建立得不完善;二是程序保持得不符合,未按程序规定过程实施或是实施的效果不佳。这能够根据组织的实际状况,在11个程序文件的基础上增加若干个程序文件,以提高运行效果。此外在编制运行控制程序包时,应针对组织特点和重要环境因素,编制出适宜的、全面的运行控制程序文件。

4深圳ISO14001认证体系的有效性

深圳ISO14001认证有效性包含两方面。一是体系的有效性,即体系能保证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目标指标;对体系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能实施有效控制;通过对体系的监测测量、不符合项的纠正与预防、内审和管理评审等要素的实施,使组织的体系形成一套能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机制;员工通过体系垫肩里和实施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自觉地遵守与本岗位有关的程序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二是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效果的有效性,即污染预防方面的绩效;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方面的成效;改进产品的性能、降低产品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产品废弃后的再生资源化,强化环境管理体系整体不断改进的环境绩效。

在17要素的主线上看是否有效,主要看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全面和评价准确;目标指标是否包含全部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活动等;环境管理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运行控制是否与监测和测量有逻辑上的关联,与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有反馈和交流,并设定好运行标准。

企业怎样利用ISO9001认证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改进

企业怎样利用ISO9001认证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改进

企业怎样利用ISO9001认证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改进

一、ISO9001质量改进的概念以及作用1、概念 ISO9001质量改进就是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提高产品、体系或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使质量达到1个新的水平、新的高度。 ISO9001质量改进的重要性关系到企业生产部门的绩效管理的优势,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成败。

 2、作用 (1)ISO9001质量改进是提高新技术企业业生产绩效的根本途径。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讲究工作效能、生产效率。提高效率对顾客、对企业、对社会都有好处。提高效率主要依靠质量改进来改变ISO9001管理程序、工艺方法和装备等。 (2)ISO9001质量改进可降低质量成本。低成本代表着价格优势和高利润,控制偶发性质量缺陷和减少经常性质量缺陷都会降低质量成本和生产总成本。由于偶发性质量缺陷出现」L率较少,它对成本的影响是有限的。通过ISO9001质量改进把经常性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成本降下来,对降低质量成本的效果是长久的。 (3)ISO9000质量改进可挖掘企业潜力。质量改进的机会存在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领域、每项活动,能够涉及生产部门下的各单位、各环节乃至每位员工。ISO9001质量改进正好适应顾客无止境的需求和期望,适应无止境的市场竞争。只要待续地开展质量改进,它将成为挖掘企业潜力,适应市场竞争的无穷源泉。 (4)ISO9001质量改进为新产品开发奠定基础。开发适销对路、顾客满意的新产品去占领和扩大市场也是重要的市场竞争策略之一。开发新产品要采用新技术、新资料、新工艺和新装备等,因此新产品本身就是全方位改进的集合体。所有“新”都离不开质量改进。因此ISO9001质量改进是新产品开发的坚实基础。

二、ISO9001质量改进的目标 为达到ISO9001质量的目标必须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ISO9001质量管理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要进行质量改进,首先要明确目标,才有奋斗的方向,才有前进的动力。 1、帕累托分析法——明确关键因素 ISO9001质量改进的性质是创造性的,在明确目标前,首先要分析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通常常用排列图法挑选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其次,结合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质量改进目标。 案例:下面介绍某工具厂用帕累托分析法选择质量改进目标的实例。 该厂年度废品损失金额为103万美元,其中六个主要产品车间的废品损失金额排列如图6-14所示: 从图6一14中可知,钻头车间废品损失金额占总损失的49.1%,是全厂废品损失最大的1个车间,于是该厂决定以钻头车间作为质量改进的目标单位。 钻头车间生产五种产品,图6一15是钻

头车间主要产品废品损失金额排列图。由图6-15可看出锥柄扭槽钻头废品损失金额占到65.4%,应先将减少钻头车间锥柄扭槽钻头的废品损失作为质量突破目标。2、ISO9001质量改进目标方式根据帕累托分析的某工具厂的废品车间损失图,我们能够建立质量改进目标的年计划及月计划计算公式。质量改进的年计划目标计算公式为:式中:Y——预期的目标值;?B——基准值或现在值;R——期望的年改善率;N——从基准值开始的月份数目。如现在的品质状况B为6210PPM,年计划改善率R为78%,则可计算出每月的改善目标值YG。质量改进的月计划目标计算公式为:式中:YM——月计划改善率;R一一期望的年改善率。从上式能够计算出月计划改善率,假如年计划改善率是70%,那么月计划改善率是10.9%。质量改进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达成结果。三、ISO9001质量改进的步骤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ISO9001质量改进的七个步骤:·取得关于质量状态的信息;·选择值得解决的项目;·明确所选项目的原因;·提出消除这些原因的措施建议;·决定采取什么措施;·实施所选的措施;·对措施结果采取跟踪检查。四、ISO9001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 1、PDCA循环的过程ISO9001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是运用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循环(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通过PDCA不断循环而实现持续的改进,如下图6一l7所示: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