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观方面,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体(怎么申请商标)

  
很多企业对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观方面,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体(怎么申请商标)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观方面,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体(怎么申请商标),希望大家能对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观方面,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体(怎么申请商标)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观方面,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体(怎么申请商标)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观方面,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体(怎么申请商标)

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且只能是直接故意。罪过包含两方面因素: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本罪的认识因素是(1)明知未经申请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2)明知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别人申请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会造成危害社会的后果。行为人不知是未经许可,例如误认为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仍然有效,或者确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与别人申请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都不构成本罪,本罪的意志因素是希望或积极追求。即犯罪主体在明知假冒的情况下,出于牟利或其他目的,仍然积极行使假冒行为,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属于刑法第214条规定的“明知”:(1)知道自己销售的商品上的申请注册商标被涂改、调换或者覆盖的;(2)因销售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的商品受到过行政处罚或者承担过民事责任、又销售同一种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的商品的;(3)伪造、涂改注册商标人授权文件或者知道该文件被伪造、涂改的;(4)其他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情形。本罪只能是直接故意。本罪的行为中心词是“使用”,只能以作为形式出现,消极不作为是无法假冒的;并且危害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行为人对商标所做出的种种积极行为情况下是不可能持放任态度的。从司法实践来看,行为人假冒别人申请注册商标一般是以营利或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但也不排除出于报复心理,或破坏申请注册商标所有人信誉等其他情况。犯罪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追求非法利益或是推销滞销产品,有的为了毁损其他企业名誉,动机不同并不影响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构成。

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的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和个人都可构成。假冒商标罪的主体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沿革。1.1979年立法未承认单位犯罪,罪名描述虽使用了“工商企业假冒......”这样的措辞,但仍不能认为立法已认定该罪名的主体为单位。根据罪责自负,犯罪主体与刑罚主体相一致的原则可认定,该罪的刑罚主体就是该罪的犯罪主体即该工商企业的直接责任人员。这一主体认识与当时单位犯罪不多和刑法理论发展的状况是相适应的。2.在以后几年里,这一主体范围显然已不能囊括假冒商标罪的情况。为应付新情况、新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几项司法解释。主体的扩大是由司法解释最先做出。最高人民法院于1985年5月8日作出的《关于个人非法制造、销售别人申请注册商标标识而构成犯罪的应按假冒商标罪惩处的批复》将假冒商标罪的主体扩大到了“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个体工商业者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业者;一种是无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人。颇有争议并一直在实践中引起混乱的,是无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人是否具备假冒商标罪主体资格的问题。1985年10月5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出《对〈关于个人非法制造、销售别人申请注册商标而构成犯罪的能否按假冒商标罪惩处的请示的〉批复》中规定,无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人假冒商标构成犯罪的按投机倒把罪处理,不构成假冒商标罪的主体。于是两高的司法解释出现了分歧,实践的运用更加混乱。1988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假冒商标案件的两个批复》中又规定,没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人也可构成假冒商标罪。两高司法解释最终获得统一,至此我们基本明确了假冒商标犯罪的主体:企业、事业单位及有工商营业执照和无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业者。无论是哪种主体,还只限于经营性质,一般的个人并未被包含进去,并不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一般主体。同时尽管明确了单位主体,但其实质含义只是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并不是我们现行刑法单位犯罪意义上的单位,由于双罚制及单位犯罪还未为立法者所承认。199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共同发布的《关于假冒商标罪立案标准的规定》将假冒商标罪的主体扩大到了一般主体。3.1993年2月22日《关于惩治假冒商标罪的补充规定》吸收了司法解释,将主体扩大到一般主体,1997年新刑法吸收该规定,正式确认单位犯罪,并规定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个人均可构成。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