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14001:2015生命周期的要求以及实施,ISO14001:2015体系的环境因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很多企业对ISO14001:2015生命周期的要求以及实施,ISO14001:2015体系的环境因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14001:2015生命周期的要求以及实施,ISO14001:2015体系的环境因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对ISO14001:2015生命周期的要求以及实施,ISO14001:2015体系的环境因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14001:2015生命周期的要求以及实施,ISO14001:2015体系的环境因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14001:2015生命周期的要求以及实施,ISO14001:2015体系的环境因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ISO14001:2015生命周期的要求以及实施

ISO 14001:2015生命周期的要求以及实施

ISO 14001:2015标准涉及生命周期思维的要求

在新版标准中给出了“生命周期”的定义,在条款6.1.2 环境因素、8.1 运行策划和控制;在其

资料性附录A中的A.4.3 明确体系范围、A.6.1.2 环境因素中,都涉及生命周期观点的相关要求以及指南。

新版标准要求的生命周期思维体现在组织明确体系范围时,为了确保体系的可信度,应考虑产品的整个

生命周期阶段,识别组织可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将其纳入体系范围中;在识别环境因素时,组织应考

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可控制和可影响的环境因素,而不仅是组织自身所在的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因

素;在运行控制过程中,组织应确保在设计开发过程考虑产品生命周期每一阶段并提出环境要求;在采购要

求中包含环境要求;向外部供方沟通环境要求;要明确是否必须提供其他生命周期阶段如运输或交付、使用

、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的信息,明确必须时,则应提供。

(1)什么叫LCA

按照ISO 14040的定义,“LCA”就是对1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以及潜在的环境影

响的汇编和评价。

其基本方法,就是通过收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输入输出数据,包含从原资料获取、产品生产、产品

使用、产品生命周期末期的处理、报废产品的循环利用和产品最终处置的输入输出数据,通过一定的环境影

响模型将输入输出数据转换为量化的环境影响,从而明确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或某些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影

响。

(2) 应用LCA识别环境因素的可能性

采用LCA方法来识别组织的环境因素方法,在理论上是绕了个大弯。由于LCA最终得到的是结果是环境影响,

用LCA法来识别环境因素,是企图先获得定量的环境影响(结果)进而识别环境因素(原因)。在实际工作

中则是很难操作的。

LCA法在环境因素识别中的真正作用是协助识别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的大小,从而明确什么是重大环境

因素。这个在新版14004:2016中已经明确提及,指出某些组织能够采用LCA法环境影响以明确环境因素的重

大程度,在旧版14004:2004中就已经有这个说法了。这种提法当然是对的。但实际实施中,绝大部分企业是

不可能这样做的,由于生命周期评的专业性以以及所需资源的外在性,其较高的实施成本,导致有能力开展

LCA的企业是很少的。而意图通过简单的LCA来明确环境影响,其次识别出对应的环境因素并评价其重大程度

,还不如通常的环境识别和评价方法来得更直接准确。因此,建议通常企业别用。

四、组织怎样实施新版标准有关生命周期思维的要求组织在实施新版ISO 14001时,生命周期思维相关要

求的实施建议如下。1. 明确体系范围

组织应依据其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控制能力和影响能力,明确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在明确范围时,组织应该考虑外部提供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以以及为外部提供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生命

周期思维主要涉及组织范围的职能边界方面。

2. 组织高层领导的生命周期意识

高层领导在进行战略发展规划时,要有生命周期意识,应该在生命周期早期阶段考虑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绩

效来实现更大的价值。如在设计阶段而不是推迟到制造阶段考虑环境准则,以更好地获得改进产品环境绩效

的机会。

3.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单定产方式采购的供应商的过程、外包过程、某些受设计影响的使用过程、生命终结管理过程甚至处置过程

等。组织应考虑对这些过程的相关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明确能够实施控制和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 运行策划和控制

以控制产品中有害物质为例,作为设计开发过程,针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提出的要求能够包含:

• 供应商供货阶段:供应商只能供应经过确认符合有害物质控制要求的物料、必须确保供货中有害物质不

超标、供应商应提交相关的证据资料证明产品有害物质不超标、提供样品以验证有害物质不超标等;

