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9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ISO9000认证对设备的要求有什么

  
很多企业对ISO9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ISO9000认证对设备的要求有什么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9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ISO9000认证对设备的要求有什么,希望大家能对ISO9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ISO9000认证对设备的要求有什么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9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ISO9000认证对设备的要求有什么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9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ISO9000认证对设备的要求有什么

ISO9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

ISO9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竞争。在国际贸易中,竞争的手段有多种多样,主要是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由于低价销售不仅会使利润锐减,假如构成倾销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风险较大。非价格竞争则是通过不断提高商品的质量性能,更新花色品种,改善各种服务,以扩大商品的销路,目前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竞争手段。为了取得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对质量的相互信任和对付贸易保护主义,质量认证制度(含产品认证、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安全认证等)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规范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行产品认证,可使符合先进标准的各种不同产品,其质量有了共同的表达方式,佩带相同的“合格标志。这是一张畅通无阻的国际贸易通行证,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保险机构的信任。由于,认证公司是有权威的第三方,有较强的公正性,产品认证所依据的标准是国内外的先进水平,产品质量的检验是由经过权威机构认定的实验室负责承担,检验结果无疑是可信赖的。

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深切体会到,产品要想在世界上有竞争能力,关键之一是在于能否取得国际权威认证公司的认证合格标志。如:电器商品要进入美国市场,必须取得美国保险业者试验室联合公司颁发的UL标志。凡有UL标志的电器商品在世界各国均可通行无阻重受到欢迎。机电产品如能取得英国劳埃德船级社L.R的认证标志,就能够在欧洲及加拿大地区的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而向法国出口的电器商品则需取得法国电器工程师协会VDE的认证。自1993年起,欧共体成员之间需按ENZ9000-ENZ9004实施质量体系统一认证程序,起依据主要为ISO9000族标准中的三种质量保证模式标准。非欧共体成员国商品要打入欧洲共同市场也必须遵守这些规定。

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乌拉圭回合文本,强调了合格质量评定程序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国际上对质量体系以及认证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为消除国际贸易因认证体制不同而造成的技术壁垒,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颁布了ISO/IEC48号指南《第三方对供方ISO9000质量体系进行评价和申请注册的原则》进1步促进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协调和发展,从而逐步取得了世界各国的共识,导致了ISO9000族标准质量体系认证风行全球,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已在国际贸易中成为重要一员的我国,也必然要把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作为发展国际贸易、防止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重要内容。为使我国出口商品生产企业符合ISO9000系列标准,我国产品顺当进入国际市场,在1991年我国经贸部、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发出了《关于在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的通知》,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五、十九、二十二和二十三条关于对进出口商品实施免验、ISO9000认证、质量许可和商检标志制度的规定,在现行对出口商品生产企业实行出口质量许可证资质、卫生申请注册评审的基础上,决定在中国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出口商品生产企业,可根据对外贸易的必须,向商检局申请ISO9000质量体系评审。评审时,对实行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资质、卫生申请注册或向国外申请ISO9000申请注册、ISO9000认可、ISO9000标志的出口商品的生产企业,已经考核合格的相同项目,可免予考核。对其它出口商品生产企业,由商检局吸收有关外贸公司共同评审。

ISO9000认证对设备的要求有什么

ISO9000认证对设备的要求有什么?

一、设备购置

购置设备应遵循的原则:

1、生产必须性:应满足生产必须;

2、性能适宜性:设备精度、使用可靠性、技术指标 及型号满足企业要求;

3、物理状态适宜性:设备体 积、大小、所占空间、环境要求等要适合企业所需;

4、 零件耐用性:设备购置时应考虑零部件抗磨损、抗腐蚀性能;

5、设备可维修性:零部件应容易更换,设备便于维 护、拆卸、组装;

6、节能降耗性:节省原资料,电 、气、水、油能耗较低;

7、环保性:易于达到清洁 生产、绿色生产的必须;

8、安全性:有人身安全防 范设施、人身健康控制设施;

9、设备成套性:易于 控制品质、缩短投产时间;

二、设备验收

设备验收是对购置的设备依据技术指标、工艺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 验证,以达到生产所需、产品品质之要求。

验收通常分四部分进行 :

a、设备接收确认(AQ):设备接受 时所进行的确认包含:1、包装确认:设备的包装符合运输要求、不破损、不损伤设备表面及精密仪器仪表。2、设备确认: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新旧程度是否符合合同要求。3、设备部件确认:设备零部件、备品备件、检测仪器仪表、辅助零部件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4、文件资料确认:各种技术资料、图纸、说明书等文件资料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b、设备安装确认(IQ):1、安装技 术确认:安装过程、安装位置、安装环境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图纸或说明书。2、能耗系统确认:设备运行所需能耗系统如:水、电、气是否符合设备设计标准。3、辅助系统确认:设备运行所需辅助系统如:通风装置、空气过滤装置、冷却装置是否符合设备设计标准。

c、设备运行确认(OQ):1、 检测仪表精度确认:检测仪表精度应符合生产厂家所提供的标准。2、设备功能确认:设备各项功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3、安全装 置确认:应符合相关设计标准。4、断电/修复功能确认:应符合相关标准。

d、设备工艺确认(PQ):设备工艺是对设备产出产品品质所进行的确认。通常至少应在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实施三批,以验证其结果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设备工艺确认的通常步骤为:1、制定生产工艺流程;2、明确检验检测方法及产品品质技术标准;3、实施取样确认。设备验收应留下原始记录,并依据 原始记录编制验收报告,最终形成验收结论。

三、设备使用

1、建立健全设备各技术标准

——设备的操作应有《设备操作规程》,可包含设备操作步骤、操作标准、操作示意图、设备负荷能力、防护工具、辅配工、装及夹具等。

——设备的维护应有《设备维护规程》

——设备的维修应有《设备维修手册》

2、注重人员培训,适者上岗

——管理层应培训设备品质意识

——设备维修人员应培训所有设备技术标准

——设备操作员工应培训《设备操作规程》,并力争做 到操检合一

四、设备预防性维护

必须标识关键过程设备,为机器/设备的维护提供适当的资源,并建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这个系统至少必须包含:

1、描述计划性维护活动的程序;

2、定期的维护活动 ;

3、预见性维护方法-----这些方法可包含适当项目的评审:诸如制造厂建议、工具磨损、正常运行时间的优化,统计过程控制数据与预防性维护活动的相互关系、易损工装的重要特性 ;

4、为设备、工装和量具提供包装和防护的程序;

5、是否存在有关键生产设备的零配件;

6、文件化、评估和改进维护的目标;

7、参与特殊过程的人员(如关键设备的操作人员) 必须具有规定资格、资格有记录

五、设备维修

当出现设备精度下降、运行失常等现象时应对设备进行维修。设备 维修方案有多种:

——设备状态监测维修制。采用先进 的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诊断技术,来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有无异常或故障,在必要时进行维修。

——设备预防维修制。依据设备特点、生产计划安排, 对设备采取定期维修。

——设备事后故障维修制。

应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来决定要采取哪一种设备维修方案。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