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ISO14001认证管理评审计划

  
很多企业对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ISO14001认证管理评审计划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ISO14001认证管理评审计划,希望大家能对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ISO14001认证管理评审计划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ISO14001认证管理评审计划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ISO14001认证管理评审计划

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

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

ISO14001内审检查表 NO:1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

编制日期:2009.2.10

批准人: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2009.2.15

审核员:

标准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提问

现场检查

4.2

环境方针的制定

(1)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环境方针?

(2) 环境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

环境方针的内容

(3) 环境方针是否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4) 环境方针是否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作出承诺,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承诺?

(5) 环境方针是否提供了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环境方针的传达与管理

(1) 怎样向全体员工传达的?

(2) 采取了什么方式?

(3) 询问员工,看员工是否了解环境方针?

(4) 为公众获得环境方针提供了何种方便?

(5) 公众怎样获得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环境方针的评审与修订

(1) 是否有定期评审环境方针的规定?

(2) 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评审过环境方针?

(3) 怎样对环境方针进行修订?

(4) 评审和修订的依据是什么?

4.3.

3

组织是否设定了环境目标和指标?

(1) 目标是否形成文件?

(2) 是否经领导批准?

(3) 是否分解到有关的职能部门?

ISO14001内审检查表 NO:2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

编制日期:2009.2.10

批准人: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2009.2.15

审核员:

设定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的内容

(1)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符合方针的要求?

(2)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考虑了法规和其他要求?

(3)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考虑了重大环境因素?

(4)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考虑了员工和相关方的观点?

(5) 目标和指标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承诺?

(6)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考虑了技术的问题、财政及运作上的要求?

(7) 目标和指标是否尽可能地具有可测量性,有无测量目标和指标的方法?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

(1) 受审部门是否均有相应的目标和指标?

(2) 目标和指标是否具体并尽可能量化?

(3) 是否设置了必要的可测量参数?

(4) 是否制定了实施目标和指标的方案?

(5) 企业资源是否能保证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6) 是否明确了执行部门和负责人?

(7) 是否已向有关人员传达?

(8) 有关人员是否清楚?

有无目标和指标实现的证据?

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目标和指标是否得到实现?

目标和指标是否定期评审和修订?

(1) 环境目标和指标是否定期评审和修订?

(2) 依据什么评审和修订?

(3) 目标和指标的评审和修订是否体现持续改进?

4.3

4

是否制定了环境管理方案?

(1) 方案是怎样制定和批准的?

(2) 受审部门有否相应的方案?

(3) 是否所有的目标和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

环境管理方案的内容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1) 是否明确了责任人?

(2) 是否明确了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措施及方法?

(3) 是否明确了时间要求?

(4) 是否规定了资源保证?

怎样监督方案的实施?

(1) 由谁负责方案实施的都督?

(2) 怎样验证方案实施的效果?

方案能否保证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1) 是否存在1个评审方案的过程?

(2) 是否所有的目标和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

(3) 有关人员是否参与方案的制定?

是否及时修订方案?

(1) 什么情况下修订方案?

(2) 是否进行过修订?

4.4.

1

是否明确规定了组织的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

(1)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2) 相关职责部门或岗位的环境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3) 受审部门的环境职责是什么?

ISO14001内审检查表 NO:3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

编制日期:2009.2.10

批准人: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2009.2.15

审核员:

和职责

最高管理者职责和权限

(1) 是否明确了最高管理者的各项职责?

(2) 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是否恰当地明确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1) 管理者代表是否对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负责?

(2) 是否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管理者的作用

(1) 管理者是否为实施、控制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务资源?提供资源的途径是否明确?

(2) 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表明其对环境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

(3) 管理者怎样参与和支持环境活动?

有关职责、权限是怎样传达到位的?

(1) 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是怎样传达的?

(2) 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

(3) 各类人员是否明确完成职责任务与实现环境方针之间的关系?

4.4.

3

沟通

是否指定了沟通的程序?

