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云南国外商标被抢注概况,云南企业面对东南亚的商标反抢注

  
很多企业对云南国外商标被抢注概况,云南企业面对东南亚的商标反抢注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云南国外商标被抢注概况,云南企业面对东南亚的商标反抢注,希望大家能对云南国外商标被抢注概况,云南企业面对东南亚的商标反抢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云南国外商标被抢注概况,云南企业面对东南亚的商标反抢注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云南国外商标被抢注概况,云南企业面对东南亚的商标反抢注

云南国外商标被抢注概况

国外被抢注目前的情况是:在国外,我国企业的大量商标被抢注;在国内,大量商标被外国公司“吃掉”。据国家工商总局最新统计,国内有16%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每一年超过200起的商标国外抢注案件中,涉及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行业。中国品牌商标国际抢注进入高发期。就云南这个商标小省而言,也不能幸免。云南省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红塔山”“云烟”等品牌,也遭遇国外抢注。云南著名的商标“阿诗玛”“红梅”“云烟”等在东南亚一带一向有着很好的声誉和销路,但在向菲律宾商标主管部门申请申请注册时,由于被该国某公司抢先申请注册而遭驳回。云南省商标被域外抢注而又结局最为痛心疾首的莫过于云南“999”牌电池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实例,实在令人扼腕叹息。1958年,从15个人在出租民房里用手工制造出4只电池开始,诞生了“999”电池,至2009年51岁的“999”牌电池走过了鼎盛、改制、技术革新等坎坷之路,最终没能逃过破产命运。1992年、1993年、1994年,蒙自电池厂连续3年被评选为云南省百强企业。1994年,经济效益居全国行业第二位,国家西南边陲明星企业还引来了越南、缅甸、日本、老挝等国友人的考察,产品也畅销国内16个省市、多个东南亚与非洲国家。1997年,“999”牌电池被评选为云南省首批省名牌产品,获得国家自营进出口权。2004年前,老挝市场一直是公司出口最大的国家,最多的情况下达到7000多万只,占出口的半壁江山。2004年8月,“999”电池商标在老挝境内被恶意抢注,并申请老挝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备案。商标被抢注后,老挝政府下文,禁止“999”电池在老挝销售,由于商标没有保护好,“999”公司失去老挝这个有着20年历史的市场,这给本来在发展中遇到困难的“999”电池致命的一击。2005年,“999”电池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2009年12月,“999”牌商标以27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杭州电池生产企业。从此,“999”电池终于走到了尽头,进入破产清算阶段。2009年5月,从蒙自县法院了解到,“999”公司破产案件将处理完毕,公司的所有资产除了拍卖还债外,都将用于部分职工的安置。“999”公司破产跟商标被恶意抢注有一定的关系,许多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商标的保护总是不到位,特别是在国外进行销售的情况下,没有意识到保护商标就是保护产品和市场,999公司的破产值得我们深思!当然,也有反抢注、捍卫权益成功的事例,其中则以云南“大益”普洱茶商标案为标杆,可谓最具历史经典意义。2006年5月27日,香港特区知识产权署受理了福建安溪某陈姓商人提交的“大益”注册商标申请。其申请内容包含:茶、茶饮料、绿茶、糖、豆粉、大米等在内的商品类别申请注册。其申请申请注册的“大益”商标与勐海茶厂的“大益”商标字体和构图完全一致。众所周知,创建于1938年的勐海茶厂,其打造的“大益”牌普洱茶产品,60多年来一直被业内推崇为全球经典普洱茶的代表和标杆,成为人们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1989年,勐海茶厂在内地申请注册了“大益”商标。2006年6月28日,《昆明日报》以“福建村民香港抢申请注册‘大益’商标”为题,率先披露了“大益”商标被抢注事件,使勐海茶厂第一时间获悉了该消息,并迅速向香港特别行政区知识产权署提请了异议。2007年7月6日,当香港知识产权署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并确立由勐海茶厂提请申请申请注册“大益”商标后,勐海茶厂开展了阻止“大益”商标被抢注的行动。福建省安溪县金谷镇尚芸石坪头居民陈国光,于2006年5月27日提交申请申请注册的“大益”商标已撤回申请。而勐海茶厂的申请商标文件,在2007年7月6日获得该机构的接纳申请注册,并正式公布确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知识产权署注册商标处,正式拒绝了福建茶商陈某在港恶意申请注册“大益”商标的申请,并于7月6日正式公布由云南勐海茶厂申请注册申请的“大益”商标。至此,备受关注的云南普洱茶第一品牌“大益”商标在港遭抢注事件,终于反抢注成功。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1个典范,启发、引导我们思考商标,尤其是知名、驰名商标的反抢注策略。

