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商标授权的发展现状,商标授权的风险

  
很多企业对商标授权的发展现状,商标授权的风险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商标授权的发展现状,商标授权的风险,希望大家能对商标授权的发展现状,商标授权的风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商标授权的发展现状,商标授权的风险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商标授权的发展现状,商标授权的风险

商标授权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商标授权都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商业经营模式”。这种新的商标经营模式起源于欧美,后来在日、韩等国蓬勃发展。最早进行商标授权的企业当属沃特?迪士尼(WaltDisney)影片公司。在迪土尼公司创始之初,一位家具制造商找到沃特说:“假如你容许我把米老鼠的形象印在我的写字台上,我给你300美元。”这笔钱不仅使迪士尼公司获得了意外的收入,同时也启发了沃特能够从商标授权中找到金矿。这种全新的经营模式造就了迪士尼日后的辉煌。今日,迪土尼公司在全球已拥有3000多家商标授权企业,其产品包含从最普通的圆珠笔,到价值2万美元一块的手表。授权行业的出版物《授权通讯》(TheLiCEnsingLetter)将授权商品的销售额按国家或地区细分如下:美国/加拿大,65.0%;西欧,22.0%;日本;9.8%;澳大利亚/新西兰,1.3%;中南美洲,0.7%;东南亚,0.5%;东欧,不显著;其他,0.7%。近十年来,美国占世界授权商品销售总额的占比从90%减少到今日的2/3,说明商标授权事业已发展成为1个世界性的商标经营模式。2002年,国际专利授权业协会(LMA)委托哈佛商学院和耶鲁大学商学院做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商标授权业已成为1个1800亿美元的产业,每一年仅在美国就有1050亿美元的授权商品出售,占据了世界授权业65%的份额,其中从授权经营中产生的许可使用费收入超过59亿美元。目前中国的商标授权业发展还非常落后,仅占世界授权商品销售总额占比的0.5%,且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中国最大的商标授权代理商上海天络行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料显示,在美国,各种商标授权的产品已占零售市场的1/3,日本则占20%,而中国的商标授权业务只占零售市场的1.2%。中国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内地人均专利授权商品消费额不到1美元,仅为中国香港的1/20,不到美国的1/200。与内地庞大的零售额相比,中国未来的商标授权业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国际专利授权业协会会长查尔斯?瑞奥托(Charlesriotto)称,全球的专利授权潜力市场中,中国增长最快。而据中国香港贸易发展局统计,我国内地年销售的授权商品数额已从2001年的6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1亿美元以上,增长达87.5%。一些境外机构看好这一市场,如2007年中国香港招商局以及韩国ATVenture向天络行注资3000万元人民币作为风险投资,以协助其在未来5年内以商标授权管理商的身份实现上市。

商标授权的风险

无论对于授权方还是被授权方而言,商标授权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一)对授权方而言商标授权的风险1.授权监控的风险商标授权给其他企业使用之后,从理论上说原来只是由商标所有者负责的商标变成了由商标授权商和被授权商共同经营。然而,被授权商只是获得了该商标在合同期内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因此他们更多地会从自己的角度对待商标问题,即关注短期赢利而无视商标的维护与发展。由于商标授权商出于地理或权限的原因无法对被授权商的活动进行全面监控,因此无法控制被授权商所出现的问题。而一旦被授权商出现问题,作为商标所有者的授权商是会受到牵连的。例如,著名热水器制造商万家乐公司曾许可珠海市飞翔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其生产的空调器中独家使用“万家乐”商标,并在国家商标总局备案。后来,飞翔达公司由于无力偿还银行及经销商近两亿元的债务而被法院查封。尽管万家乐与飞翔达在商标授权合同上划清了二者的法律责任界限,但消费者在看到媒体报道的情况下并不清楚二者的关系,因此万家乐的商标可信度也受到连带的负面影响。2.授权产品混乱甚至冲突的风险商标授权与商标延伸之间存在1个相同点,即将原商标运用到1个新的产品上去,这也就使得商标授权像商标延伸一样必须考虑1个关键问题—一新产品与原产品的关系问题。假如二者的关系是紧密相关或者不相关的,都是能够接受的;最怕出现的问题是二者的关系是混乱乃至冲突的,如某个商标既授权给食品又授权给药品使用。或许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食品和药品公司分属于不同的经济主体,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只要使用了同1个商标,就是来自同一家公司。于是,消费者对授权商标旗下各种产品的感觉都会归结到1个商标上面。(二)对被授权方而言商标授权的风险1.授权商标不受保护的风险由于被授权方只是拥有商标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因此被授权方无法处理商标被其他企业侵权的问题。假如商标授权方对侵犯商标权都无能为力,那么被授权方将会受到侵权企业很大的冲击。例如,几年前土家掉渣儿烧饼如雨后春笋般红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上到处都能够看到土家烧饼的专卖店。然而,好景不长,现在除原产地湖北恩施外,全国的土家掉渣儿烧饼都销声匿迹了,其中1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授权商标未得到很好保护。“掉渣渣“掉掉渣”、“掉渣王”、“土掉渣”……各式各样的名称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小店招牌上,每家都称自己是正宗土家烧饼,而当某些“貌似神离”的商标出现质量问题时,正宗的土家烧饼加盟店也受到牵连。2.授权变“圈钱”的风险一些企业通过虚假宣传造成了商标的“虚假繁荣”之势,其次通过大量的商标授权来敛财-旦获得授权收益,当初承诺的商标推广支持便不再兑现。最常见的授权幌子是取1个洋商标名称,或者干脆在国外申请注册商标,以此虚假的“海归”身份来欺骗被授权商。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