• 产品制造阶段:制造过程必须按照经预先确认的工艺进行生产、确保不引入有害物质、确保产品带有规定

环保标识等;

• 产品使用阶段:消费者应该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指南使用产品、产品报废期限应考虑产品环保使用期限、

产品报废以后将产品提交给规定的收集点或处理商等;• 产品报废处理阶段:报废产品处理商应该按照产品

说明书中给出的拆解指引、资料标识等进行产品拆解,尽量回收、回用和再循环产品、部件或资料,将含有

危险废物的产品预先拆解,按照危废处理处置;

• 废物处置:废物处置商应参考说明书中提供的资料性质信息等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最终处理。

组织在进行采购前,应将预先明确对采购产品、采购过程、供应商的环境要求,举例如上面的采购过程。

组织应将明确的环境要求向供方沟通,要求供方执行相关要求。

ISO14001:2015体系的环境因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ISO14001:2015体系的环境因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5.2环境方针中明确:a)适合于ISO14001组织的宗旨和所处的环境

,包含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必须在6.1.2

环境因素中明确的,因此环境方针是否制定的适宜、具有可操作性,6.1.2环境

因素是其非常重要的信息输入

——在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方面,“6.1.1总则中明确:“应明确与环境因

素(见6.1.2)、合规义务)(6.1.3)、4.1/4.2中识别的其他问题和要求相关

的需求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

a)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b) 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包含外部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影响

c) 实现持续改进

——在“6.1.3合规义务中明确:“组织应:a)明确并获取与其环境因素有关

的合规义务。这表明组织在考虑合规义务时要有针对性,应是与环境因素有关

——在“6.1.4措施的策划中明确:“组织应策划:a)采取措施管理其:1)

重要环境因素。这表明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策划要突出重点,要应用6.1.2

中明确的重要环境因素

——“6.2.1环境目标中明确:“组织应针对其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环境目标

,此时必须考虑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及相关的合规义务,并考虑其风险和机遇。

这表明组织在策划环境目标时,应对6.2.1中明确的重要环境因素予以考虑,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每1个重要环境因素都必须建立环境目标

——“7.2能力中明确:“c)明确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求

。代表着在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培训时,应关注6.1.2环境因素实施的结果,

将其纳入培训内容。组织员工对环境因素的把握也是人员能力的组成部分

——“7.3意识中明确:“b)与他们的工作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和相关的实际

或潜在的环境影响

——“8.1运行策划和控制中明确:“组织应建立、实施、控制并保持满足环

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实施6.1和6.2所识别的措施所需的过程,通过:

a) 建立过程的运行规则

b) 按照运行规则实施过程控制

——“8.2应急准备和响应中明确:“组织应:a)通过策划的措施做好响应紧

急情况的准备,以预防或减轻它所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这代表着在策划应急

准备和响应的措施时,组织应非常清楚自身存在的紧急情况,且这种情况会带来

不利的环境影响。因此6.1.2环境因素也是策划措施时非常重要的信息输入

——在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面,“9.1.1总则中尽管没有明确指出与

6.1.2环境因素的关联,但在要素中明确要组织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其环

境绩效,而环境绩效的定义就是“与环境因素的管理有关的记下,因此在策划

9.1.1的情况下,诸如:a)监视和测量的内容;b)适用时的监视、测量、分析与

评价的方法;c)评价组织环境绩效所依据的准则和适当的参数;d)何时应适时

监视和测量;e)何时应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9.3管理评审中明确指出:“管理评审应包含对下列事项的考虑:……

b)以下方面的转变:……3)其重要环境因素。这表明6.1.2环境因素有关重要

环境因素的转变信息也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为评审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

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提供信息

从上能够看出,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主线的源头。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结

果,即重要环境因素将直接应用于措施的策划、环境目标的制定、运行策划和控

制和应急准备与响应,目的是控制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及潜在的紧

急情况,使这些活动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这一条款的

要求也是针对于可能影响组织环境绩效的运行与活动,监视的内容包含组织的环

境绩效、目标的实施和有关的运行控制等内容,并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加以纠正,

采取纠正措施。这样,在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上就构成1个PDCA循环,使其成为

环境管理体系的主线

总之,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的核心,对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的准确和

合理,也会直接影响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的成功。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