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CCAA官方发文,全面清查认证人员违规失信的现象
关于开展认证人员诚信规范执业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各认证公司及认证人员:
为落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治理认证乱象的要求,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决定开展“认证人员诚信规范执业专项治理行动,对认证人员的违规失信行为进行全面清查,将严重违规失信的认证人员清理出认证人员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提升认证公正性和公信力。现
就专项治理行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本次专项治理行动的意义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认证认可工作。今年 1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 号),部署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强化全面质量管理,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的认证认可工作担负着新的使命、 新的任务、 新的责任。可是,认证行业存在的各种认证乱象,严重阻碍了认证作用发挥。因此,合力整治认证乱象刻不容缓,必须重拳出击。
认证人员是认证活动的实施者,一些认证乱象的发生与认证人员不诚信、不规范执业有直接关系。必须将认证人员的诚信规范执业情况作为行业治理重点,从源头上保证认证活动的公正性、公信力和有效性。要通过本次专项治理行动,切实落实认证公司主体责任,提高认证人员诚信规范执业意识,使规范执业、诚信执业成为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底线。
二、专项治理行动整体安排
(一)检查重点
1.虚假认证: 认证活动中存在认证不到现场、 缩减审核时间、编造认证审核经历、编造认证记录等行为;
2.不诚信执业: 认证公司推荐申请注册的认证人员个人诚信缺失,虚报申请注册相关信息;
3.违规执业: 申请注册认证人员同时在咨询机构任职或与咨询机构存在关联关系,以及以不同身份在两个以上认证公司执业等行为。
(二)实施步骤
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分重点清查和全行业普查两个阶段进行:
9 月至 10 月, 开展重点清查, 达到“重拳出击、 集中整治的效果;
10 月至 11 月,开展全行业诚信规范执业普查,认证公司和认证人员自查自纠,协会进行监督核查。
三、重点清查工作
重点清查工作由协会组织力量集中实施,认证公司和认证人员配合。
(一)清查内容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问题多发、频发、行业反映强烈的认证公司、领域和地区,对是否存在虚假认证、不诚信执业和违规执业行为进行重点清查。
(二)违规行为处置
1.协会将对经核实确认存在虚假认证、不诚信执业、违规执业等行为的认证公司、认证人员、申请注册担保人,依据《认证人员资格处置规则》做出严肃处理;
2.将相关认证公司和认证人员的失信行为,记录到认证公司和认证人员失信信息平台, 以及认证人员申请注册与管理系统的人员信用档案中;
3.对存在问题严重的认证公司,协会暂停受理该机构推荐的所有人员申请注册申请;
4.对涉嫌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认证公司和认证人员,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处理。
四、全行业普查工作
普查工作采取认证公司和认证人员自查自纠与协会监督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认证公司和认证人员自查自纠
认证公司和认证人员应重视自查自纠工作,主动查找问题、切实发现问题、彻底解决问题,并以此次自查工作为契机,建立健全认证公司诚信机制,完善认证人员诚信执业管理要求。
1.自查内容
(1)是否存在缩减审核时间或者未到现场审核、编造认证审核经历的情况;
(2)是否存在编造认证审核记录、出具虚假认证结论的情况;
(3)认证人员是否存在申请注册过程诚信缺失的情况(包含但不限于虚报工作经历、审核经历、教育经历等);
(4)申请注册担保人是否存在担保信息失实、未尽担保责任的情况;
(5)认证公司内部人员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
2.自查自纠要求
(1)自查自纠工作由认证公司统一组织实施;
(2)自查自纠工作应做到所有认证人员全覆盖,自查自纠工作要求要传达到每1个认证人员;
(3)自查自纠工作过程真实、有效;
(4)认证公司自查中发现有认证人员存在虚假认证、不诚信执业、违规执业的,需与本人进行确认。
3.自查自纠结果报送
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认证公司需形成本机构的《诚信规范执业自查报告》(内容要求见附件 1),并填写《诚信规范执业自查情况汇总表》(附件 2)、《涉嫌违规人员基本情况》(附件 3)。 三份文件加盖认证公司公章后在 2018 年 10 月 31 日前邮寄至协会行业自律与会员服务部,同时将文件电子版发送至ccaa2018@163.com。
存在以下情况的相关人员,可将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资料直接报送至协会。
(1)认证人员自查后发现,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了与本人相关的虚假认证、不诚信执业、违规执业等情况的;
(2)申请注册担保人自查发现,担保信息失实是在本人的担保人身份被冒用等情况下发生的;
(3)发现其他认证公司及认证人员存在虚假认证、不诚信执业、违规执业等情况的。
(二)协会监督核查
协会在认证公司报送的自查报告以及个人报送的情况说明等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监督核查工作,对发现的涉嫌违规事实逐一核实证据(包含必要时现场调取证据),确认存在虚假认证、不诚信执业、违规执业的认证人员和申请注册担保人。
(三)违规行为处置
1.对认证公司自查阶段主动报告存在虚假认证、不诚信执业、违规执业的情况,参考认证公司自查报告中的处理建议,依据《认证人员资格处置规则》酌情对认证人员的资格进行处置,通常不影响协会受理认证公司推荐人员申请注册的申请。2.对认证人员主动报告存在虚假认证、不诚信执业、违规执业的,将根据具体违规事实,依据《认证人员资格处置规则》对认证人员酌情处理;如是认证公司原因导致违规事实发生,将追究认证公司的责任。
3.申请注册担保人自查发现本人担保信息失实的,将根据具体违规事实,依据《认证人员资格处置规则》处理违规人员,通常不影响申请注册担保人的申请注册资格。
4.认证公司和认证人员自查中未发现或未报告,而在协会监督核查中发现的虚假认证、不诚信执业、违规执业情况,将按照本通知三(二)的规定处理;
5.未如期开展自查工作或未按期提交自查报告的认证公司,将被列为重点清查对象。
认证公司及认证人员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加强组织管理,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必要时积极配合协会的现场监督检查, 切实落实整改措施, 确保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附件:1.认证公司诚信规范执业自查报告内容
