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表)

  
很多企业对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表)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表),希望大家能对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表)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资质合并新政策出台时间表)

资质改革大局已定,多种资质面临取消、合并!要提前知道这些减少

资质是建筑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通行证”,是企业实力的重要体现,资质改革关乎行业发展全局。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各种资质政策频频发布,多种建筑资质面临取消、合并!

资质不断简化与取消的改革之路

资质改革大局已定!这些资质即将取消、合并!!

2020年12月2日住建部正式印发 《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 。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数量由593项压减至245项,多项资质被取消、合并,本次众多改革举措将给建筑业带来巨大变革。

从住建部发布的《方案》里我提取几个资质改革重要动向供大家参考:

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在本行业内承揽业务规模不受限制

我:这点很重要,虽然特级变为施工综合资质后可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但是甲级(现在的施工一级资质)在本行业内承揽业务规模不受限制, 这相应的也是弱化了后续的施工综合资质,意味着有关部门在弱化资质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施工总承包资质调整为甲、乙两级

我: 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有关情况说明中提出原一级资质调整为甲级资质,其他等级资质合并为乙级资质。再加上本次《方案》的发布 ,我预估不会再有什么准甲级一说。

将10类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可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

我:后续不会再有什么几特的企业, 以后施工综合资质企业的长远规划,无需再考虑资质,而是要考虑人才的储备。

开展企业资质审批权下放试点。将除综合资质外的其他等级资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另行决定)

我:关于资质下放这块,我认为由于诚信体系,工程担保等这些制度没建起来,如果全放下去之后,暂时可能性不大,所以要先搞试点。 试点审批权下放对当地企业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

前段时间《“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明文提出 谁审批谁负责 。也就是说,即便是审批权放下去或不放, 将来审批资质是更难,谁审批谁负责,出了问题要追责 。 后续资质审批环节相信会更严,弄虚作假会更难。

关于过渡期

设置1年过渡期,到期后 实行简单换证 , 即按照新旧资质对应关系直接换发新资质证书,不再重新核定资质。

完善工程招标资格审查制度,优化调整工程项目招标条件设置,引导建设单位更多从企业实力、技术力量、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我:这也是在招标资质取消后,明确了招标制度改革方向。

完善职业资格管理制度,落实注册人员责任。加快修订完善注册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注册人员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我: 建造师等注册人员有可能以后在行业内会更吃香。弱化资质,强化个人执业,以后企业满脑子都是人才储备了。 但是责任也会越来越大。

简化各类证明事项,凡是通过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的证明材料,一律不再要求企业提供。

我: 申报提供资料机制改为其他主管部门调取机制。

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强化信用信息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总之改革方向就是一句话: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精简企业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简化资质标准,优化审批方式,进一步放宽建筑市场准入限制,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合理束缚,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次《方案》的发布,基本上资质改革大体规划已经确定,仔细研读《方案》基本上就能搞清,现在静等新资质标准和配套措施的出台。

建筑企业要突出自己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加大信用体系建设,给业主多一个选择我们的理由!

2022年房地产开发资质最新标准如何实行?

2022年房地产开发资质最新标准

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企业条件分为一、二两个资质等级。

各资质等级企业的条件如下:

(一)一级资质:

1.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5年以上;

2.近3年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30万平方米以上,或者累计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3.连续5年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

4.上一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5.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4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不少于20人,专职会计人员不少于4人;

6.工程技术、财务、统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7.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商品住宅销售中实行了《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

8.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二)二级资质:

1.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专职会计人员不少于2人;

2.工程技术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初级以上职称,配有统计人员;

3.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第六条 临时聘用或者兼职的管理、技术人员不得计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总数。

第七条 申请核定资质等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一级资质

1.企业资质等级申报表;

2.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件;

3.已开发经营项目的有关材料;

4.《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执行情况报告,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具有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应质量管理人员等质量保证体系情况说明。

(二)二级资质:

1.企业资质等级申报表;

2.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件;

3.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具有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应质量管理人员等质量保证体系情况说明。

第八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实行分级审批。

一级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报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二级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确定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审批。

经资质审查合格的企业,由资质审批部门发给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

申请核定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通过相应的政务服务平台提出申请。

第九条 资质证书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统一制作。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资质审批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核发资质证书副本若干份。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资质证书。企业遗失资质证书,必须在新闻媒体上声明作废后,方可补领。

第十一条 企业发生分立、合并的,应当在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的30日内,到原资质审批部门申请办理资质证书注销手续,并重新申请资质等级。

第十二条 企业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管理、技术负责人,应当在变更30日内,向原资质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三条 企业破产、歇业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业务时,应当在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营业执照后的15日内,到原资质审批部门注销资质证书。

第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实行年检制度。对于不符合原定资质条件或者有不良经营行为的企业,由原资质审批部门予以降级或者注销资质证书。

一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年检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负责。

二级资质及二级资质以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年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办法。

房地产开发企业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资质年检的,视为年检不合格,由原资质审批部门注销资质证书。

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年检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房地产项目的建筑规模不受限制。

二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

第十六条 企业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提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七条 企业超越资质等级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原资质审批部门提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并依法注销资质证书。

第十八条 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资质审批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骗取资质证书的;

(二)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资质证书的。

第十九条 企业开发经营活动中有违法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资质审批和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11月16日建设部发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28号)同时废止。

新资质标准2022年几月份出台

资质证书有效期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的,以及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于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届满的,资质证书有效期继续延期至2022年6月30日。

原有企业资质证书继续有效,在此期间仍可用于工程招投标和工程建设等活动。

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暂不受理资质证书有效期于2022年6月30日前届满的上述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延续申请事项。

根据住建部早前的文件通知,资质换证于2021年年底进行。四川省提出资质有效期继续延期至2022年6月30日,也就意味着资质换证(新资质标准出台)或将延期到明年。

、为什么资质改革政策至今未出?

