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认证误区
ISO9000认证企业许多,大家普遍感到无非就是花钱买了一张证书,临时把记录补了一大堆,这些记录并不能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误解1: ISO是质量体系
ISO仅代表国际标准化
误解2: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
产品品质的形成受设计、采购、制造、培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1个综合产生的结果,单独强调“品质是制造出来的是片面的,品质是制造出来的,更是设计出来的,甚至是培训出来的!
误解3:ISO9000是质量体系
ISO9000只是质量体系标准,而不是质量体系
误解4:仅有依据ISO9000的要求,建立了相应的文件,才表明已经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任何公司都存在着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不管是否推行ISO9000),只不过这个体系不见得的完善的、合理的、有效的。推行ISO9000的过程,只是按照标准的要求去完善原有的体系。
误解5:要符合ISO9000,就代表着要整出一大堆文件和记录,增加我们的工作
ISO9000强制要求的文件和记录并不多,这些都是确保质量体系有效的最基本文件。其它的文件/记录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必须调整,假如不必须文件/记录已经能够把事情做的很好,那还要这些文件干嘛呢?文件是方便我们工作的,不是增加我们的工作负担的。
误解6:只要“说、写、做一致,就满足了ISO9000 “说、写、做一致本身很好,但所说、所写、所做是否本身就符合ISO9000的要求呢?
误解7:文件要得到批准,就代表着上司一定要在文件上签名或盖章
签字和盖章并不是批准的唯一方式
误解8:推行ISO9000的主要工作就是写写文件、搞搞内审,好象跟我的工作没什么关系
公司每个人做的工作都跟ISO9000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按手册、程序、流程去开展工作,工作完了CHECK工作效果,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并保留相应的工作记录... 这些都构成质量体系的一部分
误解9: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不能够流利表达,在审核时将被判为不符合项
标准要求方针和目标“在组织内得到理解和沟通,关键在于理解和运用在工作中,不理解的话倒背如流也没有意义。
误解10:审核员没有被开不符合项,证明我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完美。
一方面,ISO9000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1个最基本的要求,符合了ISO9000,只是1个新起点的开始,必须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质量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原因,通过认证已经没有太多的含金量,许多管理很糟糕的企业也获得了证书。因此要实事求是,坚持依据企业实际和ISO9000标准来持续改进,才是ISO9000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