(1) 组织是否有沟通的程序?程序中是否对沟通的方式、内容做了规定?

(2)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与相关方的沟通?

(3) 外部人员获取环境方针的途径和方法是否可行?是否方便?

沟通的记录

(1) 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有无适当处理和记录?

(2) 是否保存有接收和答复员工意见的记录?

怎样通报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环境表现?

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结果通报组织内所有有关人员的过程

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信息怎样沟通?

(1) 是否同员工、周围居民进行过沟通?

(2) 通报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环境表现的方式是什么

(3) 是否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结果组织内所有人员?

(4) 信息通报采取何种方式?异常和紧急信息怎样通报?

(5) 受审部门涉及到那些沟通?

同外部相关方的沟通

(1) 怎样从环保局等单位获取有关环境信息?

(2) 是否参加有关机构组织的环保活动?

(3) 是否同供方沟通环境信息?

ISO14001内审检查表 NO:4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

编制日期:2009.2.10

批准人: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2009.2.15

审核员:

4.4.

4

组织是否有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相关文件是否齐全?文件是书面形式还是电子文档形式?

(1) 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有多少?

(2) 与受审部门相关的文件有多少?

(3) “三同时”报告和组织结构图等是否保存完好?

(4) 电子形式文件的使用是否有效?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了标准中要素并符合其要求?要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是否给予明确及描述?

(1) 环境管理手册的内容是否满足ISO14001的要求?

(2) 环境管理要素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文件的接口是否清楚?

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1) 是否规定了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2) 文件是否便于查阅?

4.5.

4内部审核

组织是否建立了内部审核程序

(1) 文件化程序是否包含实施审核、确保审核的独立性、记录审核结果并向管理者报告的职责和要求?

(2) 程序中是否包含审核的范围、频次、计划和方法?

内部审核方案的策划

(1) 是否进行了年度内审方案策划且明确规定了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2) 年度内审方案是否经管理批准?

(3) 年度内审方案是否发给有关部门?

(4) 是否按年度内审方案的计划实施了审核?

内部审核的实施

(1) 是否制订了内审实施计划?

(2) 内审实施计划是否覆盖全部要素和全部部门?

(3) 审核是否由非从事受审活动的人员进行?

(4) 审核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了资格证?

(5) 审核是否抓住了关键环节(部门、设备和活动)和重大环境因素?

(6) 审核用检查表是否充分和符合要求?

(7) 审核报告的内容是否全面?能否说明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1) 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2) 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按期完成?

(3) 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是否进行了验证?有无记录?

(4) 验证结果是否报告了相关部门?

ISO14001内审检查表 NO:5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

编制日期:2009.2.10

批准人: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2009.2.15

审核员:

4.6

是否有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的规定

(1) 评审的时间间隔是怎样规定的?

(2) 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进行管理评审?

(3) 管理评审是否由总经理亲自主持?

(1)受审部门应为管理评审提供什么资料?(2)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充分?

(1) 受审部门应为管理评审提供什么资料?

(2) 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包含下列内容:

1) 内、外部质量审核结果;

2)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3) 重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4)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5) 相关方的投诉,建议以及要求;

6) 监视和测量情况报告;法规以及他要求符合性报告;

7) 来自管理者代表的关于环境管理体系总体运行情况的报告,来自各部门经理关于局部有效性的报告;

8)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总结报告;

9) 可能引起环境管理体系转变的企业内外部要素,如法律法规的转变、机构人员的调整以及市场的转变等;

10) 改进的建议;

(1)管理评审的实施情况;

(2)管理评审的内容是否充分?

(1) 怎样参加管理评审?

(2) 是否就下列内容进行了评审:

1) 环境方针是否适宜?环境方针实现程度怎样?是否必须更新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2) 现有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方法是否适宜。重大环境因素的现行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3) 资源是否配置得当,能否满足实现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要求?

4) 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否合适和协调?活动以及相应文件是否必须修正?

5) 自前次管理评审以来所进行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结果以及有效性怎样?

