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9001体系的PMC管理程序,ISO9001体系的推行经验

  
很多企业对ISO9001体系的PMC管理程序,ISO9001体系的推行经验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9001体系的PMC管理程序,ISO9001体系的推行经验,希望大家能对ISO9001体系的PMC管理程序,ISO9001体系的推行经验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9001体系的PMC管理程序,ISO9001体系的推行经验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9001体系的PMC管理程序,ISO9001体系的推行经验

ISO9001体系的PMC管理程序

ISO9001体系的PMC管理程序

1 目的

规范PMC整体运作流程,确保按时出货及生产顺畅,同时避免物料及半成品超储积压,及预防呆滞物料与呆滞半成品的形成。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控制及物料控制。

3 定义 

3.1 生产周期:指PMC排生产计划后,正常制造过程所用之时间。

3.2 安全存量:指保证生产或销售正常运行所储备的公用物料的合理库存数量。

3.3 采购周期:指采购部出P/O后,到仓库所用之时间。

3.4 在途量:指物料已经发出采购P/O未交到仓库的物料数量。

3.5 在制品:指根据PMC制令投入生产而未完工入库的在线物品。

4 权责

4.1 PMC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及生产计划的跟踪监控,负责物料需求的制定、物料使用情况的跟踪管理。

4.2采购组:负责物资的采购。

4.3仓储部:负责物资的收发管理。

5 程序

5.1 PMC根据业务部下发的《内部订货单》编制《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出货计划》交PMC经理审批后,发放生产部、采购部。

5.2 采购组根据《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具体按《采购控制程序》执行。

5.3 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具体按照《生产管理程序》执行。

5.3.1订单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

5.3.1.1 PMC依据顾客订单上的产品数量、交货期,参照产能、物料交期、开发进度排“日/周生产计划”,根据执行情况调整生产计划,下发《采购计划》、《生产计划》跟踪监督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

5.3.1.2 因顾客订单变更、供应商供货变更、公司自身的变更等情况发生,而影响到原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时,由PMC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并发放到相关部门执行。

5.4 新产品试产和产品变更版次的试产按《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执行。

6 参考文件

6.1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6.2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6.3 《采购控制程序》

6.4 《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

6.5 《设计开发程序》

7 相关记录

7.1 《生产计划》 GT/QP-018-01

7.2 《采购计划》 GT/QP-018-02

7.3 《出货计划》 GT/QP-018-03

8 附件

无。

ISO9001体系的推行经验

推行ISO9000之经验谈(质量ISO9001体系工具有什么)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后为利往,然而,利之所得,宜有其道。"处在市场竞争日愈激烈的今日,所谓"竞争"即质量的竞争,可是怎样能提高质量,并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许多企业先行导入及全面推行ISO9000国际标准,以强化质量管理,并以此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能力。无可否认,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为产品走向市场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本文针对我司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情况,将其实施效果及维持其有效运行的体会介绍给大家。 众所周知,ISO9000质量体系是1个全员参与、全面控制、持续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其核心是以满足顾客的明确的或隐含的质量要求为标准。它所规定的文件化体系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它贯穿于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过程,使体系内各环节环环相扣,互相督导,互相促进,任何1个环节发生脱节或故障,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它部门或其它环节,甚至波及整个体系,这正好象一台完整的机器,任何1个部位或零部件损坏,都会影响到机器的完好运行。严重时,可能出现重大事故。当今,国际上都在推行法制化的管理。以法治国,才能够强其根本,才能够持续治国,使国家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假如只是以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念或想法去管理国家,很可能会出现重复性的动荡。管理1个企业也是如此,必须有明确的管理及工作程序,才能使工作井井有条,提高员工的自觉性,使员工能自觉地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进而保证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使企业长期生存发展下去。现在,我们来谈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本公司内是怎样得以维持又是怎样使质量得到改进的。体系要求明确规定公司内与质量有关的人员的职责。当某一程序未得到实施或某项工作未按程序来完成时,必然会在某个环节或部门体现出不良反应。这时,这个环节或部门为了维护本环节或本部门的利益,有权要求前一环节的人员作出纠正,否则能够不接受其提供的产品。同时能够按照程序规定,直接找到相关责任人,这样不会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起到一种相互督导的作用。在体系建立以前,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常常为某些问题争论不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职责不明确。体系的导入,使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都清楚自己采用的是怎样的管理方式,对全公司起到重要协调作用。不同的管理人员,能够避免有不同的管理措施而产生混乱。管理人员在实施日常的管理中,自然而然地维持了体系的运行。在ISO9000体系的维持中,内部质量审核小组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定期的内部审核对体系内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结果,使体系健康地运行。体系的建立并良好运行,能够使质量得到不断的改进。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我们的做法。 在体系未建立以前,有一部分纳入的产品和一些顾客提供的产品,没有经过检验,便直接用于生产,往往是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完后,才发现一些产品不能使用,其次重新返工,有些甚至报废;有时产品流到顾客,造成质量事故。体系建立后,除免检产品(供应商提供质量保证书)以外的产品都进行检验,经过IQC的检验后,方可投入生产,由这些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质量体系很注重问题发生后的纠正措施。以前发生问题后,往往只是采取一些有效的应急措施,但有了质量体系后,还要求我们有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的纠正措施,以真正减少问题的发生。例如说,设备出了问题,以前只是修理设备但这并不能阻止问题的重复出现,后来我们有了设备保养计划,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这才从实质上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充分体现了质量体系的自我完善功能。 此外,质量的改进,常常得益于质量问题经验的累积,往往发生问题后,才领会到事先我们该怎样做。但仅凭我们的记忆无法兼收并蕴。常常由于繁忙的工作,而忽略一些东西,但有了文件之后,能够把发生过的问题的启示,重新编入文件,作为以后工作的1个指导,使工作做得更好。例如说,当某种产品发生质量问题后,能够把此次问题重新记录于生产制程和部品检查规格书中,作为下次工作或检验的1个项目,就能够减少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不过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人员在记录时,必须客观、准确,这样才能够真实反映事情的本质,才能找到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意识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持必须全员的重视和努力。良好的运行体系,具有自我完善和改进的功能。体系维持好了,产品质量自然会有改观。我想这也正是推行ISO9000管理体系的1个目的所在。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