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各大行业应申请注册的商标类别汇总老总们过来看看你该选择什么类别,各地法院怎样保护知识产权(怎么申请商标)

  
很多企业对各大行业应申请注册的商标类别汇总老总们过来看看你该选择什么类别,各地法院怎样保护知识产权(怎么申请商标)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各大行业应申请注册的商标类别汇总老总们过来看看你该选择什么类别,各地法院怎样保护知识产权(怎么申请商标),希望大家能对各大行业应申请注册的商标类别汇总老总们过来看看你该选择什么类别,各地法院怎样保护知识产权(怎么申请商标)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各大行业应申请注册的商标类别汇总老总们过来看看你该选择什么类别,各地法院怎样保护知识产权(怎么申请商标)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各大行业应申请注册的商标类别汇总老总们过来看看你该选择什么类别,各地法院怎样保护知识产权(怎么申请商标)

各大行业应申请注册的商标类别汇总老总们过来看看你该选择什么类别

对于创业企业而言,我的商标该申请注册什么类别,往往是1个头痛而难以抉择的问题。选的类别太少,可能被其他企业恶意抢注;选的类别太多,是否又没有必要?怎样有针对性地选择商标类别,小编为你整理了各大行业应申请注册的商标类别,快来看看吧!

一、餐饮行业

1、核心类别

第43类:餐饮、餐馆、酒店、住宿等;

第35类:饭店商业管理、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商业管理和组织咨询、广告、为零售目的在通讯媒体上展示商品、进出口代理等。

2、重要类别

第08类:餐具(刀、叉和匙)等;

第29类:腌腊制品、鱼翅、鱼制食品、食用油等;

第30类:调味品、糕点、方便食品等;

第31类:新鲜水果、蔬菜、活动物等;

第32类:饮料、果汁、矿泉水、啤酒等;

第33类:白酒、红酒、葡萄酒、白兰地等含酒精饮品等;

第39类:物流、配送、仓储等;

第40类:食品加工、剥制加工等;

第44类:营养与饮食指导、保健等。

3、关联类别

第01类:食物防腐用化学品、增甜剂、食品工业用谷蛋白、葡萄糖等;

第02类:食品着色剂、色素等;

第03类:厨房用去油渍油,清洁制剂、洗洁精等;

第04类:烧烤用炭等;

第05类:补药、人参、枸杞、医用营养品、消毒纸巾等;

第06类:厨房用金属台、金属柜、金属容器等;

第07类:厨房家用器具、食品加工机械等;

第11类:烹调器具、厨房用抽油烟机、微波炉、消毒碗柜、卫生设备等;

第12类:餐车等;

第16类:保鲜膜、餐巾纸、宣传册、报纸、期刊、杂志、生活用纸等;

第20类:餐具柜、桌、椅、凳子等;

第21类:餐具、炊具、垃圾筒、牙签、饮用器皿、食物保温容器等;

第24类:餐巾、桌布、垫子(餐桌用布)、座垫、洗涤用手套、纺织品等;

第26类:衣服装饰品、饰针、绣花饰品、人造花、茶壶保暖套等;

第27类:地板覆盖物、防滑垫、非纺织品壁挂等;

第37类:厨房设备的安装与维修服务等;

第41类:厨师培训、学校、安排和组织会议、书籍出版、俱乐部服务等。

二、食品行业

1、核心类别

第29类:腌腊制品、鱼制食品、干果、食用菌、豆腐制品、食用油等;

第30类:调味品、糕点、方便食品等;

第31类:新鲜水果、蔬菜、活动物等;

第32类:饮料、果汁、矿泉水、啤酒等;

第33类:白酒、红酒、葡萄酒、白兰地等含酒精饮品等。

2、重要类别

第35类:店招、(进出口)销售、代理;特许经营、加盟连锁;广告宣传等;

第39类:物流、配送、仓储等;第40类:食品加工、饮料加工等;

第44类:营养与饮食指导、保健等。

3、关联类别

第01类:食物防腐用化学品、增甜剂、食品工业用谷蛋白、葡萄糖等;

第02类:食品着色剂、色素等;

第03类:厨房用去油渍油,清洁制剂、洗洁精等;