6) 环境绩效趋势,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7) 相关方的投诉、建议以及要求。

8) 环境管理体系适应环境转变的应变能力怎样?

9) 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状况怎样?

10)必须改进和加强的领域是什么?

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完整并形成文件?

(1) 有无评审记录和形成的其他文件?

(2) “管理评审报告”中有无环境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3) 是否提出了必须加以修正的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

(4) 有无不符合,是否提出了纠正要求?

管理评审的后续管理

(1) 评审的后续工作进展怎样?

(2) 对管理评审中的纠正措施是否进行了跟踪验证,验证的结果是否记录并上报给最高管理者?

ISO14001认证管理评审计划

ISO14001认证--管理评审计划

ISO14001认证--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计划

编制日期:2010-12-10批准日期:_________

1、 评审目的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评审内容

2.1环境方针是否适宜?环境方针实现程度怎样?是否必须更新环境目标、指标放环境管理方案?

2.2 现有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是否适宜?现行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2.3资源是否配置得当,能否满足实现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要求?

2.4 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否合适和协调?活动以及相应文件是否必须修正?

2.5自前次管理评审以来所进行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结果以及有效性;

2.6 环境绩效趋势,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2.7 相关方的投诉,建议以及要求;

2.8 环境管理体系适应内外部条件转变的应变能力;

2.9 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状况怎样?

2.10 必须改进和加强的领域是什么?

3、 管理评审的方式

采用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的方式,对评审的内容进行探讨、分析和评价,最后确认结果并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4、 评审人员及分工

4.1 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协助;

4.2 各部门经理、主管参加管理评审;

4.3 总经理指定的其别人员:

5、 管理评审的时间安排及地点

2010年12月20日在三楼会议室进行第一次管理评审。

6、 评审输入的准备

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准备下列报告,并在12月15日前提交给管理者代表(各部门可将下列多份报告的内容汇总在一份报告里):

6.1 品质与环境部

A、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总结报告;

B、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报告;

C、 监视和测量报告(在报告里,对环境表现数据的监测,如污染物排放的监测,资源、能源消耗的监测情况以及运行控制的监控情况,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符合情况、环境管理方案完成进度以及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检查进行总结);

D、改进建议(可涉及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调整,资源增加等内容),本部门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6.2 生产部

A、新产品开发中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情况;

B、 设备运行中的环境保护情况(如对设备噪声的控制,对A、滴油的控制与处理等);

C、 设施、设备更新和调整时的环境因素控制情况;

D、新、改或扩建工程中环境保护的情况;

E、 生产用电、用水和用气情况分析报告;

F、 污水处理情况;

G、压力容器管理情况;

H、对工程施工单位环境施加影响的报告;

I、 生产中噪声、废气、污水、废弃物和有毒化学品的控制情况报告;

J、 生产现场控制情况报告。

K、应急准备和响应情况总结,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情况总结报告;

L、 消防演习情况总结报告;

M、 物料消耗分析报告;改进建议,本部门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6.3 仓库

A、仓库安全管理情况(防火和化学品的管理等);

B、 改进建议,本部门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6.6 采购部

A、供应商业绩情况报告;

B、 相关方的投诉,建议以及要求报告;

C、 对生产物资供应商施加环境影响的报告;

D、改进建议,本部门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6.7 人事行政部

A、组织机构适宜性、人力资源的总体分析报告(分析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否与消除和降低环境污染相适应等);

B、 人员培训情况报告;

C、 对生活物资供应商、废弃物回收商环境施加影响的报告;

D、改进建议(包含员工合理化建议),本部门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6.8 营销部

A、本年度销售及市场分析报告(报告中应说明有无对环境管理体系产生影响的市场环境转变等);

B、 对运输公司和报关公司环境施加影响的报告;

C、 新产品开发建议(含产品环保建议);

D、顾客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E、 改进建议,本部门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6.10 总经理

必要时,总经理就企业环境战略提交报告

6.11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对各部门提交的报告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写“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内容包含: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实施情况;

