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对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看法,对管理评审的理解与应用

  
很多企业对对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看法,对管理评审的理解与应用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对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看法,对管理评审的理解与应用,希望大家能对对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看法,对管理评审的理解与应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对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看法,对管理评审的理解与应用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对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看法,对管理评审的理解与应用

对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看法

对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看法

 作为一名南方电网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作为一名基层班组安全员,我深知我们电网规模、用电负荷、售电量、主营业务的收入实现翻番,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基于安全生产局面的持续稳定。电网安全稳定是我们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企业的“生命线”。而作为维护电网安全的实践者——1个基层班组安全员,自己原来陈旧的安全意识已跟不上现代安全管理的步伐,原宥的安全生产的管理手段已经滞后,还停留在关注“事后管理”上,不关注“流程管理”,对自己安全工作的开展起不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5月6日我局举办了毕节供电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知识讲座,作为1个班组安全员我和其他负责安全管理的同事们共同参加了毕节供电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培训。此次培训我局邀请了遵义供电局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专家—赵建红高工为我们大家授课,赵高工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它具有的特点以及它运行效果等几方面结合实际采用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说教,让我和在座的各位同事们受益非浅,学到了许多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新鲜理念、特色做法,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能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之发生质的飞跃。下面我就谈几点我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看法:

一、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具有其鲜明的特色

在当今科技日益发达的今日,国际上流行的各种安全管理体系正在广为运用,譬如针对矿山安全管理设计的安全管理体系;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计的安全管理体系等等,但它们是针对各行业的属性而量身定做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电力行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而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运用国际安全管理的思想,结合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构建了1个基于风险管理、涵盖电力生产各环节、实用、可操作的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这就很好地说明了我们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和其他行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即有相同的地方,又有自己的鲜明个性。相同点均为大家都从基于风险和以人为本的管理为立足点,特色之处就是本企业宗旨、使命、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性。

二、不能用第三只眼去看待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大千世界,人们都用两只眼去看待整个世界,辨别它的真善美,丑与恶,但对于持怀疑态度的事物,我们常常会用另一只眼去看待,这就是所谓的第三只眼。

可能有大部分员工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真的能将所有可能产生的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吗?”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从风险控制出发,提出了一整套安全生产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解决了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它从管理理念、内容和方法上确保安全生产风险可控、在控。它同时是以风险控制为主线,提出风险控制与管理内容,关注事前的风险分析与评估,超前控制风险,把安全防范的关口前移,实现动态的、主动和超前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以上是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详细的解释,我归纳了一下,简单说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种落脚点在风险,关注“事前的管理”,将传统安全生产“关注事后分析与控制”转变为“关注事前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的体系。我们能够通过1个小小的例子来论证一下我们工作中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必要性,每个变电站都有防洪沟,它主要是用于突发情况时的洪水排放,但有些变电站对于这个毫不起眼的设施并不在意,没有用与之匹配的盖子盖上,我们假设有人误入这个沟里面,结果会怎样?那可能就是重者可能骨折,轻者可能挂彩,出现了这种情况,一系列的遗留问题便会接踵而来:员工身心受到伤害、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将和“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背道而驰。但假如事前我们对这危险点进行辩识与风险评估,防洪沟没有盖子会不会造成人员的跌落?跌落后伤害的程度有多深?再精细一点根据防洪沟的宽度跌落时是一人容易掉下去?还是多人也可能掉下去呢?根据风险评估出来的参数大小,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事故在有苗头的情况下就得到有效地控制,不让它“情景在现”。

对管理评审的理解与应用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均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目前,对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不一致的认识,有些审核员认为,内部审核能够外包,而1个组织的年度总结不能作为管理评审。本文认为,内部审核不宜外包,而大多数组织的年度工作总结就是一次很好的管理评审,或者说组织的管理评审能够与组织的年度工作总结相结合。

对管理评审的理解与应用

在某认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 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45001-2020)学习会上,有些审核员对标准关于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的理解和应用的认识不一致,有的审核员认为:内部审核能够外包,而1个组织的年度总结不能作为管理评审。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一、对标准要求及使用指南应全面理解