第05类:补药、 人参、枸杞等名贵中药材、医用营养品、消毒纸巾等;

第06类:厨房用金属台、金属柜、金属容器等;

第07类:厨房家用器具、食品加工机械等;

第11类:烹调器具、厨房用抽油烟机、微波炉、消毒碗柜、卫生设备等;

第12类:餐车等;

第16类:保鲜膜、餐巾纸、宣传册、报纸、期刊、杂志、生活用纸等;

第20类:餐具柜、桌、椅、凳子等;

第21类:餐具、炊具、垃圾筒、牙签、饮用器皿、食物保温容器等;

第24类:餐巾、桌布、垫子(餐桌用布)、座垫、洗涤用手套、纺织品等;

第37类:厨房设备的安装与维修服务等。

三、服装行业

1、核心类别

第10类:紧身束缚胸衣、塑身衣;

第18类:皮具、皮包;

第25类:服装;

第35类:销售服务。

2、重要类别

第07类:缝纫机;

第16类:杂志、量具;

第26类:服装花边、配料等;第28类:运动防护器具及冰鞋;

第37类:服装修补、翻新、清洗服务;

第40类:服装加工;

第42类:服装设计;

第45类:服装出租。

3、关联类别

第01类:鞣料及皮革用化学品;

第02类:染料;

第03类:化妆品;

第11类:干衣机、熨斗;

第14类:珠宝、首饰、手表;

第23类:丝、线等生产资料;

第24类:床上用品、纺织工艺品等 。

四、电子行业

1、核心类别

第07类:各型电子机械(如:豆浆机、洗衣机、制茶机、厨房用电动机器、电子工业设备、静电工业设备等等)

第09类:电子计算机、办公(打印、传真)机、电话、音像设备、精密测量仪器仪表、数据处理设备、信息处理器、电源资料、电子开关、元器件、遥控器、报警器、充电器等;

第11类:灯、电烤箱(炉)、电磁炉、冰箱冰柜、空调、风扇、热水器、消毒设备、净化设备、电暖器、电子打火机等。

2、重要类别

第35类:组织(商业、广告、展览)交易会等;

第37类:电子产品的维修服务

第40类:电子产品加工服务;

第41类:在线电子服务下载、电子产品相关的教育培训、组织电子产品方面的学术探讨等;

第42类:产品研发、技术项目研究、科研项目研究、计算机软件更新、软件升级、计算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和数据交换等。

五、药品医疗行业

1、核心类别

第05类:医药品;

第10类:医疗器械等;

第30类:保健食品等;

第35类:销售服务等。

2、重要类别

第03类:化妆品;

第07类:制药机械;

第12类:手推车、救护车;

第16类:杂志;

第18类:拐杖;

第20类:棺材、医院用非金属身份鉴别手环、磁疗枕;

第21类:痰盂;

第24类:床上用品、寿衣;

第29类:奶制品、食用蛋白;

第32类:矿泉水、饮料;

第33类:酒;

第40类:食品饮料加工、剥制加工、纺织品加工、服装加工、艺术品装框、药材加工等;

第42类:药品研究、化学研究;

第44类:医疗服务等。

3、关联类别

第01类:医药制剂保存剂;

第08类:手术刀;

第11类:手术灯;

第25类:药物用衣、磁疗衣;

第26类:假发;

第37类:医疗器械维护、消毒服务;

第39类:救护运输、轮椅出租;

第41类:健身俱乐部;

第43类:养老院

六、旅游

1、核心类别

第35类:销售、店招、广告宣传、组织商业或广告展览交易会、艺术演出的商业管理、找寻赞助等

第39类:旅游观光、旅行安排、旅行社、商品包装、物流运输等;

第41类:俱乐部、组织表演演出、休闲娱乐、假日野营娱乐服务、教育培训等;

第43类:餐厅、酒店、茶馆、住宿等;

第44类:疗养院、桑拿服务、(景区)风景设计、庭园设计等。

2、重要类别

第06类:金属纪念章、金属纪念牌、普通金属艺术品、钥匙链、金属挂件;

第09类:电子地图、导航器、太阳镜、旅游用电子产品;

第14类:珠宝、首饰、宝石及贵重金属制纪念品等;

