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内蒙古ISO50001认证的8个重点,内蒙古ISO50001认证能源管理状态评审

  
很多企业对内蒙古ISO50001认证的8个重点,内蒙古ISO50001认证能源管理状态评审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内蒙古ISO50001认证的8个重点,内蒙古ISO50001认证能源管理状态评审,希望大家能对内蒙古ISO50001认证的8个重点,内蒙古ISO50001认证能源管理状态评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内蒙古ISO50001认证的8个重点,内蒙古ISO50001认证能源管理状态评审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内蒙古ISO50001认证的8个重点,内蒙古ISO50001认证能源管理状态评审

内蒙古ISO50001认证的8个重点

内蒙古ISO50001认证的8个重点

1. 关注能源管理边界和范围的明确

明确能源管理边界时,要关注物理界限(例如有形的人员操作区域、设备运行区域)、场所界限(例如以建筑物区划的区域)、组

织界限(例如厂界)。在能源管理边界已经明确的前提下,必须考虑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范围,该范围可包含多个边界,通常要

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上明示。

在明确能源管理体系范围时,宜充分了解能源管理范围内的能源概况,包含能源使用、主要能源使用、能源消耗、能源绩效等信息

,以便在此基础上做好能源策划,例如设计能源管理模型,提炼能源管理理念,明确能源管理体系结构,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等。

2. 关注设施、设备、过程和系统的管理

针对能源管理体系中涉及的设施、设备、过程和系统,主要考虑3个控制因素,即转变管理、经济运行管理和中断管理。

(1)转变管理通常体现在3个角度上。其一,改扩建活动引起的转变,此时应强化生产系统与辅助系统的能力匹配,强化上下游过

程、系统的能力匹配,强化单个设施、设备的节能选型。其二,对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

和产品的目录》等文件中明确的淘汰工艺、产品、设备,应及时进行淘汰。其三,对于能效较低的设备,应做好逐步更换或淘汰的

安排。

(2)对于运行中的设施、设备,重点关注其经济运行状态。通过加强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使耗能设施、设备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经济运行通常是从机组设备选型、电机效率、经济运行区管理、负载系数、管网设置等方面进行评价。要特别关注能源转换设备的

运行效率,明确容许最少基限,通过实施最佳运行方案,保持最佳工况。

(3)防止设施、设备运行的异常中断,通常以合理排产、降低换产频次、预防意外停电、合理开停机、采用软启动等方式体现,企

业进行合理排产、控制开停机次数、选择适宜的启动方式、做好意外停电的应急等活动均是管理节能思想的具体应用。否则,可能

会造成废品率增加,能源消耗加大。

3. 关注三级计量系统的配置及监控

三级计量系统的配置是能源管理的核心,主要涉及两个标准,即GB/T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

GB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对于能源的管理,计量器具的配备宜考虑分类计量和分级分项考核,保证

配备率及准确度等级,加强对计量制度、人员、器具、数据的管理。对于水(能源介质)的管理,计量器具的配备宜考虑分质计量

、分项统计和分别计量,保证配备率及计量率,也要加强对计量制度、人员、器具和数据的管理。

4.关注基准、绩效参数、目标指标的关联性

在能源绩效评价过程中,应考虑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目标指标的内在关联性。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能源基准的明确(

此时宜考虑变量因素的影响)就形成了能源绩效考评的起点,能源绩效参数则体现了某监测时间点下的能源绩效监测值,而能源目

标指标则是能源绩效的预期达到值。通过能源绩效参数与能源基准的比较,能够判断已取得的节能量或能源绩效转变;通过能源绩

效参数与能源目标指标的比较,能够判断目标指标的完成进度。

特别强调的是,明确能源管理目标指标时,宜针对识别出的改进机会,并考虑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重点关注无成本(依靠

良好的节能意识和习惯)、低成本管理方案或措施。在实现目标指标过程中,宜识别并借鉴能源管理最佳可行技术和良好操作实践

5. 关注对关键特性的监视和测量

能源管理活动中涉及的关键特性有: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评审的其他输出、与主要能源使用有关的变量、能源绩效参数、实现目标

指标的行动计划的有效性、实际与预期能源消耗的评估。例如,燃料的质量、烟气排放温度、加热或冷却载体温度、供电日负荷率

、功率因数、锅炉运行参数等。

针对关键特性,宜制定有效的运行和监控要求,可体现在作业文件之中。通过对关键特性的日常控制,可促进燃料充分燃烧、用能

设备合理配置、能源高效转化、热损失减低、余热回收和能源梯级利用有效实施。通过对关键特性的监视和测量,可优化运行,使

设施、设备达到安全运行、稳定运行、长周期运行、满负荷运行、高品质运行。

6. 关注能源数据的采集、传递和分析

在实施能源评审过程中,必须考虑过去、现在、未来的数据,以此明确能源基准、能源目标指标。同时,在对能源管理绩效的考核

中,必须对考核时间点上的即时能源绩效数据进行采集、传递和分析,以此明确能源绩效参数,并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因此,能