云南企业面对东南亚的商标反抢注

有投资报告显示,今日的东南亚是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是投资的沃土,正成为企业投资的重点地区。中国企业要开拓东南亚市场,需先设定东南亚商标保卫策略。(一)按照目标市场国商标制度及时申请注册商标当前,世界正处在这个自由贸易飞速成长的时代,1个市场追逐品牌的时代,品牌已经成为市场的通用语言和支配资源、争夺市场的决定性力量。而商标是企业品牌的无形资产,是品牌所有权的唯一法律凭证,商标所有权关系到企业和品牌的生死存亡、兴衰成败,是企业历来争夺的宝贵资源。云南企业不仅仅要保卫其商标商誉,更要预防其他企业在东南亚抢注其商标,使其痛失进军东南亚的机会。因此,云南企业在东南亚品牌保卫战略上,拥有商标是必须的1步,也是一种重要投资。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有两种商标确认制度:使用优先制与申请注册优先制。“使用优先制”国家凭商标的原始凭证认定权利人谁先在那个国家先使用,谁就是商标主人。在东南亚,使用优先制国家包含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文莱。大多数英联邦国家都是使用优先制的国家。此外,“申请注册优先制”国家依据商标在该国的申请注册制度明确权利人,就是谁先申请注册,谁就是商标主人。在东南亚申请注册优先制国家包含越南、老挝。因此,针对这两种商标确认制度,云南企业能够采取不同的商标保护策略。针对商标仅是起“区别”作用的企业和商标具备“价值增值”功能的企业的不同追求,应采取不同的商标保护策略。针对商标仅是起“区别”作用的小微企业,一般情况下小微企业主要目标只是为了取得一定的国内业务,着眼点在国内,通常仅考虑国内申请注册商标,但也可能偶有产品销往海外,但该产品在海内外既不具备领导市场的能力,也无长期占有市场的考量,其商标尽管未在国外申请注册,但在市场上还是一种起到“区别”作用的标识。此时的小微企业不在海外申请注册商标,特别是在“使用优先制”国家是可行的,也能够受到“使用优先制”国家的保护。可是,即便在“使用优先制”国家,也必须注重法律策略的运用,要委托国内商标事务所监测企业海外潜在市场的注册商标情况,同时妥善保留商标使用的原始凭证即可,如广告、发票、合同、公证资料、报关单等,以备维权或诉争之需。针对商标具备“价值增值”功能的企业:产品在中国国内市场已成主流,同时还伴有较大数额出口业务的领先企业,其商标在“区别标识”作用之外亦具备了“价值增值”功能。这时的企业(中国是马德里商标国际体系成员国)能够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申请注册”(下简称“马德里体系”),延伸到新加坡、越南(东南亚马德里体系成员国),以抵御商标被抢注所带来的无形资产损失。而对于非“马德里体系”之东南亚其他8个国家,云南企业可按照各国商标注册申请程序,并依据自身必须采取逐一申请注册方式,同时要妥善保存有利自身的商标原始凭证,以备解决可能纠纷之用。东南亚商标注册申请程序:能够说,在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申请保护商标的要求条件跟在中国申请商标一样,就是确保商标在当地有信用性,即在当地没有人在你以前申请注册过同样或者相似的商标,且具有独特性。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在东南亚各国申请注册商标,都不会有问题。除在缅甸外,企业在东南亚其他各国申请注册商标的申请程序基本差不多。申请程序一般包含查询、申请、审查、公告、异议、申请注册这些步骤。第1步骤做查询,看是否有人已事先申请注册了商标。第2步骤是申请,在决定本身商标后,所有申请者必须提交所需的文件给有关部门。第3步骤是审查,商标局会展开审查,通常需9个月至18个月时间。第4步骤是公告,审查通过,商标就会被公布在公告上。第5步骤是异议,在公告阶段,任何人都有权利提出异议,假如被批准的商标跟别的公司的商标雷同或者相似,那么能够提出抗议。第六步骤是申请注册,一旦完成所有的程序后,商标就会被申请注册。商标有效期在东南亚国家和中国都一样为10年,商标从申请之日起开始生效。(二)防范商标被抢注的具体措施知名商标的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更具价值。提高警惕是企业预防自己的商标惨遭不测的有效办法之一,企业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予以预防:一是要防范提出独家代理权的人。一些海外商人为获取中国产品在其本国市场的垄断利益,往往提出独家代理权要求,而一旦遭到拒绝,他们便会以自己的名义在其本国申请注册中国商标,利用商标权破坏云南企业在其地区的产品市场,或阻止别人代理中国产品。二是要防范在展览会上详细了解产品市场的人。企业参加展览会时,假如发现有人详细了解产品市场情况,但又没有合作意向,那企业就要注意了,这个人可能就是商标抢注者。近几年来,东南亚或韩、日投机商人曾多次利用企业在参加展览会时的疏忽,掌握产品的海外市场情况,在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抢注商标,进而倒卖商标或以侵权之名收取佣金。三是要防范对应的外文注册商标。长期以来,企业在发展中往往比较重视中文商标的塑造与保护,而与之相对应的外文标识则简单地使用外文常用单词。这导致有些外国商家在这方面有机可乘,他们通过抢注相应的一些外文商标来把中国商标拒之当地市场门外,这也是常常见到的事情。建议企业在提倡中文商标塑造的情况下,必须注意一下相应的外文商标保护,以减少自身商标被抢注的几率。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