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集中内审与分散内审的结合应用,计量检测行业实施ISO9001认证

  
很多企业对集中内审与分散内审的结合应用,计量检测行业实施ISO9001认证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集中内审与分散内审的结合应用,计量检测行业实施ISO9001认证,希望大家能对集中内审与分散内审的结合应用,计量检测行业实施ISO9001认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集中内审与分散内审的结合应用,计量检测行业实施ISO9001认证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集中内审与分散内审的结合应用,计量检测行业实施ISO9001认证

集中内审与分散内审的结合应用

集中内审与分散内审的结合应用

组织在贯彻ISO9001:2000标准8.2.2条款,开展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集中内审或分散内审的方法。笔者认为,采用集中内审与分散内审相结合的”二合一”内审模式,更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保持。

一、集中内审的优点

集中内审通常是按照计划的安排,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有关的法律法现,采用抽样方法,审核组织各部门所开展的质量管理活动以及结果是否符台要求,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集中内市有以下优点。

1.体现领导的作用

集中内审通常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由质量管理体系责任部门牵头实施。现场审核前要召开首次会议,审核后要召开末次会议。审核会议由审核组组长主持,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受审核部门的主管和有关人员都要参加会议,到会时间和会议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并严格进行签到考核。各级领导亲临会议并参与审核过程,使内审活动得以顺当开展。

2.体现计划性和规范性

集中内审通常要编制内审计划,明确审核目的、审核依据、审核范围、审核组成员和审核时间安排等,并提前1个星期将审核计划发至受审核部门。

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初期,通常每一年进行2至4次集中内审(每半年或每个季度进行一次)。

质量管理体系进人成长期,通常每一年迸行2次集中审核(每半年进行一次)。

质量管理体系进人成熟期,通常每一年进行1次集中内审。

每次集中内审前,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组长,由审核组组长编制审核计划,选配审核员。受审核部门应在一十星期内做好自查、自纠等准备工作。实施现场审核时,部门主管和有关人员立在岗,并做好与内审员的配合工作。为审员应认真做好审核记录,出具不合信项报告。不合格报告的责任部门应限g做好整改纠正工作,审核部门应做好跟踪验证工作。集中内审的结果纳入部司经济责任制考核。

3.体现充分性和符合性

集中内审覆盖ISO 9001:2000标准为所有条款和涉及的所有部门。审核立程按照标准要求对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原资料配套件供应、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成品装配、销售服务等整个质量活动过程进行系统性的检查和评价。每次集中审核就是一次完整的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处置)。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集中内审,周而复始、持续不断地进行PDCA循环,达到不断纠正、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

二、分散内审的优点

分散内审通常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由质量管理体系负责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分散内审根据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分散内审有以下优点:

1.简便易行

分散内审的目的、依据、范围。对象、时间能够根据必须灵活明确。审核组由熟悉产品和过程的人员组成。分散内审不预先通知受审核部门。审核前后不必召开审核会议,内审员在审核部门主管的陪同下深人现场,直接与有关人员沟通,调查了解情况,做好审核记录,发现不合格问题,开具不合格项报告,督促整改纠正,并跟踪验证。

2.重点突出

组织能够根据质量例会、总经理例会等主要内部沟通形式和外部质量信息反馈,开展分散内审活动,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善薄弱环节。例如,根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笔者所在组织存在产品液压系统的故障率较高的问题。对此,质量管理体系责任部门立即组织分散内审,重点审核了液压系统的设计、进货检验和装配过程。经过深人检查分析认为产品液压系统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配套液压件多路问块不符合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对该项不合格采取的纠正措施涉及质量检验、物资采购供应、总装厂等责任部门,还涉及对配套件供方的质量控制。经过多次检查整改纠正,这个问题终于得到有效控制。

3.实现常规化监视

由质量管理体系负责部门组织开展的分散内审活动,形成了对产品和过程实施常规质量检查的监视机制。如对产品测量过程的监视,可定期检查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错漏检率;定期收集顾客投诉意见和产品故障信息,应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监视和纠正产品故障的处理过程,增强顾客满意度。对于分散内审结果,可定期通过简讯。曝光台、自动化办公系统等形式进行公示,以达到全员接受质量教育。全员改进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三、集中内审与分散内审的结合应用

应用集中内审的目的,侧重于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胜和符合性。在具体实施方面,每一年应开展1次集中内审,时间安排在年底或管理评审以前较适宜,审核范围应覆盖所有部门和全部标准条款。

应用分散内审的目的,侧重于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在具体实施方面,每周应定期开展1次分散内审,审核范围和时间安排可根据必须灵活明确。

不管是集中内市还是分散内审,都要求审核员做好审核记录,对不合格问题开具不合格项,制定纠正措施,督促整改纠正,并跟踪验证。内审结果均应纳入部门质量责任制考核。将集中内审和分散内审结合应用,能够取长补短,从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按照预期的目标正常、有效运行。

计量检测行业实施ISO9001认证

计量检测行业实施ISO9001认证(GJB9001C)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我国计量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计量检测服务,必然会设立和发展各类计量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如称重计量、眼镜检测、流量、容量和商品房面积测量等社会公正计量行(站),形成1个对社会重要商品量公正计量检测服务网络体系。 

一、 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的必备条件和应尽义务

为了保证商品计量的准确可靠,1995年7月5日,guo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发布了《社会公正计量(站)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了社会公正计量行(站)必备条件,应尽义务和监督管理措施。