第18类:旅行包、旅行用具、伞、登山杖等;

第20类:镜子、竹木工艺品、(木、蜡、石膏或塑料)艺术品、漆器工艺品、羽兽毛工艺品、软木工艺品等;

第21类:旅行饮水瓶、花瓶、编织品制桶、茶具、瓷器或玻璃艺术品、梳子、水晶工艺品等;

第24类:绣花枕套、纺织品壁挂、丝织美术品、丝绣图画、装饰织品、绣花图案布、床上用品等;

第25类:服装、鞋、帽等;

第26类:绣花饰品、花哨的小商品(绣制品)、花彩装饰(绣制品)、绳编工艺品、服饰品等;

第28类:户外娱乐器械、护具、娱乐用品(棋牌、玩具、钓具等)。

3、关联类别

第05类:枸杞、人参、中草药、保健食品等;

第29类:肉、罐头、坚果、泡菜 、蛋、奶制品、食用油、菌类干制品、豆腐制品等;

第30类:茶、保健品、休闲食品、食用淀粉制品、调味品等;

第31类:新鲜的农副产品、种子、饲料等;

第32类:矿泉水、饮料;

第33类:酒;

第40类:食品饮料加工、剥制加工、纺织品加工、服装加工、艺术品装框、药材加工等。

七、房产行业

1、核心类别

第36类:商品房销售;

第37类:房产建筑、室内装修;

第42类:建筑学、室内装饰设计。

2、重要类别

第39类:物流、仓储服务;

第40类:资料处理、加工服务等;

第41类:置业顾问、俱乐部;

第43类:餐饮服务;第44类:美容、美发、园艺服务等;

第45类:物管服务、安全服务、社区服务。

3、关联类别

第01类:腻子、工业用粘合剂;

第02类:涂料;

第03类:砂纸、清洁用剂;

第04类:地蜡、石蜡;

第06类:金属建筑资料;

第11类:水暖管件、灯具;

第12类:卡车;

第16类:杂志;

第17类:橡胶资料、保温资料等;

第19类:非金属建筑资料;

第24类:床上用品;

第27类:地毯、墙纸。

八、商超行业

1、核心类别

第35类:销售服务。

2、重要类别

第03类:化妆品;

第04类:打火机用油、蜡烛;

第05类:药品;

第08类:金属小工具;

第10类:塑身衣、安全套、医疗仪器;

第12类:儿童车;第16类:保鲜膜、杂志、纸张;

第17类:非金属管;第18类:皮包;

第20类:家具;

第21类:家用或厨房用具等;

第28类:玩具、健身器具;

第29类:肉、罐头、干果系列、卤菜、蛋、奶制品、食用油、豆腐制品等;

第30类:茶、保健品、休闲食品、食用淀粉制品、调味品等;

第31类:新鲜的农副产品;

第32类:饮料、啤酒;

第33类:酒;第34类:烟草、打火机、烟具;

第37类:服装修补。(就具体的商超而言,重点保护类别就顾客自身主营销售的产品而定)

九、家具行业

1、核心类别

第19类 非金属门窗、制家具用木材、地板、木材、成品木材等;

第20类 家具、枕、垫、橱柜、非金属家具部件、玻璃镜子等;

第24类 床上用品、床单、被罩、毛巾被、毯子、窗帘、纺织品壁挂、塑料家具罩、纺织品制家具罩、家具遮盖物、家具用织物等。

2、重要类别

第02类 家具用涂料、油漆以及木材防腐剂、颜料、家具防腐剂等;

第06类 金属家具部件、金属家具门和把手、家具金属小脚轮、家具用金属附件、家具金属脚轮、家具用金属锁等;

第08类 磨具(手工具)、钻子、铆钉枪、钢刀、雕刻工具(手工具)等;

第09类:实验室用特制家具、家具用电锁、各种家电等;

第10类:医用家具等;

第18类 皮质家具套、家具用皮缘饰、皮革、皮垫等;

第28类:玩具家具、娃娃家具等;

第35类 特许经营加盟;组织家具商业广告交易会或展览等;

第37类:家具修复、家具保养、家具制造(修理)等;

第39类:运送家具;家具运输;物流;仓储;包装等;

