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OHSAS18001标准体系预防措施,OHSAS18001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

  
很多企业对OHSAS18001标准体系预防措施,OHSAS18001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OHSAS18001标准体系预防措施,OHSAS18001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希望大家能对OHSAS18001标准体系预防措施,OHSAS18001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OHSAS18001标准体系预防措施,OHSAS18001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OHSAS18001标准体系预防措施,OHSAS18001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

OHSAS18001标准体系预防措施

OHSAS18001标准体系预防措施

OHSAS18001标准体系预防措施:

事故是在时间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从时间过程来看,事故的发生、发展顺序为:人体本身(素质)M->按人意志进行的动作P->潜在的危险H->发生事故D->伤害A。这个顺序表明事故的最初原因是人的本身,即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意识、知识、技能等,其次按这种人的意志进行动作(活动),与存在的潜在的危险(即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好人们不安全行为)相结合,就引发了事故,事故的后果就是伤害。这就像一串垂直排列的骨牌,前1个倒下,就会引起后面的1个接1个的倒下,当最后1个倒下,就是产生了事故的伤害。 因此要想防止工伤事故,就应当将预防的着眼点放在顺序中心H,及努力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这是搞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就像骨牌中抽走“H”,则使连锁反应中断,不会向“D”发生事故的方向发展,因而就不会发展到A,人员伤害就不会发生。目前,我国正积极普及安全文化,改善全民安全素质,努力造就1个重视安全的社会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建立和实施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就是按最新的安全科学管理手段,从源头上认识事故,对事故的防范变成为“超前、预防、主动”。

OHSAS18001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

OHSAS18001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

3.1 总要求标准内容:组织应建立并保护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理解要点:组织应建立一套职业安全卫生的管理体系。

3.2 方针理解要点:1. 最高管理者批准2. 两个承诺3. 定期评审4. 适合于组织5. 形成文件6. 传达所有员工7. 为相关方所获取

3.3 计划 3.3.1标准内容: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理解要点:1、建立并保持程序应能够满足明确危险、危害因素,判断其重要程度,并在出现新问题时及时更新确保体系的要求。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实施。2、此要素流程3、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4、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活动等5、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含员工,外来访问者等6、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评价方法的选择不是一层不变的?选择的方法能提供风险级别?方法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方法的提供设备要求信息、培训要求的开展运行控制的信息?要有必要的监测活动,从而保证方法实施的有效和及时对于尚未建立体系的组织,首要任务是进行初始评审,评审内容

法规要求:危险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和重大危险因素的明确对所有现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对以往事件事故调查及反馈意见的评价危险因素的考虑,应包含三种状态、3个时态和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3个时态:过去(如遗留的危害)现在将来(潜在的法规要求)七种类型: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行为、其他

3.3.2 法律及法规要求理解要点:1、建立程序,该程序用于识别和获取应遵守的法规要求2、法规应保持最新3、传达致员工及相关方

3.3.3 目标理解要点:1、符合方针要求2、体现持续改进的承诺3、各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目标4、目标文件化5、建立目标时,法规要求,重大风险相关方的观点是关健,同时也要受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的限制

3.3.4 管理方案理解要点:1、管理方案是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2、管理方案的内容包含 规定职责和权限,具体负责人 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应对定期评审方案,修改方案作出规定3、通常而言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应编制管理方案 3.4 实施与运行 3.4.1 机构和职责 理解要点:1、规定所有岗位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包含食堂,并文件化,予以传达。2、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担3、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4、提供必要的资源5、管代的职责对OHSAS负责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绩效

3.4.2 培训、意识和能力理解要点:制定程序并保持,并考虑不同层次和要求对人的能力进行鉴定,明确培训需求,并予以培训实施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之意识到 1)遵守方针、程序、OHSAS要求的重要性2)职业安全卫生的改善对个人的效益3)清楚自身的职责和权限4)不按规定做可能带来的后果

3.4.3 协商与交流理解要点:1、要有程序,用于进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风险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2、协商与交流分内部和外部3、内部交流与协商是各部门、各层次间进行。、如各部门与管代交流体系运行情况,体系的监测、审核和管理评审结果传达到各员工,协商的内容主要包含方针、目标、计划、制度的的制定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事故调查处理等,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且应在文件中规定、其员工权力。 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修订,员工要参与改变作业场所的安全卫生情况要与员工商讨要有员工代表员工知道管理者代表和员工代表 4、外部协商与交流外部信息交流主要是指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成文和答复外部交流是明确危险因素和评价其重要性的手段之一。

3.4.4 文件理解要点: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提供查询文件的途径(如目录,引用文件等)

3.4.5 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理解要点:1、制定程序,包含文件的批准与发布 文件的使用与管理 文件的评审与修订 失效文件的处理与保存2、文件控制的范围 体系文件 法规文件、技术标准、检验规范

3.4.6 运行控制理解要点:对于那些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活动应制定相应文件,明确规定运行标准和要求。相关方给组织带来的风险,对其要有成文的管理程序,如提供货物,承包方的服务等。对新增加的工作项目,要针对其设计和人力配置,建立并保持消除或降低风险的控制程序运行控制的内容包含:作业场所危险辨识、评价产品和工艺设计安全作业许可制度(有限空间、火、挖掘等)设备维护保养安全设备与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物料搬运与贮存运输安全采购控制供应商与承包商评估与控制等

3.4.7 应急预案与响应理解要点:制定并保持处理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的程序程序应至少包含:1)辨识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评价发生的可能性 2)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怎样控制其发生 3)发生后可能作出响应,并减少其影响 4)定期试验

建立一套评价应急预案与响应的计划和程序组织对每1个重大危险设施都应有1个现场应急计划,其内容:1)可能的事故性质,后果 2)与外部机构的联络(消防、医院等) 3)报警、联络步骤 4)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义务 5)应急指挥中心地点,组织机构 6)应包措施等

3.5 检查与纠正措施 3.5.1 绩效测量与监控理解要点:1、建立程序程序应告诉工作人员怎样进行例行的监测工作怎样对使用的监测设备、仪器进行维护怎样参照标准进行评价怎样上报有关部门 2、监测对组织从事实现目标的活动进行监测对重大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保持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符合性的监测对事故、职业病、事件和其他不良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历史证据,(即已发生问题的监测)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与法规、目标、指标进行比较,以便不断改进

3、主动监测被动监测主动:是超前的积极的预防性监测被动:指反应性的必须的测量如事故发生后的测量

3.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理解要点:1、建立程序主要用于控制处理,调查事故、事件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影响,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再发生,程序中要对纠正措施进行评价,以防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作出规定,即对新的纠正措施应进行风险评估

2、对事故、事件、不符合应做到(三不放过)查清不符合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修改原有程序对不符合和纠正措施进行记录

3.5.3 记录和记录管理理解要点: 有程序、规定记录怎样标识保存和处置记录清楚、标识明确、便于查阅、保存完好规划、保存期限

3.5.4 审核理解要点:有程序、明确计划(年度)、明确频次、明确方法(集中式、滚动式)、制定具体计划、审核实施及跟踪检查、向最高管理者提交审核报告,以供管理评审

3.6 管理评审理解要点: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每一年至少一次要有评审前的信息资料评审内容:1)评价体系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2)内审报告3)方针、目标、计划(方案)及实施情况4)事故调查、处理情况5)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落实情况6)相关方的投诉,建议以及要求7)实施管理体系的资源是否适宜8)体系要素及相应文件是否要修订评审结果,结论或决定都应予以落实保存评审记录建立新目标、制定新的管理方案持续改进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