1. 设置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的必备条件

社会公正计量行(站)是之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批准,在流通领域为社会提供计量公正数据的中介服务机构。

建立社会公正计量行(站)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方面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独立于交易双方;

(2)具有提供计量公正服务的能力,并取得社会公正计量行(站)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具有提供计量公正服务的能力应具体体现在下列4个方面:

a. 计量检测设备及配套设施满足计量检测的要求,并可溯源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b. 工作环境符合规定的计量检测要求;

c. 计量检测人员经考核合格;

d. 具有保证计量检测工作质量的管理规范。

2. 社会公正计量行(站)应尽的义务

依据《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社会公正计量行(站)应当履行以下三项义务;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的规章制度,接受当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监督;

(2) 维护和保养计量检测设备,保证计量检测设备在适用周期内准确、可靠;

(3) 妥善保管计量检测数据原始记录,并对其出具的数据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

任何1个社会计量(站)只要具备上述必备条件,履行上述义务,就必须主动积极地建立和实施计量检测服务质量体系,才能确保为社会提供计量公正数据并作为贸易结算的依据。

二、 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的计量检测服务质量环

依据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的计量检测服务实际1情况,参照ISO9004-2中的服务质量环,能够编制出其计量检测服务质量环。

(1) 计量公正行(站)应根据社会计量检测市场的需求开发计量检测项目。如对大宗货物称重计量、社会电能计量、煤气或水流量计量等检测,需由社会公正计量行(站)提供计量数据,一作为当前企事业单位之间贸易结算的依据。因此,至今已有不少城市设立了计量公正行(站)。

(2) 计量检测服务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检测数据产品与服务质量,而参照ISO9003《质量体系 最终检验和试的质量保证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按照ISO10012-1《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 第1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建立的计量确认体系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因此,完全因该相互融合起来,以确保检测数据公正、科学、正确,服务质量规范、稳定,顾客满意。

三、 计量公正行(站)服务质量体系文件

每个计量公正行(站)都应建立1个文件化的检测服务质量体系,该体系通常包含4个层次的文件。

1. 质量手册

计量公正行(站)应依据ISO/IEC指南49《测试实验室质量手册编制导则》,ISO10013《质量手册编制指南》及ISO10012-1《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等标准,结合实际编制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的内容结构通常为:

(1) 前言[计量公正行(站)概况等介绍];

(2) 服务质量方针和目标;

(3) 组织结构及职责;

(4) 体系各要素的管理要求,如策划、校准、不明确度、溯源性、确认间隔、记录、封印、标记、贮运、不合格设备的管理,测量仪器(包含标准物质)的管理,人员、环境、文件和资料控制、内部审核和评审等;

(5) 手册的使用更改和管理。

2. 程序文件(即管理规范)

计量公正行(站)通常应编制下列程序文件或管理规范;

(1) 测量设备的配置和采购规定;

(2) 测量设备的环境要求;

(3) 量值溯源管理规范;

(4) 测量标准管理规范;

(5) 计量检测人员培训和考核规定;

(6) 测量记录管理规范;

(7) 测量设备的溯源间隔明确规范;

(8) 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控制规范;

(9) 测量设备的打印、装置与确认标识管理规范;

(10) 检测实验室管理规范等。

3. 检定规程与服务规范

检定规程是各种计量(测量)设备仪器检定或校准的技术依据,应该纳入体系文件范畴,给予控制,以确保其现行有效。 

除此之外,对计量公正行(站)的每一岗位均应制定工作(作业或服务)规范,以保证计量检测人员作业或服务规范,程序一致。

4. 测量记录与报告

主要有测量合同(或协议书),检测实现记录,测试报告与测量结果通知书,还有测量设备的检定或校准记录(证书)内审报告等。

这些测量记录与报告是服务质量体系运行的见证,因此要求内容实际、字迹清晰、数据准确、单位正确并按规定的要求妥善保存。

四、 计量公正行(站)服务质量体系的实施与考核(评审)

计量公正行(站)服务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完成只是其质量体系建立的第1步,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这些文件付诸实施。

目前,拟采取三种措施推进计量公正行(站)服务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实施。

1. 计量认证和监督检查(或考核)

由计量公正行(站)所在地的省级计量行政部门对计量公正行(站)依据《社会计量公正行(站)监督管理办法》对其实行计量认证及认证后的监督检查,促进其具备设立条件,履行规定义务。

2. 进行实验室认可及认可后的监督评审

实验室认可是"对有能力进行某项或某类实验的实验室的正式认可"(GB/T3935.1-1996)。其内容包含对实验室技术能力和公正性的承认两个方面。

计量公正行(站)属于实验室认可中的两类是实验室之一,即测试实验室,完全能够向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CL)提出实验室认可的申请,由CNACL委托评审员,依据ISO/IEC指南25,即GB/T15481《标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规定对计量公正行(站)的组织与管理、质量体系、人员、设备和环境、设备和标准物质、测量的可追溯性和校准等项目进行评审,经评审合格则可授予认可证书,准许其在机构简介资料、信封、信笺及工作人员名片等上印用国家认可标志,以提高其权威性。

3. 由计量公正行(站)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这是推进其服务质量体系不断有效运行的根本措施。 

通过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不断改善计量服务质量体系,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计量检测市场,规范市场经济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