2.诚信规范执业自查情况汇总表
3.涉嫌违规人员基本情况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2018 年 10 月 11 日
高等职业学校ISO9000认证怎样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高等职业学校ISO9000认证怎样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高等职业学校ISO9000认证对教育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控,涉及到产品、顾客、服务、设计和过程等5
个要素。从学校的职能看,其质量管理能够区划为行政层面的质量管理、教学层面的质量管理和后勤层面
的质量管理3个部分,核心是教学层面的。
一、教学层面全程质且监控的构成因素因素1:教学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教学质量方针明确了高等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质量目标则是方针的展开和细化。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
步,是明确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服务产品,进而明确教学质量管理的总目标。学校相关部门和各个层次应
在总目标的指导下明确各自的分目标。因此,教学的方针和目标直接影响高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因素2:教学质量管理的条件保证。教学质量管理的条件保证指高等职业学校对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进行
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对此,应考虑以下因素:①明确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和职责,包含学校教学的管
理活动、规范各种教学管理活动的规章制度(即管理文件);②明确和提供实现教学质量目标所必需的教
学资源,包含学校确立的合专业、学科在内的与人才培养有关的所有教育内容方面的资源、教师与管理人
员的综合素质、非教学部门提供的为教学服务的资源,以及与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③实施教学质
量管理目标监控体系,包含教学质量评估等,以此对教学质量实现过程加以管理和控制,了解教学管理的
有效性和效率,从而建立教学和发展的系统。
因素3: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过程。在高等职业学校中,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
活动。这个过程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均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因此,这个过程是高等职
业学校教学的核心。
因素4:教学质量管理的顾客及相关方。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输人和输出是教学的两个端口,
都必然涉以及顾客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无论是社会上的人才市场、各种机构和个人,还是学校内部的
学习者、教师等,他们对教学质量的各种需求都构成了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信息源。这些信息反馈到教学
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或学校的最高管理层并引起重视,从而改进整个教学体系。
二、全面涉及的因素
因素1:高等职业学校。这个因素标明,高等职业学校是1个由各种职能、权限、设施和人员组成的具
有法人资格的组织。
因素2:组织机构。这是高等职业学校对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作出的有序安排,包含行政管理
机构、教学部门以及管理机构和后勤管理机构。
因素3: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这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体系,是其
最高管理者提供的设施条件。
因素4:相关方。组织的相关方由供方和顾客构成。高等职业学校的供方(或合作者)是为自己提供待
加工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包含中等教育机构、有各种学习需求的学习者。顾客和最终使用者是接受高等职
业学校所提供产品的各种组织和个人等。
在这些因素中,组织机构是高等职业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支撑框架,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是满足
组织、人员的生存和发展,是实施的必要条件,而供方和顾客关系到教育服务产品的输出和输人。因此,
高等职业学校建立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质量管理的作用和影响,注意把握以下过程。
1.分析和明确高等职业学校的相关方
高等职业学校应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相关方对学校的需求和期望,以满足相关方的利益和必须为基点
,确立办学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设置有效的组织机构
高等职业学校的机构建设,须以发展和为前提,以实现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目的。在此基础上
,按其内部职能建立行政管理、教学、教学管理(合教学质量监控)、后勤管理等组织机构。这些机构必
须确立具体、明确、层次清晰的目标。
3.建立规范的文件
高等职业学校的质量管理文件是教育质量管理运行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每一层面的目标和职责,都
必须通过文件加以规范。
4. 建立体系长效评价机制
高等职业学校体系评价机制,包含内部自我评定和外部评估。为满足相关方不断转变的需求和期望,
高等职业学校应对自身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评价。学校还应贯彻预防为主与把
关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做什么、为何干、怎样于、谁来干、何时于、何地干(即5W1H),从而对教育
质量活动进行监控。
高等职业学校ISO9000认证要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和敬业精
神的教育,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对他们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经验提出要求,使他们胜任工
作,实现充分参与。高等职业学校建立体系,应当充分关注它的功能性和有效性,把过程管理与期望实现
的目标紧密联络起来,依据标准对管理的各个环节实行动态的绩效评估,保证整体上持续符合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