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长宁区建筑节能工作亮点逐个数

  
很多企业对长宁区建筑节能工作亮点逐个数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长宁区建筑节能工作亮点逐个数,希望大家能对长宁区建筑节能工作亮点逐个数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长宁区建筑节能工作亮点逐个数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长宁区建筑节能工作亮点逐个数

2012年以来,本市与世界银行及全球环境基金合作,以长宁区为核心,在超低能耗建筑、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金融等领域,探索开展低碳城市项目建设。

截至2021年底,低碳城市项目累计投资3.69亿美元,节能8.37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23万吨,为上海乃至全国建筑节能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示范和引导。

今年3月,市住建委发布了《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试行)》,扩大超低能耗建筑试点范围,进一步为上海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积累经验。

超低能耗建筑试点成效显著

超低能耗建筑试点成效显著

超低能耗建筑是建筑未来发展趋势,世界各国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实践已迈出实质性步伐。长宁区在虹桥迎宾馆9号楼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通过集成全国领先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 成功实现实际运行能耗近零目标。

虹桥迎宾馆项目作为本市首个商业化运作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入选二十国集团(G20)国际“双十佳”建筑领域最佳节能实践,并于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上授牌。长宁区虹桥迎宾馆9号楼案例成功经验得到了复制推广,分别在杨浦区内江路191号地块1号楼和上海服装集团虹桥路近零园区开展了近零能耗建筑尝试。

超低能耗建筑是建筑未来发展趋势,世界各国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实践已迈出实质性步伐。长宁区在虹桥迎宾馆9号楼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通过集成全国领先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 成功实现实际运行能耗近零目标。

虹桥迎宾馆项目作为本市首个商业化运作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入选二十国集团(G20)国际“双十佳”建筑领域最佳节能实践,并于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上授牌。长宁区虹桥迎宾馆9号楼案例成功经验得到了复制推广,分别在杨浦区内江路191号地块1号楼和上海服装集团虹桥路近零园区开展了近零能耗建筑尝试。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发挥引领作用

长宁区于2009年建成本市首个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在世行项目推动提升下,现已完成187幢建筑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覆盖全区90%以上大型公共建筑。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发挥引领作用

长宁区于2009年建成本市首个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在世行项目推动提升下,现已完成187幢建筑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覆盖全区90%以上大型公共建筑。

目前,该平台包含政府管理、业主和物业应用、第三方应用、基础功能4大功能,拥有区域能耗分析、能耗对标及公示、能耗改造项目管理等9大模块、35项子功能,在功能创新性和数据准确性方面居全市前列。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现规模化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低碳城市项目建设核心组成部分。长宁区充分运用世行减排成本曲线工具,量化分析不同节能技术的实施成本、难度和节能量,明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导向;相继出台有针对性的低碳专项补贴激励和能效对标约束分类政策,设立专业管理机构统筹管理、协调推进;借力世行信贷支持,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进行投资并自主管控信贷风险。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现规模化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低碳城市项目建设核心组成部分。长宁区充分运用世行减排成本曲线工具,量化分析不同节能技术的实施成本、难度和节能量,明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导向;相继出台有针对性的低碳专项补贴激励和能效对标约束分类政策,设立专业管理机构统筹管理、协调推进;借力世行信贷支持,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进行投资并自主管控信贷风险。

截至2021年底,长宁区既有建筑规模化节能改造取得显著成绩,累计完成改造楼宇45幢,建筑面积约287万平方米,节能量31233吨标煤。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