2020年11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到做好资质标准修订和换证工作,确保平稳过渡,设置1年过渡期,到期后实行简单换证,即按照新旧资质对应关系直接换发新资质证书,不再重新核定资质。

转眼间已到11月上旬,行业内望眼欲穿的“新版资质标准”和“资质改革细则”还没有公布。后台有朋友一直在问,经过多方探听有关领导再次提出资质有效期继续延期一年,对于计划升特的可以正常启动了。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大概还要再等一等,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

资质是建筑业的准入门槛。门槛的高低,决定了有多少人能走进房间“分蛋糕”。

门槛高,进入的人就少,房间内的“老玩家”就轻松,分到的蛋糕量越多;

门槛低,涌进的人自然大大增加,竞争激烈,能分到的蛋糕有限,甚至“吃不饱”。(尤其在大环境变化,市场预期不强的背景下。)

此次资质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低准入门槛”。影响范围之大是空前的,影响之深远可能也是超出大家想象的。2010年底,全国有活动记录的施工企业有70061家;2020年底,这个数字已达到11.6万家(其中92%左右是二、三级资质企业)。

因此难度之大是必然的。

2、现在升资质合不合算?高等级资质是无形的VIP卡。特级资质、一级资质,在竞标时有巨大的优势。

根据中建协官方统计,2018年底全国有特、一级资质企业6782家,仅占全国有资质企业总数的7.11%,创造产值却占到建筑业总产值的62.32%,新签合同额占到全行业的70.33%。(2019、2020年相关数据未公布)

因此大家都挤破头去升一级、特级资质。资质改革后,这些企业可承揽业务范围不受限制,受捧热度必定大大提升。

资质改革后:

1、原10个专业的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可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

2、原一级资质改为甲级资质,在本行业内承揽业务规模不受限制。

再回到第一个问题,特级资质企业承接业务不受限,表面上看对这些企业是大利好,实际上未必然。过去辛辛苦苦拿到1项特级或多项特级,才能在对应行业实现“承接业务自由”;以后只要有1项特级,就能在10个行业里参与竞标。

这就意味着10个行业对所有特级企业放开,面临的竞争必定更充分。目前占优势的行业或项目,以后未必有百分百把握中标。换做是你,是支持调整还是愿意保持现状?

3、关于三级资质企业门槛降低后,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大量新申请资质企业进入建筑市场。对于存量三级资质企业而言,将不得不面临以下几个局面:

1)竞争加大,承接项目难了

2)行业同质化加剧,优势不易凸显

3)最低价中标或回归,利润降低

针对这3点,建议大家做好规划,提前应对即将到来的行业变革大潮。至少有三点需要立即着手去做:立足差异化(做专做精)、业务广撒网(向房建市场之外拓展)、管理数字化(流程规范化,以管理促效益)。

接下来,小编将近2年与建筑业资质相关的数据做一个简单盘点,以便大家对行业趋势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1、全国特级资质数量截至2021年7月21日,全国特级资质数量达915项,分别归属720家企业。其中:

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达到506项,位居第一,占比为55.3%;

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达到164项,占比为17.92%;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达到117项,占比为12.97%。2、资质申报与审批通过率2021年9月17日,住建部《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中,有45家建企申请特级资质,同意26家,全是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

近几年“公路特级”数量猛增,“房建特级”通过率大幅回落。

2018年新增132项特级资质,公路特级40项,房建特级69项;

2019年新增49项特级资质,其中公路特级33项,房建特级11项;

2020年新增33项特级资质,其中公路特级14项,房建特级10项。

背后兆示的行业结构调整不言而喻!“两新一重”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将迎来大发展!

3、对行业的深远影响首先,行业生态改变。目前的行业结构呈“金字塔”型,特、一级企业牢牢占据顶端,二级、三级企业居于其下,在资质标准限定范围内承接业务;改革后资质等级缩减为综合、甲级、乙级,更加扁平化。虽然总的数量没有变化,但是乙级企业在行业内占比将达到90%以上,并且这11万+企业在本行业内可承接工程范围一致。其次,升资质难度或降低。住建部的通知提到,除综合资质外,其他全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也就是说,以后甲级(一级)资质审批将下放至各省级住建部门审批。此项调整,对现有的二级资质企业是大利好,升甲级(一级)资质的难度或降低!

第三,各省建筑业综合实力或许有大变动。上面提到甲级资质审批权下方各省,而各省为拉动GDP、保就业,都在出台政策扶持建企做大做强,特别是各省市龙头建筑企业。

几个建筑大省已经对不同企业的定位有了清楚地表述:

扶持综合、甲级资质总承包企业做大做强(少而强)。

鼓励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多而专)。

鼓励强强联合、兼并重组、股权置换、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建企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

一句话,哪里扶持力度大、地理位置有潜力(城市群/中心城市)、营商环境好,哪里就会有大发展!综合上述几点,不难看出未来几年的建筑市场风云变幻,一场持久的大调整不可避免。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