第40类:家具生产加工服务、层压板加工、木器制作、木材加工服务等;

第42类:家具外观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等。

3、关联类别

第01类:用于家具表面光滑防水剂、粘合剂、添加剂等;

第03类:家具用清洁剂、家具用蜡、家具用抛光剂、家具打磨用砂布等;

第04类:家具用表面光滑用润滑剂等;

第05类:家具装饰用除臭剂等;

第07类:家具制造用机械、家具清洁机械;家具喷烤漆房等;

第11类:家具用灯、微波炉或壁炉(厨房家具),各种家用电器等;

第12类:婴儿车、助力车等;

第14类:家用贵重金属用具、贵重金属制品、贵重金属制工艺品、骨、角、牙、介首饰及艺术品等;

第16类:期刊、杂志、印刷出版物(家具期刊)等;

第17类:家具用绝缘涂料、用于制造家具的塑料、保温、隔热、隔音资料等;

第21类:家具掸、瓷制门把手、家具器皿、化妆用具、瓷器装饰品、茶具、酒具、咖啡具、饮水具、瓷器、陶器、玻陶工艺品、、水晶工艺品、毛巾架、蜡烛台、彩饰玻璃等;

第22类:家具使用的刨花、锯末、家具用填充料等;

第26类:绳编工艺品、人造花、仿真水果、饰品等;

第27类:地毯、席、墙纸、小地毯、浴室防滑垫、门前擦鞋垫等;

第34类:烟具、烟草、火柴等;第41类:组织家具方面研讨会、家具销售顾问培训等。

十、机械行业

1、核心类别

第07类:各型机械;

第12类:车辆器械和设备、陆海空器械和设备;

第28类:运动、体育器械。

2、重要类别

第06类:机械金属零部件;

第08类:手工用具和器械;

第09类:电子机械产品、机械用精密仪器;第37类:各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与维修;

第16类:机械宣传期刊杂志;

第35类:机械设备的展览展示、代理销售、广告宣传等;

第42类:机械研发、资料测试、电子器械软件安装等;

第40类:机械加工;

第39类:仓储运输。

3、关联类别

第01类:用于机械方面的化工产品,如粘合剂、焊接制剂等;

第02类:机械防锈剂、表面油漆;

第03类:机械打磨抛光制剂、上光剂;

第04类:机械用润滑油、润滑剂、燃料;

第17类:机械用的橡胶垫圈、隔热资料。

十一、建材行业

1、核心类别

第06类:金属建筑物、金属建筑构件等金属建材;

第17类:保温、隔热、隔音资料、绝缘制品等橡胶资料;

第19类:非金属建筑结构、可移动的非金属建筑物、大理石、石头、混凝土或大理石艺术品、非金属石材等非金属建筑资料;

第35类:进出口代理、贸易业务的专业咨询、建筑资料评估、商业管理和组织咨询、人力资源咨询、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等。

2、重要类别

第01类:腻子膏、混凝土凝结剂、工业用粘合剂等;

第02类:建筑用涂料等;

第03类:抛光制剂、抛光用硅藻石、建筑用砂布等;

第07类:建筑机械、装卸 设备等;

第08类:金属手工工具等;

第09类:建筑智能管理系统、自动化装卸系统、安全救护器具、警报装置;

第12类:混凝土搅拌车、运渣车等;

第37类:建筑、建筑信息、建筑物装饰、施工、修理等;

第39类:物流、货运代理、仓储、城市配送等;

第40类:建材加工等。

3、关联类别

第22类:防水帆布、运输和贮存用包装袋等;

第36类:商品房销售、物业管理、不动产事务、贸易清算、金融咨询服务、电子商务支付等;

第41类:组织安排各种活动,组织展会、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等;

第42类:建设项目的开发、建筑智能系统开发、质量检测、质量控制、建筑制图、生物学研究、石材工程设计、装饰等;

第44类:庭园设计、风景设计、树木修剪等;

第45类:物业管理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夜间护卫、安全咨询、治安保卫咨询、护送等物业管理服务等。

十二、化工行业

1、核心类别

第01类:各种化工产品、精细化工、黏合剂、未加工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化学添加剂。

