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河北省工商局:商标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很多企业对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河北省工商局:商标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河北省工商局:商标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希望大家能对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河北省工商局:商标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河北省工商局:商标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河北省工商局:商标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

2021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

1、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

河北省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专项资金,对通过培育入库、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后补助资金,每家企业10万元以上。

2、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

首次认定奖励:20万;重新认定奖励:10万。

3、石家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

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一次性给予30万元补助;对重新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2008年以来曾经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补助。

4、承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

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不低于10万元奖励性补助,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不低于5万元奖励性补助,整体迁入我市且完成变更手续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不低于10万元奖励性补助,享受我市有关优惠政策。

5、邢台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

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性补助,整体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直接享受省、市有关优惠政策并给予10万元奖励。

6、唐山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

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对复审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

7、邯郸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

对新认定、到期重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研发资金补助,各县(市、区)给予配套资金支持。

8、三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奖励政策

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再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按廊坊市级奖补50%政策奖励)。

具体政策以官方最新政策为准。

2021年关于无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及流程

关于2021年瑶海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及申报资料程序内容盘点

2021年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资料清单汇总

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资料文件整理

河北省工商局:商标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使用“宽城板栗”地理标志商标的龙头企业——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其宽城板栗已远销日本、泰国、美国、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内21个省市设立了销售网点,销售额突破1.5亿元。承德神栗让板栗产业成为宽城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近些年,省工商局把精准扶贫和实施“商标富农”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商标扶贫工作,提升了贫困地区企业和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创出新路。

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的特有品质和稀缺性,使其在市场上占据了价格优势。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精准扶贫”规划,专门成立了板栗合作总社,入社农户4万余户,解决就业岗位2000余个,带动宽城20万栗农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板栗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8%,有效保障了县内45个贫困村21567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阜平大枣”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后,每公斤大枣价格平均提高8.5元,最高卖到每公斤50元,产品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区,出口东南亚各国,使用“阜平大枣”商标的企业、合作社和农户达到800多个,年产值达3.9亿多元。

开拓市场的通行证。地理标志产品有很好的内在品质,容易形成较好的市场信誉,并且具有易识别、易记忆、易叫响的特点。同时,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作为国际公认的保护制度,在国际上广受认可,产品更容易打开国际市场。2017年,“晋州鸭梨”作为我国向欧盟提交的受保护的39件地理标志商标之一,出口4万吨以上,出口额2亿元,位居全国鸭梨出口额首位,每一年带动1.2万户果农增收5000万元。目前,我省已有120多个特色农产品品牌进入京东商城河北馆销售,2017年销售额达800多万元。

特色产业的整合利器。为扩大地方土特产品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结合优势产业资源,明确商标发展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不断推动农产品商标,特别是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培育,推动以商标为纽带的特色产业发展。2017年全省新增涉农商标1.4万件,新增地理标志商标19件。“迁西板栗”在获得地理标志证明注册商标后,依据“公司+地理标志商标+农户”的经营模式,其产品走出“有品名无品牌”时代,市场开发方面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2017年,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75万亩,种植户达到7万户,占全县总人口的70%;板栗产量8万吨,产值20亿元,带动产业增收7亿元,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板栗产业成为特色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农民的“钱袋子”、“摇钱树”。威县申请“威梨”商标作为全县梨产品的公用品牌,引导贫困群众返租由40家大型龙头企业、95家梨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建设的标准化梨园,地方政府做后盾提升“威梨”知名度、拓展“威梨”销路,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精准扶贫“威梨模式”,给贫困群众脱贫吃了定心丸。

随着地理标志产业本身的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发挥其集聚资金、人才、生产技术优势,不断推动与之相配套相关产业扩大生产,开拓市场。依托地理标志资源的“梨花节”、“桃花节”、“大枣节”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的采摘节应运而生,农家乐、农家院、生态村也经营得红红火火,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已成功举办16届的赵县梨花节,每一年春天25万亩梨花似雪,10公里花海飘香,赏花的15万名游客带来1400多万元的收入;“清河羊绒”旅游文化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核心要素展开,2017年交易金额近4亿元。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