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二级工程建筑资质增项办理(二建增项需要注册证吗)

  
很多企业对二级工程建筑资质增项办理(二建增项需要注册证吗)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二级工程建筑资质增项办理(二建增项需要注册证吗),希望大家能对二级工程建筑资质增项办理(二建增项需要注册证吗)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二级工程建筑资质增项办理(二建增项需要注册证吗)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二级工程建筑资质增项办理(二建增项需要注册证吗)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承包资质新办和增项怎么办理的?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承包资质新办和增项怎么办理

办理工程施工专业承包资质三级(二级)新办或者增项流程

1、人员按照资质标准配置

配置专业承包相应的建造师和技工、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需要把相关人员的信息上传到电子申报系统当中。

2、上传企业基本信息

资质申报对企业的基本要求还是蛮多,比如注册资本金、审计报告、办公室租赁合同、相关人员社保信息等都要一一上传到系统中。

3、资质提交上报

新办三级(二级)专业承包,直接在系统中上报,目前实行了谁审批谁受理,三级专业承包直接由省地区审批权限某些二级城市已经下放到了区县,需要经过区县的初审合格,最终通过市级建统一公示出来,下面是不同情况下的审批环节流程:

①没有下放审批权限的市,直接由市建委审批,资质直接在市级建委领取;

②下放了三级资质审批权限的市,需要先到区县级别的初审,最后由市级建委统一公示,但资质还需要到区县建委去领取;

③二级专业承包资质新办或者增项,直接报送到省建设厅,二级新办或者三级升二级,都是由省厅审批,市级和区县没有审核权限;

不过最近省厅已经发了文件,领取资质都在注册所在地的建设主管部门,减少高级别行政单位的。

4、专业承包资质公示地点

市级(三级)、省厅(二级)官方网站,一般在公示通告栏目。

5、专业承包资质办理周期

根据不同的地区,接件数量的情况,一般二级城市一个月会有两批,数量较少的一个月只有一批,省厅是一个月一批,再加上公示和通告时间,一般情况下预计2个月,通常是能拿到资质的。

怎么办理建筑二级资质

首先人员准备好,并以公司名义给所有人员购买3个月的社保;接着准备好相关资料,如资质申请表、企业营业执照、企业资产证明及企业人员资料等,将材料提交给建设部门;最后验收资料,网上公示后就能领取二级资质证了。

需要注意的是以告知承诺制方式取得资质的企业,在未取得五年有效期资质证书前不得办理资质增项、升级,不得办理跨省、市注册地址及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也不得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资质核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14〕79号)以重组、合并、分立等方式转移资质。

建筑资质增项办理流程 是什么?

建筑资质增项办理具体内容,南京润利!

1.制定资质增项计划。

2.根据资质标准,制定招聘计划。

3.建筑业企业资质增项申报。

办理流程:

1.准备申报材料

2.网上填写资料

3.进行实地申报

4.等待公示领证

二级建筑工程公司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增项要怎么做

首先要到建委做资质审批,然后到工商局变更经营范围(增项):

( 1)《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一式两份; 可到建委网站下载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新设立企业除外);

(4)企业章程复印件;

(5)企业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表和建筑业行业统计报表复印件(新设立企业及申请最低等级增项企业除外);

(6)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新设立企业应提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文件);

(7)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身份证复印件(由建设部负责审批的需提供);企业负责人和企业技术、财务负责人的任职文件、职称证书、身份证、社会保险凭证复印件及相关资质标准要求的技术负责人代表工程业绩证明资料复印件;

(8)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9)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社会保险凭证复印件;

(10)资质标准要求的企业必须具有的特殊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社会保险凭证复印件及反映专业类别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11)资质标准要求的企业具有设备、厂房的,企业应提交设备购置发票或租赁合同、厂房产权证或租赁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12)代表性工程的中标通知书、工程合同、竣工验收单(备案表)或质量核验资料复印件(新设立企业,申请增项最低资质等级的除外);

(13)申请特级资质企业还应提交:企业近三年银行授信凭证;企业近三年上缴建筑业营业税税票或境外工程的工程结算凭证;省、部级(或相当于省部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或分中心认证的证书或有效核准文件;国家级工法的认定文件、专利技术的认定证书;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证书或主编过工程建设国家、行业标准的发布通知(或发布令)、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等资料复印件。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