2、重要类别

第02类:防锈剂、天然树脂等;

第03类:研磨资料等;

第04类:工业用润滑剂、除尘制剂等;

第05类:医用化学试剂、农业用杀菌制剂、空气净化制剂、消毒剂等;

第07类:各种化学工业用设备等;

第16类:化工方面的期刊、杂志等;

第17类:各种橡胶、塑料管、绝缘资料、纤维资料等;

第35类:销售、进出口代理等;第40类:化学试剂加工和处理等;

第42类:化学分析、研究,工程设计、分析。

3、关联类别

第06类:贮藏化学品金属容器等;

第08类:手动研磨器具等;

第09类:个人用防护装置(服装、手套、安全带等)、理化试验和成分分析用仪器和量器等实验室用仪器;

第21类:实验室用玻璃器皿等;

第39类:化工产品的运输与仓储等;

第41类:组织化工方面的研讨会等。

十三、教育培训行业

1、核心类别

第35类:广告、商业经营、实业经营、销售、事业管理等;

第41类:教育、培训、活动、竞赛等。

2、重要类别

第15类:乐器以及配件等;

第25类:服装(演出服、训练服)、鞋、帽等;

第42类:设计开发等;

第16类:办公用品、书籍、印刷等。

各地法院怎样保护知识产权

法院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包含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惩罚力度,进1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审查机制,法院要落实国家关于知识产权的各项法律规定,通过人民法院及有关单位共同营造出1个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法院能够做的也只是按法律制度保护知识产权。>

一、各地法院怎样保护知识产权?

1、不断健全、完善国家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惩罚力度,依法严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

3、建立对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

4、防止企业的垄断发生,实现知识产权强国即科技强国。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专利制度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专利法律法规体系。中国专利法进行了两次修改,进1步明确了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立法宗旨,强化了专利司法和行政执法力度,修改后的专利法进1步适应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须,同时也达到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中所规定的专利保护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专利保护、专利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2、知识产权工作得到了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各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在大量压缩编制、精减机构的情况下,将中国专利局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并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列入政府行政序列。在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中,各地管理专利工作机构的建设总体得到加强,出现了政府主导、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专利工作的良好局面。

3、形成了包含专利管理、审查、研究、教育、执法、中介服务以及专利信息等组织机构在内的全国专利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专利保护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发明创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专利申请量增长势头强劲。“九五”期间,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比“八五”期间增长了81%,年均增长15.7%.

4、形成了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协调运作的专利保护机制。法院和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共受理和处理专利纠纷案和侵权案1.5万件,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还查处冒充专利行为4000多件。

5、不断开拓国际合作的新局面。中国已参加了有关专利方面的国际公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的声誉。

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还没有从战略高度上对知识产权管理进行规划。企业关注的多是有形资产以及管理,而对无形资产重视不够,甚至对研发工作的一些环节,包含选项、立项、专利申请、专利保护和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没有1个总体的规划,没有研究制定专利战略。由于缺乏战略高度的规划,许多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往往只申请了我国专利而没有到国外去申请,有些企业专利申请后不大力宣传,致使专利成果推广利用率低,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也不高。

二是许多企业不了解利用专利文献的重要性,很少进行专利文献检索,造成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较为严重。专利的申请量少,整体质量不高。

三是知识产权的管理大多停留在保护的层面上,还没有进入资本化运作。对知识产权概念和价值的认识模糊,广大科技人员用心血和劳动创造了智力成果,一些企业家并没有把它作为资产、作为拥有的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四是缺乏对知识产权使用寿命、时效性强等特点的认识,使许多科技成果一经鉴定便束之高阁。一些单位既无自我转化能力,又不积极申请专利,推向社会实现其价值,既降低了科研资金的利用率,也使创新成果的真正价值无形地损耗。

五是缺乏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的人才。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必须严密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然而,调查表明,我国企业目前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问题大多是聘请律师解决,没有设置相关的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专门机构,没有配置从事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研究及开发的专门人员,缺少严格的规章制度引导。

保护知识产权这件事情不能单纯的依靠法院,法院也只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制度来审理相关侵权案件。因此,关键还是国家立法部门要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度,其次应该通过各式各样的办法让人民群众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