首先,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45001-2020)标准9.2内部审核,没有“可外包的内容,标准附录A本标准的使用指南,A.9.2 内部审核,“组织可通过创建过程将内部审核员的审核角色从其日常承担的职责中分离出来,或者使用外部人员承担内部审核职能,以建立内部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指南只是说可使用外部人员,没有使用“外包的概念,不应将“使用外部人员理解为“外包。必要时,可借助外部人员或技术专家的协助,即使全部使用外部人员进行内部审核,也一定是在企业的组织下进行,更不会对内部审核的外包进行验证验收。因此,“使用外部人员不应与内部审核外包划等号。审核实践中,认证公司和认证人员不能将使用外部人员进行内部审核理解或解释为内部审核的外包,更不宜引导企业对内部审核进行外包。

对管理评审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作进1步分析探讨。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 5001-2020)9.3:“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9.3管理评审有同样的要求。

1个企业的年度总结是不是管理评审,或者说管理评审是否能够与企业的年度总结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规范的企业的年度总结很可能不够全面,甚至与管理评审不沾边。然而,大多数比较规范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1年一度的年度工作总结是企业非常规范的一次重大活动,是对企业1年来各项工作(包含党政工团、生产经营、产值收入、质量技术创新、安全环保、财务人事管理等,总结取得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总结(管理评审输入),召开企业全体职工大会,企业领导讲话、做工作总结报告(有时上级派员参会等),并部署下年度工作,明确指导思想、发展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涉及企业文化建设、产业调整、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人才等资源、环境的改善、技术创新等决策和举措(管理评审输出)。年度工作总结报告、领导讲话形成企业文件下发(并报送上级机关),要求全体职工学习并贯彻落实,各部门按照企业领导讲话/工作总结报告的精神制定部门下年度目标和工作规划、落实企业领导做出的决策和改进决定。这样的年度总结是一次完全符合三体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管理评审,也能够说是一次全面的、典型的管理评审。不能由于年度总结里没有使用标准的语言、没有按照标准条款的顺序(形式和教条)进行总结就不是管理评审了。

即使1个企业的年度总结没有完全包含标准对管理评审要求的内容也是一次管理评审。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 T 45001-2020)附录 A 本标准的使用指南A9.3:“9.3a)至g)所列出的议题不必在一次管理评审中都得到处理;组织应明确何时和怎样处理管理评审议题。何时和怎样处理管理评审议题呢?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16)附录A 本标准的使用指南提供了解释性说明,A9.3管理评审“不必对详尽信息进行彻底评审。管理评审的主题不必须全部评审完,评审可在一段阶段内开展,并可成为定期安排的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例如:董事会议或运营会议;它不必须成为一项单独的活动。 GB/T 19002-2018《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2016 应用指南》的9.3.1“为使管理评审增值并避免多次重复召开会议,管理评审的时间可与其他业务活动安排(如战略策划、经营策划、年度会议、运营会议、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评审)保持一致。在企业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大中型企业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凡是做出了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关改进决定的会议,都是管理评审的证据之一,都能够作为认证审核的样本。

二、结合实际应用,避免贯标“两张皮现象

除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再参考一下其他管理体系标准对管理评审的解释和使用指南。2014年4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发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其中附录B(资料性附录),实施指南B.6.6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所采用的形式应适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并可与企业其他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和例行的年终总结活动相结合。之后,2017年陆续发布了国家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 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3002-2017)实施指南的9.6管理评审,标准同样强调了管理评审的形式应适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并可与组织其他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和例行的年终总结活动相结合。企业的年终总结是例行的活动,也是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惯例。笔者认为,大多数企业的年度总结是最有效的、最全面的管理评审,也是避免贯标“两张皮最有效的形式。

[参考文献]

[1]. 张书宪.怎样提高管理评审的有效性 [J].中国认证认可, 2011(7):51.

[2]. 张书宪,张伟波.突出行业特色提升质量管理标准助推行业发展 [J].中国勘察设计, 2018(5):28-31.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