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9000:2015的相关方和内外部环境,ISO9000:2015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

  
很多企业对ISO9000:2015的相关方和内外部环境,ISO9000:2015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9000:2015的相关方和内外部环境,ISO9000:2015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希望大家能对ISO9000:2015的相关方和内外部环境,ISO9000:2015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9000:2015的相关方和内外部环境,ISO9000:2015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9000:2015的相关方和内外部环境,ISO9000:2015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

ISO9000:2015的相关方和内外部环境

ISO9000:2015的相关方和内外部环境

组织应明确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必须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明确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能够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能够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明确: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明确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以及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ISO9000:2015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

ISO9000:2015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

审核质量方针

仅有在整体的审核结果基础之上才能对质量方针以及是否已得到有效贯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评估。

审核方法应该包含:

与管理者进行交谈以了解他们对质量的态度和承诺。

通过查阅管理评审的记录,可评价最高管理者在建立、实施、监视和更新质量方针中所做的承诺及参与的程度。

评估管理层是否已有效地将ISO9001质量方针在组织的各个层次上“翻译成能够理解的词语和指示,并在各个相关的职能/层次上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质量目标。

与组织的员工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在组织的ISO9001质量方针怎样与他们自身活动相互关联方面的意识、理解和认知,但别挑剔这些员工用什么术语来表达他们的理解。

收集质量方针通过适当的沟通方式已得到有效传达的证据。

审核质量目标

审核组必须验证组织是否规定了总体质量目标,这些目标反映了质量方针并与组织的总体经营目标包含顾客期望是一致、对应和协调的。审核组应验证在质量目标和组织总体经营目标之间存在实质性的对应和协调关系。假如没有这种关系,审核员必须进1步分析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的承诺。

质量目标必须是可测量的并形成文件。

质量目标并没有一种特定的文件化形式,质量目标能够通过经营计划,管理评审的输出,年度预算等形式出现,由审核组自己决定其文件化的程度是否已足够充分。

审核员应获得质量目标已在整个组织构架和过程中得到适当分解、组织总体战略目标和管理目标联络起来并下至特定运营活动等几方面的证据。

对于文件化质量目标的检查推荐应在审核活动的文件评审阶段进行。

在审核结束以前,审核组应使自己确信组织的质量目标是真实的,组织已为责任人提供了适当的资源以满足其目标。就此问题在组织的所有层次进行抽样调查是适宜的。

质量目标不是静态的,必须根据当前的经营状况和持续改进的要求进行更新。审核组应该验证组织总体绩效是否反映出质量方针的目的,以及是否合理地满足了质量目标。

审核员应意识到质量目标能够使用定量或是定性的方式进行衡量,同时也应牢记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动态更新方面和组织对于持续改进的承诺之间存在着明确的联络,能够根据组织的具体具体情况来核定ISO9001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仅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ISO9001认证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