源数据的管理平台(例如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需配置适宜的能源管理软件系统,不仅能够采集、传递、分析数据,

还能够对能源使用及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

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践中,必须重点关注国家发改委在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实施方案》中提出的12张报表

,必须关注国家认监委提出的能源管理绩效统计报表。

7. 关注能源品种结构及能源采购

通常情况下,能源管理活动会涉及煤炭、电力、蒸汽、燃油等多种能源,从结构节能角度考虑,控制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的使用

占比是十分重要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事实上,在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合理明确不同品种能源的使用占比能够改变能源绩效。

能源采购过程是能源管理活动的控制要点之一,必须明确适宜的能源采购标准,如煤的热值、灰分、水分、含硫量、粒度,以确保

能源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能源计量、能源贮存,能源输配过程中要考虑损耗限额和安全。

能源供应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合同能源管理,例如,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践中,有些认证组织的锅炉(供蒸汽等)就采用了合同能

源管理的模式。

8. 关注能源中断、意外放散等紧急事件

能源管理活动中面临的应急风险主要涉及3个方面,即燃煤或电力等能源的中断、蒸汽管道等发生爆裂后的意外放散、火灾。针对上

述紧急事件,应制定适宜的应急预案,实施必要的培训和演练。在危机发生前,应侧重于预防减灾、事前准备;在危机发生后,应

侧重于快速应对、恢复正常。

因此,应加强管道管线(如输配电线路、供水、供气、供汽、供热、供油管道)的巡视、维护,减少能量损失。在能源分配和运输

中,保障能源的安全、连续供给,降低损耗。为了降低能源供应损失,首先要界定能源分配、传输范围,明确人员职责和工作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和调度,优化分配,定期巡查,测定损耗,合理检修。

内蒙古ISO50001认证能源管理状态评审

内蒙古ISO50001认证能源管理状态评审?

初始能源管理状态评审的目的是识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明显的和(或)潜在的能源因素,了解能源消耗、能源管理的现状,建

立基准,作为制定能源方针、目标与指标和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基础。

1)组成评审组

初始评审时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评审人员须掌握一定的工业生产专业知识,会使用常规的能源测量仪表,能进行能量平衡计算

和技术经济分析。由于许多以情况是靠巡视观察得到的,因此应由经验丰富至少是熟练的人员来组成,在人员构成方面必须有各主

要耗能部门的代表,也可请外部咨询专家指导参与。评审组根据组织的类型、规模和复杂程度等,制定评审计划。

2)明确初始评审范围

初始评审的范围与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密切相关。假如组织为了在某一范围内实施体系,那么初始评价的范围至少应覆盖拟定

体系的范围。明确体系的范围应考虑如下原则:

① 主要的产能、供能、用能的场所;

② 能耗核算边界

3)资料收集

收集组织的能源、主要产品能量、价格等数据,他们在1年内是否有周期性的转变,财政年度的影响与销售或生产负荷的依赖关系

、历史上最小和最大的能耗占比。在收集的数据中应包含工艺流程图、不能能源品种的消耗、各部门的消耗、主要工业设备的能耗

和综合能耗、物料平衡数据、能源成本和价格、辅助生产系统(冷却水、压缩空气、蒸汽等),以便对公司现有体系进行诊断与评

价。

通常情况下,应收集的资料包含:

① 现有的能源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② 组织的作业标准、规定

③ 组织与能源管理相关的专业法规、强制性要求

④ 组织的平面图、生产工艺与流程

⑤ 能源种类、数量

⑥ 能源使用现状的数据和记录

⑦ 能源平衡数据、能流图、设备能源利用效率

⑧ 现有综合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

⑨ 可能的先进水平/标杆的管理资料等

4)初始能源管理状态评审实施

初始能源管理状态评审内容应包含:

① 评审现行的能源管理体系实践和程序(包含能源审计、能源平衡、能源采购和设备运行等),明确现行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

能源消耗及能源利用效率;

② 识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特别是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

③ 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其他要求;

④ 评审以往综合能耗计算、节能量计算、节能监测、节能产品评价、能源测量、能源统计和能源管理绩效的状况;

⑤ 可能的先进水平、标杆的能源管理水平。

5)初始能源评审报告

结合初始能源管理状态评审的结果,编写初始评审报告。初始能源评审报告主要应包含评审背景资料,信息处理后的结果,初评的

重大信息概述(包含节能行为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弱点),与历史记录、同行业消耗定额进行对比的结果,问题的发现以及结论,

完善能源方针和体系的建议,急需解决的优先项问题,建立的能源管理基准和标杆。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