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

  
很多企业对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希望大家能对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

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民生工程“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安徽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安徽省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3-2015)实施方案》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4〕1号),推进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有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以推动社会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为重点,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进一步改善我省养老服务设施条件;建立完善困难老年群体养老服务津补贴制度,切实保障困难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建立全省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提升养老机构服务保障水平。全面推进与我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条工作目标:到“十二五”末,全省基本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一)全省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以上。

(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三)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津贴制度健全完善。

(四)全省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普遍建立。

第二章实施内容

第四条社会养老机构建设

(一)建设目标:到2015年底,城市养老机构中,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

(二)补助范围

符合《安徽省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所列各项要求,由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民间组织、慈善机构及个人等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办,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老年公寓、养老院、护养院等(不包括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老年医疗机构、老年住宅、老年社区等)。

(三)补助类型及补助标准

1.一次性建设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床位建设补助。市、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当地的一次性建设补贴标准。

2.日常运营补贴。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社会办养老机构,由当地按照实际入住人数和服务人数给予运营补贴。运营补贴的标准由市、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不低于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确定,对收住失能失智、低收入老年人的运营补贴,应按不低于20%上浮补贴标准。

3.贷款贴息补助。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给予贷款贴息补助,市、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当地的贷款贴息标准。

4.政府购买服务补助。政府向社会办养老机构购买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城乡低收入老人养老服务的,给予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补助标准由市、县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

第五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建设目标:到2015年底,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覆盖全省城市社区和半数农村社区。

(二)补助范围

符合《安徽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指导意见》所列各项要求的各类日间照料中心、日托站、托老所、社区养(助)老服务站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组织)。

(三)补助类型和补助标准

1.一次性建设补助。符合条件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按照市、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的当地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2.日常运营补贴。符合要求的各类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各级财政给予建设补助和运营补贴,补助和补贴标准由市级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所需经费由所在市县财政承担,其中运营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的60%。省级财政按照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人数等因素给予补助。纳入农村幸福院建设计划的,按照农村幸福院补助标准执行。

3.政府购买服务补助。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给予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补助标准由市、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

第六条健全完善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津贴制度

(一)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的老年人,在最低生活保障费用之外,按照城乡、地域给予一定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补贴标准由市、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

(二)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的80周岁以上老年人,按月发放高龄津贴。补贴标准由市、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

第七条建立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

推动全省养老机构自主自愿参加综合责任保险,力争2014年底,实现全省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全覆盖。市、县级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参保补贴标准。

第八条申报、审批程序

(一)社会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1.每年初,省民政厅、省财政厅根据全省社会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当年补助重点、申报条件和补助标准,通知县级民政、财政部门根据本地老龄化程度和养老服务需求,按规定程序逐级申报,由市级民政、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上报至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进行评审、公示后确定补助项目及金额。

2.补助资金申请、审批程序及所需提供资料,按照《安徽省省级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12〕1386号)执行。

(二)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津贴由市、县级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具体的申报、审核办法。

(三)养老机构参保补贴申报、审核办法由市、县级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第三章 资金筹措及管理

第九条资金来源

(一)各级财政一般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的资金,省、市、县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不得低于当年本级留存公益金的50%;

(三)社会捐助资金;

(四)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十条资金筹措

(一)各地对社会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贷款贴息补贴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补助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解决。省财政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贷款贴息补贴所需经费,通过公共财政预算、省级福彩公益金予以安排,根据各地建设任务和补助标准给予支持。

(二)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政府购买服务补助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通过公共财政预算、福彩公益金予以解决。省级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日常运营给予适当补助。

(三)各地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津贴,由同级财政纳入预算解决。

(四)各地养老机构参加综合责任保险补贴,由同级财政通过一般预算、本级福彩公益金等安排;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社会福利院可按照每床20元从省级福彩公益金下达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费中列支参保费用。

第十一条资金管理

社会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经费中的一次性建设补助、贷款贴息补助仅用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房屋建设、装修费用,设备、设施添置更新费用等;运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补贴仅限于设备添置、人员工资、人员培训、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等,其中人员培训和意外伤害保险费用不得低于10%。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十二条市、县级人民政府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审定规划以及配套资金、建设用地的落实等事项,并要求规划、监察、建设、国土、公安、审计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履行职责。

第十三条省民政厅、省财政厅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省民政厅负责编制建设规划、制定建设标准、下达建设任务、制订管理制度和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省财政厅负责安排落实省级财政资金,督促市、县级财政部门落实补助资金,并对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各级建立由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任务,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各市、县结合实际,制定本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和经费拨付、使用、管理和监督办法。同时自觉接受各级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新闻媒体和群众监督。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服务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