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黄冈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政策,2023年申报条件及奖补标准(申请高新企业)

  
很多企业对黄冈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政策,2023年申报条件及奖补标准(申请高新企业)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黄冈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政策,2023年申报条件及奖补标准(申请高新企业),希望大家能对黄冈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政策,2023年申报条件及奖补标准(申请高新企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黄冈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政策,2023年申报条件及奖补标准(申请高新企业)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黄冈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政策,2023年申报条件及奖补标准(申请高新企业)

关于黄冈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的相关内容小编已经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其中奖励补贴以及申报条件大家可以做重点学习一下,有疑惑的朋友可以随时来咨询小编,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以往奖补政策整理得出,仅做参考,想要了解最新的咨询欢迎致电!

代理免费咨询热线:18855127261(微信同号)

(卧涛科技: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著作权代理(不过包退)、科技成果评价、各类标准化(参编)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武汉分公司地址:东湖新区茅店山西路创星汇科技园A栋468室

一、黄冈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

(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在当地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三)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

二、黄冈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

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企业专利申报力度和研发投入认定力度,支持规上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对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黄冈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

为。

三、其他奖励措施:

(1)实行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的企业发展进步奖励。

对全市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其年产值增速或增量各前5位的给予产值进步奖励,单个企业奖励30万元。奖励对象与《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黄政办发〔2021〕40号)工业企业产值进步奖励对象重复的,名额自动依次替补。

(2)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

鼓励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通过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次入选省级“瞪羚”“潜在独角兽”“独角兽”“驼鹿”等科创“新物种”的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8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3)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对企业经税务部门计入当年度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且总额在500万元(含)以上的,按1%的标准给予奖励,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4)加大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扶持。

设立黄冈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投资高科技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抵质押范围,支持科技型企业使用知识产权、应收账款、产品订单、仪器设备等资产进行抵(质)押融资。落实信贷风险补偿金“白名单”制度,支持更多抵(质)押物不足且不能提供足额反担保措施的科技型企业申报“白名单”并获得政府融资增信支持。

(5)支持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对我市企业从高校、科研院所柔性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才担任企业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总监、技术顾问等职务的,经年度绩效评价后按照企业支付专家教授报酬金额的50%择优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企业引进的科技人才入选黄冈市高层次人才的,按上年度所缴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100%的标准予以奖励,连续奖励3年。

(6)支持产业创新平台建设。

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合体、专业型研究所(公司)、重点实验室和产业中试基地等产业创新平台。科技、财政、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等部门和园区管委会、国有投资公司,在要素保障和审批立项等方面优先支持。对获批国家级、省级的产业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的产业创新平台,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奖励。

(7)实行科技创新工作奖励。

对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R&D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综合考核排名前三位的县(市、区),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