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27000认证信息安全风险因素的作用机制,ISO27000认证怎样策划

  
很多企业对ISO27000认证信息安全风险因素的作用机制,ISO27000认证怎样策划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27000认证信息安全风险因素的作用机制,ISO27000认证怎样策划,希望大家能对ISO27000认证信息安全风险因素的作用机制,ISO27000认证怎样策划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27000认证信息安全风险因素的作用机制,ISO27000认证怎样策划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27000认证信息安全风险因素的作用机制,ISO27000认证怎样策划

ISO27000认证信息安全风险因素的作用机制

ISO27000认证信息安全风险因素的作用机制

ISO27000认证风险的构成包含5个方面:风险源、风险方式、风险途径、风险受体和风险损失

。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是一种因果关系,能够表达为:风险的1个或多个起源,采用一种或多

种途径,侵害1个或多个风险受体,造成风险损失。

风险源是威胁的发起方,称为威胁源或威胁主体。

风险方式是威胁源实施威胁所采取的手段,称为威胁行为。

风险途径是威胁源实施威胁利用的薄弱环节,称为脆弱性或漏洞。

风险受体是威胁的承受方,即信息系统。

风险损失是威胁源实施威胁所造成的损失,称为影响。

(1)深圳ISO27000认证信 息安全威胁的存在方式、存在条件、存在概率是形成风险的外在动力。信息安

全威胁是以不同方式、不同条件,动态存在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每1个阶段。威胁来 源复杂,有来自

内部的恶意和无意的员工、顾问、第三方人员,外部的黑客、情报组织、敌对国家、恐怖组织、间谍等;

也有来自非人为的自然灾害、事故或故障 等。这些威胁主体有着不同的动机和攻击能力,或出于报复,

或出于经济利益,或出于政治目的,或具有高技能攻击能力、或是使用简单的攻击工具。这些影响因素

交织在一起决定着威胁对信息系统的作用强度和发生概率。

(2)威胁通过脆弱性 作用于信息系统是形成风险的必经途径。假如信息系统安全状况良好,不存在可被

利用的弱点,任何威胁都是无能为力的。但绝对安全的系统是不存在的,脆弱性是 信息系统固有的客观

现象,既有技术,又有管理和环境方面的脆弱性。在外来威胁的作用下,这些脆弱性的强弱成为诱发、导

致、加速和减缓风险发生的内在动力。 风险环境的脆弱性程度决定着其被威胁利用的概率。

(3)信息系统的风险承受力 是威胁通过脆弱性作用于信息系统形成风险的转化条件。信息系统的风险承

受力反映的是信息系统受到攻击等情况时,维持业务运行最基本的服务和保护信息资产的 抵抗力、识别

力、恢复力和自适应力。抵抗力是1个系统抵抗攻击的能力,识别力是系统识别攻击和损坏程度的能力,

恢复力是在受到攻击后恢复系统的能力,自适 应力是根据历史上受到攻击或故障发生情况下防御和抵抗

类似情况的能力。不同的组织的业务特点、规模、技术人员水平、安全需求标准、安全培训教育水平能力

、 员工安全意识强弱、实施的安全控制状态、安全事件预警水平、应急响应能力都是不同,对风险的抵

抗和防御表现也是不同的。当风险事件发生时,风险承受力相对 较强的组织可能会启动应急方案、组织

高水平的抢救团队,使风险损失降低到组织可承受的范围内;而风险承受力相对较弱的组织,可能会由于

没有方法来控制风险 而放任风险发生,造成巨大损失。

(4)风险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是信息系统风险形 成的后果。在对威胁强度和威胁发生概率、脆弱性被威胁

利用的概率、风险承受力的转化概率进行分析估算的基础上,预估信息系统风险发生时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 能够明确系统风险等级,为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提高信息系统的风险

承受能力。

ISO27000认证怎样策划

ISO27000认证怎样策划?

教育培训

为了强化组织的信息安全意识,明确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进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和相

关知识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组织搞好信息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拟定计划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培训、风险评估、文件编写、运行、审

核、纠正和预防措施等大量的工作。为确保体系顺当的建立,组织应进行统筹安排,即制定1个切实可行

的工作规划,明确不同时间段的工作任务目标及责任分工,控制工作进度,突出工作重点,例如采用工程

进度计划表。总体计划被批准后,就能够针对具体工作项目制定详细计划,例如文件编写计划。在制定计

划时,组织应考虑资源需求,例如人员的需求、培训经费、办公设施、聘请咨询公司的费用等,假如寻求

体系的第三方认证,还要考虑认证费用,组织最高管理层应确保提供建立体系所必须的人力与财务资源。

明确信息安全方针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范围

信息安全方针是关于在1个组织内,指导怎样对资产,包含敏感信息进行管理、保护和分配的规则、

指示。这里所谈到的信息安全方针是组织信息安全的总体方针,组织首先应制定信息安全方针,描述信息

安全在组织内的重要性,表明管理层的承诺,提出组织管理信息安全的方法,以便为组织的信息安全提供

管理方向与支持。

现状调查与风险评估

组织信息安全管理现状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与关键,在体系建立的整

个过程中,风险评估的工作量占了很大占比,风险评估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安全控制的合理选择,因此,

组织应责成专门的部门负责此项基础性工作,风险评估人员应理解标准的基本要求,掌握风险评估的方法

,熟悉组织商务运作流程与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必须不同部门的管理、信息技术、操作人员参与,必要时

应获得信息安全专家的支持。风险评估的结果应被确认。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在完成现状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之后,组织要根据已确立的信息安全方针的总体要求与信息安全管理

体系范围、风险评估的结果,明确组织信息安全结构与职责、选择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编写控制概要、

制定业务持续性计划。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