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商标使用策略(上)

  
很多企业对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商标使用策略(上)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商标使用策略(上),希望大家能对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商标使用策略(上)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商标使用策略(上)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商标使用策略(上)

改革开放以来,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外资企业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在2001年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已达4688亿美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进入中国,并且具有继续上升的趋势。随着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资金与技术含量逐步提高,有关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也显现出来,因此,在华外商在北京成立了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在华协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高品质品牌保护委员会(QBPC),内设有政府关系委员会、法律委员会、海关委员会。其任务是积极影响和推动中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行及相关配套政策、司法解释、实施细则;宗旨是为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外商投资企业谋取在华的最大利益并给予有效的保护。近些年,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大批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这些企业重视技术创新,致力发展壮大自己的品牌,加上在劳动力和原资料等方面的优势,这些企业已成为跨国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就迫使这些企业寻求包含知识产权战略在内的各种途径,以占领市场。在知识产权方面,以500强为代表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华主要采用综合性战略措施:用商标的、专利的、版权及商业秘密交叉综合立体地推进。窒息收购法:合资控股后对中方商标继续申请注册但不使用。如1994年1月18日震动中国饮料业的百事可乐与天府可乐在重庆“联姻”事件,天府可乐集团改随“夫姓”,百事可乐以控股60%荣做“驸马爷”。曾一度被作为国宴饮品,被民众视为民族饮料象征的天府可乐从此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为此,香港的一家杂志还发表评论称百事在中国攻克了一座最难攻克的堡垒,中国软饮料业的半壁河山已被洋人占去。合资冷冻法:在1994年上海牙膏厂与联合利华合资以前,“美加净”牙膏在中国能够说是家喻户晓,年销量达到了6000万支,产品的出口量全国第一。但当它被折价1200万元投入合资企业后,立刻被打入冷宫,代之而起的是露美庄臣;到1997年,联合利华停止在各种媒体上投放美加净的广告,但在同时又在洁诺的广告上不遗余力地大量投入,尽管中方后来又以5亿人民币的代价买回了美加净,但此时美加净的市场地位已急剧下降,年销量仅有2000万支,如再想恢复合资前如日中天的发展态势,其困难可想而知。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