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方针是什么
(1)最高管理者对环境方针的制定和实现负有责任,必须提供必要的资源。最高管理者是对组织负有执行职责的个人或集体,他(们)拥有组织的决策权,也是组织独立职能与行政管理能力的实际体现。最高管理者明确组织的环境方针,有利于将环境管理纳人全面管理中,实现组织生产、经营目标与环境目标的统一。环境方针要体现组织自身的规模、性质、特点和具体情况。环境方针是实施与改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动力。环境方针明确了组织的行动纲领,即其应履行的环境责任和环境绩效水平,并以此为评判后续行动提供依据。环境方针应适合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并为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制定提供指导。因此,环境方针应当反映最高管理者对遵守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进行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2)明确界定环境方针的应用范围,处理好从属关系,取得上级单位的认可。 (3)方针在内容上的要求: a)1个适合:适合于组织自身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特点;具有个性、针对性、权威性、适宜性和前瞻性。环境方针应体现本组织行业特点及重要环境因素,并考虑对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难度。环境方针应适合组织的特点,不能照搬照抄。 b )3个承诺:即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持续改进的承诺和污染预防的承诺。遵纪守法是最基本责任义务和最少限度要求。持续改进贯穿始终,污染预防是主导思想。 持续改进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灵魂,是组织建立有效科学管理机制的标志;而污染预防是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组织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满足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规范的最基本的要求. c)1个框架:为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和评审环境提供基础和框架,即为环境绩效的改善提出方向;方针宏大,目标和指标具体可测量。方针为纲,目标和指标为目,纲举目张。 (4)实施和管理要求: a)形成文件,并实施和保持:内容应简洁易懂,便于人员的理解。 b)传达和落实: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确保构通、理解和贯彻。 c)外部公开和监督:非保密性文件,宜于通报和展示,或主动分发,或至少易于相关方获取。 d)动态管理:定期评审以适应不断转变的内外部条件和要求。应根据科技进步、市场导向、产品的变更以及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更改,不断提出更高、更新的奋斗目标,以满足组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关于对“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的理解。本标准在多个要素中涉及到此概念,因此正确理解“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的范围对实施标准至关重要。 a)为组织工作人员的范围: ―在组织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本组织的员工以及为组织提供各种服务的合同方人员。 ―本组织人员包含: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 ―为组织提供各种服务的合同方人员,如:为组织提供餐饮服务的合同方人员;为组织进行基本建设施工、设备维修的合同方人员、供方的送货人员等。 b)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在组织界定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以组织的名义,从事组织所委托的工作人员。通常指从事参与组织服务的人员,如:产品销售代理商、房地产组织聘请的销售公司。 c)其别人员 ―如:参观学习人员和在组织场地集会的其别人员,必要时亦应被考虑在有一定环境影响的因素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