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第一、组织应建立符合ISO14000标准要求的文件化环境管理体系,在申请认证以前应完成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并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充分运行3个月以上;
第二、组织应向认证公司提供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信息,对于多现场应说明各现场的认证范围、地址及人员分布等情况,认证公司将以抽样的方式对多现场进行审核;
第三、组织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始,应保持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自我评价,并提交组织的三废监测报告及1年以来的守法证明。在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时应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第四、ISO14000审核是一项收集客观证据的符合性验证活动,为使审核顺当进行,组织应为认证公司开展认证审核、跟踪审核、监督审核、复审换证以及解决投诉等活动做出必要的安排,包含文件审核、现场审核、调阅相关记录和访问人员等各个方面;
第五、组织获证后,应遵守认证公司的有关要求,在进行宣传时应仅就获准认证的范围作出申明,并遵守认证公司有关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使用规定;在监督审核时认证公司将对认证证书及标志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
第六、当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出现转变,或出现影响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性的重大变动时,应及时通知认证公司;认证公司将视情况进行监督审核、换证审核或复审以保持证书的有效性;
第七、组织应向认证公司提供有关与相关方信息沟通和投诉的记录,以及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今日通过对《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假如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络我们吧。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特点和益处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特点:
ISO14000系列标准提出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这一标准与我国制定的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不同,是1个将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1个管理性标准,它具有如下特点:
1) 以消费者行为为根本动力:以往的环境保护工作是由政府推动的,依靠制定法规、法令来强制企业执行。14000标准强调的是非行政手段,用市场行为来达到促进生产者改进其环境行为的目的。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使消费已超过法律成为环境保护的第一动因;
2) 自愿性的标准,不带任何强制性: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申请完全是自愿的。出于商业竞争、企业形象、市场份额的必须,在企业内部实施14000标准,并以此向外界展示其实力和对保护环境的态度;
3) 没有绝对量的设置,以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为基准:整个标准没有对环境因素提出任何数据化要求,强调了体系的运行以达到设定的目标、指标,并符合各国的法规要求;
4) 强调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要求企业实施全面管理,尽可能把污染消除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之中,并且要求企业注重进1步改进提高,环境行为持续改进;
5) 标准强调的是管理体系,特别注重体系的完整性:要求采用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手段,强调管理和环境问题的可追溯性,体现出整体优化的特色。
6) 标准强调了生命周期思想的应用:对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较全面地覆盖了当代的环境问题。从产品设计入手,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人类不当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实施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益处:
1.是中国企业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实施14000,识别企业环境问题,进行污染预防,环境保护,避免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3.针对环境问题进行工艺设备改革,例如提高能源、资源和原资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废物和有害物质的产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能降耗;
4.通过改进产品性能,制造"绿色产品";
5.获取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6.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7.提高员工环保素质,提高新技术企业业部管理水平,树立优秀企业形象,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8.减少环境风险,实现企业永绩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