B、 前次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价;

C、 内外部审核的结果;

D、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变动、组织结构的变动以以及他内外部环境的转变(如法律法规的转变等);

E、 环境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

F、 改进建议。

管理评审会议议程

(1) 总经理主持会议,说明管理评审的有关事项(9:00~9:10)。

(2) 各部门负责人报告本部门负责的事项,在部门报告后,与会者对该部门工作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以及提出的改进建议进行评价并作出改进决策。

1) 管理者代表 (9:10~9:25);

2) 品质与环境部(9:25~9:40);

3) 生产部(9:40~9:55);

4) 仓库(9:55~10:00);

5) 营销部(10:10~10:25)

6) 采购部(10:25~10:40)

(休息20分钟)

7) 行政人事部(11:00~11:15);

(午餐和午休)

(3) 对环境管理体系实施和保持的整体效果进行评审(14:40~15:20)

1)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2) 对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3) 对组织结构、职责分配和资源配备是否适宜进行评审;

4) 对环境管理手册以及支持性文件是否必须修改进行评审。

(4) 总经理总结评审结果(15:20~15:40)。

1) 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的结论。

2) 组织机构是否必须调整,环境管理体系以及要素是否必须改进?

3) 环境体系文件是否必须修改?

4) 资源配备是否充足,是否必须调整或增加?

评审参加人员:

评审人

部门

职位

评审人

部门

职位

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目的: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主持人:

评审时间:2010·12·20

评审内容

现状陈述

存在问题用改进建议

评审结论(包含改进措施)

2010年内审、外审的情况总结

第一次内审开出的6项不合格报告,已于12月6日验证完毕,纠正措施有效。

对于运作过程中的问题,能迅速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相关方投诉的处理情况

2010年1月份以来到现在,没有收到社区居民电话等投诉;

能及时处理相关方投诉

环境绩效趋势

1、2010年1月份以来到现在,公司的噪声整改效果显著,与去年同期相比,冲压车间噪声由84DB(A)降到了79DB(A)。

2、公司能源消耗做到有效控制

1、环境污染的治理取得效果,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强度不断降低。

2、公司单位产品的耗电量不断减少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状况

1、公司明确了3个重大环境因素,应该说是很全面和很准确的。

2、就3个重大环境因素,公司制订了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以及控制程序。这一系列措施使得所有重大环境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充分、准确。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得力

重大环境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

2010年未发生重大环境事故

公司对重大环境事故的预防措施很得力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2010年8月份至今,共发出0份“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单”,已按时完毕

公司自我完善能力好

上次管理评审跟踪实施措施的完成情况

法律法规遵循状况

法律法规得到了严格执行

养成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有无影响环境管理体系转变的内外部因素

不存在影响环境管理体系转变的内外部因素

不存在影响环境管理体系转变的内外部因素

部门报告中的改进建议(含相关方、部门员工的建议)

品质和环境部建议仓库用对化学品进行固定区域存放并标识

--

仓库对化学品按要求存放并进行了标识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冲压车间噪声管制:

目标:达到三类标准

指标:≤80dB

方案实施完成情况:采取防护措施,员工工作时戴耳塞,合理安排生产,噪声得到有效控制。

1、 通过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分析,能够看出公司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是适宜的,制定的管理方案是可行的。

2、 将环境指标“冲压车间噪声≤85dB”提高到“冲压车间噪声≤80dB”。

3、 制定下1年度环境目标的指标的建议:

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

8月份,公司机构在ISO9001已明确,从运作的效果来看,是合理的。

组织结构、职能分配合理

资源配置

公司现有资源,总体上能够满足实现环境方针和达到公司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资源配置得当

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

8月份初次制定运行,各部门反映良好

环境手册、程序文件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总结论:

1、 公司的环境方针是适宜的。

2、 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是适宜的、充分和有效的。

3、 就本次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1条(注:员工培训、),希有关部门尽快拿出计划并实施。

4、 制定下1年度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议:……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