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14001:2015标准的主要转变(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企业对ISO14001:2015标准的主要转变(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14001:2015标准的主要转变(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希望大家能对ISO14001:2015标准的主要转变(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14001:2015标准的主要转变(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14001:2015标准的主要转变(ISO认证申请需要注意什么)

ISO14001:2015标准的主要转变

1.ISO14001的优点

ISO14001能够协助企业:通过改善环境管理,减少浪费和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证明合规性,扩展业务机会;履行法律义务,赢得更多利益相关方和顾客信任;为改变商业前景做好充分准备。

2. 主要转变

整体上新版标准体现了以下转变:

——战略环境管理:在明确组织的环境内外部的事宜时,对组织的范围提出新的要求。特别关注的是与组织相互影响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应识别与威胁和机遇相关的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和合规性责任,从而在环境管理体系中明确相关的行动来应对风险。

——强调领导作用:增加了一项新的条款: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有责任显示其在履行环境管理承诺过程中的领导力。

——强调从预防到保护的政策改变:环境方针应包含对“环境保护的承诺。环境保护包含了“污染预防和其它相关承诺,例如可持续资源的利用、减少并适应气候转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

——以提高环境绩效为目的:强调提高与环境因素有关的环境绩效,组织应制定合适的标准并使用适当的指标来评估环境绩效,结合组织战略环境,综合全面地考虑战略环境绩效、管理绩效和运行绩效。

——运用生命周期思想:组织需从原资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直至产品使用后的处置和最终处置,尽量延伸更广泛的价值链对环境影响的管制,但这并不代表着要求进行生命同期评价。

——加强内部沟通:强调内外部信息交流。保留了组织对外部交流的决定权,但应考虑其合规性责任。

具体而言,新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有七个实质性转变:

1)采用新的高级结构

贯彻P——D——C——A循环模式。整个标准结构、每一章节都体现了PDCA的模式

2)战略性环境管理

组织应明确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有关、影响环境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能力的事项,包含能够影响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外部环境条件。

引入了风险和机遇管理的特定要求:在ISO14001:2004标准中也有风险管理的思想,如环境因素评价、合规性评价;可是新标准这一概念的范围更广,包含由环境影响产生的潜在业务风险和机遇。

关于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利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输出均应输入到EMS范围的明确过程中,一旦被识别为相关风险、在环境管理体系策划时应考虑降低其负面影响或者采取有得抓住机遇的行为。

3)领导作用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郑重承诺:

——理解组织的环境,并确保所获得的知识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被考虑;

——在战略发展规划时考虑环境绩效;

——确保将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到业务流程中去;

——指导和支持对环境管理体系业绩有贡献的人;

——支持其它相关管理人员展示在其所负责区域的领导作用等。

4)追求保护环境和提升环境绩效

要求方针承诺保护环境:对组织的期望扩大到承诺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与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一致;必须修订环境方针,扩大方针作用和方针中的承诺,包含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必须与组织所处的环境具体相关,因此在实施上有一定灵活性。

5) 体现了生命同期思想

对组织的职责提出了更为广阔的视野,超出了组织的物理和法律边界;组织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范围从获取资源开始,扩大到包含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在现有要求的管理与所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之外,组织必须将自己的控制和影响扩大到与产品使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处理。

组织应通过下述方式确保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外包过程和产品、服务采购过程得到控制;

——建立和实施产品和服务供应、外包过程评价准则,并考虑生命周期视野;

——明确与产品和服务采购、外包过程相适应的环境要求;

——将这些要求向供应商(包含承包方)沟通。

6)用文件化信息代替“文件和“记录

“实施和保持替代了“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防误读为文件化程序(过程);

——不必须形成《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不再要求将“作用、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

——形成文件的信息能够是任何形式和媒体、任何来源;

——关注软件及电子信息;

——包含了现有标准中的文件、记录的控制要求。

7)其它转变:

——更加关注外部沟通;

——“自愿性义务代替了“其它要求;

——标准可读性和使用者友好性得到改善;

——独立的关于“预防措施的条款不再存在;

——“意识作为单独的子条款出现;

——更加关注合规性评价与绩效评估;

——不再直接要求任命管理者代表。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